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吗,从女人讨巧到男女互相背叛?
提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确实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密切相关,但它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在这一天,妇女们会在闺房里拜访亲密的朋友,崇拜织女,学习刺绣,祈求好运,所以七夕也被称为“女儿节”。在女人乐于竞争和娱乐的日子里,男人们也聚在一起享受。男女订婚只是“女儿节”事件的副产品。
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源于古代星崇拜文献中对“牛郎”和“织女”的记载,西周《诗经·潇雅大东》中写道:“有汉于,有光于狱。三个中的三个,维加,一天七次。虽然不是报纸,但也不是盒子。”此时,牛郎和织女只是天空中被拟人化的两颗星星。可见牛郎织女的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星的敬畏和崇拜。
根据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内容,牛郎织女联姻的悲剧已经开始出现,并被广泛流传。“巫神、酉神、牵牛去取织女而未果。未满三岁,弃之。”意思是说武神和姬友的婚姻以及佩妮和织女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如果人们在这个时候结婚,他们的丈夫会在三年内离开他们的妻子。
在汉初的《淮南子》中就有“黑鹊满江过织女”的记载,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形象的绘画和雕塑产生于汉代。比如班固的《西游赋》,张衡的《西游赋》,都记载了长安西郊昆明池旁有牛郎织女石像的事实。
东汉《古诗十九首》已经初步解释了牛郎织女相恋不能重逢的传说:“牛郎在远方,娇娇河是中国姑娘。巧手,做一台织布机。终日无章,泪如雨下。河水清而浅,差异甚多。英英易水,脉无言。”
“七”对女性来说意义重大,祈求好运好织顺理成章。妇女通过崇拜织女来祈求熟练的技术和幸福的生活。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说,女子乞巧源于汉初刘邦的《后宫》:“汉代女子常于七月七日在楼放七孔针,皆是之志”,“七月七日来池,乐毕,五色缚之,谓之连爱也”。
金周地方习惯的记载,除了描写妇女向宫廷献瓜果,祈求长寿之外,还首次为七夕增加了乞子的内涵:“七月初七,在宫廷中扫夜,摆几桌酒席,酒席上洒香粉,为河鼓、织女祈福,说这两颗星是神。守夜人有一个私人愿望...他见了就崇拜,宁可不要孩子,也要乞讨,两者不可兼得。”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女子乞讨活动定在农历七月初七呢?原来女娲造人,是在第七天造人,第七天就是“人节”。“七”还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人有七窍,喜有七音,情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成诗,日常生活中有七件事。
此外,在《黄帝内经》中,七被定义为女人一生的数目:七岁时,女人的牙齿更加张开,七岁时,女人有一个月的发育,准备分娩。在三、七、四、七的时候,她身体强壮,身体逐渐衰弱。六、七岁时,她开始有白发,她的生育能力终止。
这样,七月初七不仅是一个人的节日,而且“七”对女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祈福顺理成章。
到了南朝,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成。织女成了天帝的女儿,答应嫁给河西的晨牛。但婚后织女被动,皇帝生气,下令返回河东,让牛郎织女一年见一次面。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起源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宗巴《荆楚纪年》记载了南朝七夜乞巧的过程,特别提到蛛网会带来吉兆:“是夜,女子结彩线,穿七孔针,咸者以金银为针,老瓜果在庭上乞巧,瓜上有喜,故认为配。”
到了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记载了一场隆重的女红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设宴。七月七日晚上,宫女们在院子里摆满了水果、鲜花和酒,乞求牵牛花和织女,并各自捕捉蜘蛛。他们被关在一个小盒子里。第二天,他们把蜘蛛网看得稀稀落落,密密麻麻的说话也熟练了。
从唐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乞巧的盛况。崔豪说:“长安城里的月亮就像在练习,这一夜家家户户都拿着针线。仙女玉佩知道天地间没有相遇。"
宋代以后,城市商业的繁荣促进了中国情人节的发展,节日气氛十分浓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叶洛和金英芝的《谈醉翁》写道:“七夕,在潘楼前,有一个行当,讨巧事。七月一日起,车马灌喉,七夕节前三日,不准车马通行,且停,不再抽,夜散。”
宋代女性使用的是水果、针、蛛网,与前朝类似。他们还会把绿豆和小麦泡在瓷器里,发芽几寸,绑上红蓝两色的建筑,这叫“种”。此外,他们会在院子里建造彩色建筑,这被称为“乔奇楼”。孩子们也可以在七夕参加讨巧的活动。男生“求聪明”,女生“求聪明”:“史静的孩子,每人把笔、墨、纸放在牛面前,书上说,‘乞丐聪明’。孩子们把针线盒放在织女面前,书上说‘妙计’。”
七夕,满大街都是卖“磨饮乐”的,也叫“摩洛”或“摩洛”,是以木雕、彩衣为基础,或以红纱笼装饰,或以金珠金牙装饰的泥人。“莫埃利”或“摩罗”是梵文音译,意思是佛经中神的名字。佛教因素从宋代七夕开始出现。
古诗把七夕变成了爱情节,变成了“中国情人节”,应该说是文人的想象力使然。《诗经·潇雅·大东》中说:“你是一个织女,一天到晚,有七朵芬芳的花...你是牛,不是仆人。”这是最早记录“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文字,为七夕成为后世的爱情节日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梁朝伟的萧统唱出《牛郎星在远方,美丽的河面上全是中国女人》这首即兴曲后.....水满花开,脉脉不可说”,吟诵“七夕”的诗人开始涌动。唐代以七夕为题材的诗歌有80多首。白居易、杜甫、曹嵩、杜牧、李贺、罗隐、刘禹锡、李商隐等都以七夕为题材,留下了歌颂自由恋爱、寄托相思之情的诗篇。
宋代可以说是中国情人节的鼎盛时期。整个宋代以七夕为题材的作品有100多部,《鹊桥仙》成为著名的词牌。与唐诗相比,宋代诗人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无论是秦观的“爱若久,早晚不能留”,还是范成大的“新欢不盖旧愁,添新愁回家”,还是李清照的“桥上看鹊桥会需几年,欲留情不恨穷”,除了寄托相思之苦,还隐含着对破坏自由恋爱制度的强烈反抗。
随着这些诗词的广泛流传,牛郎织女的“自由恋爱”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的感召和希望的光芒。所以七夕的“穿针求巧”和许多与物质有关的习俗渐行渐远,而向往自由恋爱等精神方面的东西却在继续传承。
自元代以来,七夕被称为“女生节”。最早把七夕称为“女生节”的是元杂剧。元代《析津录》说:“宫廷宰辅庶人作咸棚,挂七夕画,盛满瓜果酒饼,邀女巧节,名为女儿节。"
明清时期,北京的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都称为“女儿节”。七夕“女儿节”的穿针习俗,变成了抛巧针,求巧,求巧的时间也从晚上变成了中午。女人在祈求好运时,会在正午的阳光下放一个装满水的碗,然后让绣花针在碗中漂浮。若水中的针影如花、如云、或鸟或动物的形状,则认为是“乞运”;如果影子像木槌一样笨拙,或者弯曲不成形,就被认为是“笨拙地乞讨”在清代的七夕节,北京的“女儿节”把扔巧针改为扔小树枝或松针。
清代江南女子也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七夕,女子用凤仙花戳指甲,红如琥珀。”而且染指甲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可以让老人的眼睛失明。《贾青录》记载了七月苏州的风俗:“浇凤仙花汁,染无名指尖,小指尖,谓之红甲。相传保存至明年春天元旦,老人读之,不至眼睛昏花。”
七夕文化对亚洲国家影响深远。
牛郎织女的传说也随着民族交流流传到西北、东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并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名称、英雄姓名、故事细节可能存在地域和民族差异,始终保持着与汉族母题故事相似的题材和人物形象。
日本也有乞讨节,举行类似的纪念活动。《叶晚集》是日本最早的和平歌曲集,其中大部分创作于奈良时期(八世纪)。在纪,有超过130首七夕平安歌。从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层社会模仿七夕节、女红和七夕诗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在日本,除了祭祀明星、揭衣服印书,人们还会把愿望写在彩纸上,挂在竹枝上。第二天,竹枝和灯笼沿河漂流,象征着他们希望到达天河。“七夕流”是明治以前重要的七夕活动。男孩和女孩把灯笼挂在竹子上,然后做了一艘船,把洋娃娃放在上面。7日早晨,他们一边唱着歌向上帝祈祷,一边把船投入大海。
朝鲜1976年发掘的德兴里墓,建于408年。墓主人有中国和高句丽两个头衔。在墓室的壁画中,有一幅清晰的牛郎织女图,织女与牛郎隔着银河相对。这说明朝鲜高句丽的贵族深受北魏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
《朝鲜常识》明确记载,朝鲜宫古王曾带着妻子拜祭牛郎星、织女星,在元朝鲁国丢失了长公主的宝塔,当天把她的俸禄给了官员。李朝时期朝鲜在七夕的活动主要有乞巧、斗巧、乞文、露衣印书、拜星许愿等。,宫廷里还有七夕茶道和七夕纪念。
在中国,七夕现在被误认为情人节。媒体、商家和公众是否应该更多地了解这个节日的真正意义?2006年,中国情人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5年以来,“广州乔奇文化节”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甘肃陇南的西河乔奇节被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其他地方的人们正在采取行动保护传统文化。
即使是在buy buy购买的喜鹊、爱情鸟、红豆、莲子和莲花图案的礼物,也比同样的西式礼物如玫瑰和巧克力突出。同时,或许可以从娃娃入手,剔除男尊女卑的糟粕,取其精华,让孩子在许愿摘星、诗歌朗诵、手工游戏中强化节日文化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意识。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婚姻,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的星座,感情组合,看到另一半,八字计算,名字速配,人生运势,复合机会。可以点击底部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