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许多植物学家认为,可可树在4000年前就存在于热带南美洲,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发现可可豆具有治疗作用,并以液体形式饮用。公元前17世纪,玛雅人将可可树引入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成为第一个种植可可树的国家。他们把可可制成饮料,并赋予它宗教意义。牧师将可可豆献给诸神,并在仪式中引用巧克力以示敬意。可可树的种植逐渐在不同的民族中传播开来。因为阿兹特克人是当时第一个统治各民族的民族,所以后人把可可的起源归功于阿兹特克国王羽蛇神。

关于可可树的起源有一个有趣的道德传说。传说可可树是羽蛇神送给阿兹特克人的礼物,以表彰一位阿兹特克公主的勇气和忠诚。公主的丈夫被敌人杀死了,因为他拒绝透露宝藏的位置。羽蛇神让可可树在她丈夫鲜血飞溅的地方生长。可可树的果实富含许多种子,尤其是可可豆。它的味道像她丈夫的痛苦一样苦涩,像他高尚的情操一样强烈,像他流血的鲜血一样鲜红。

可可是公认的提神壮阳功效,也是古人在宗教仪式中一直使用的圣品。由于可可产量有限,而且可可田位于内陆很远的地方,一直以来只有阿兹特克贵族才有机会享用。玛雅人是最早种植可可树的人。他们用可可豆作为货币进行商业交易、纳税或购买奴隶。对阿兹特克人来说,可可不仅是金钱,也是食物。可可豆晒干后磨成粉末,用开水冲泡成饮料,或者用香草和其他香料调味。

1519,阿兹特克人看到远处有一艘大船从东方驶来,一个皮肤白皙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带领一群人下了船。从来没有见过白人的阿兹特克人,以为神灵要来了,就热烈欢迎这位不速之客。其实这个人不是神,而是一个叫科尔特斯的西班牙人。负责征服新大陆的科尔特斯对自己受到如此隆重的欢迎感到非常惊讶。晚宴结束时,土著人献上了一个金杯,里面装着一种不知名的圣物饮料。喝了一口后,科尔特斯做了个鬼脸,想知道这种饮料怎么尝起来这么奇怪和苦涩,但他还是设法喝完了,以免失礼。

深受阿兹特克人喜爱的巧克力,是用可可豆、辣椒、生姜和蜂蜜熬煮制成类似慕斯的饮料,然后浇在煮熟的玉米上食用。西班牙人逐渐习惯了这种野生饮料,将胡椒换成了香草,并加入了龙涎香、麝香和糖来改变巧克力的味道。

赫尔南·科尔特斯到达了阿兹特克王国,在那里他受到了极大的礼遇。国王蒙特祖玛向科尔特斯进贡种植可可树的丰厚利润。与哥伦布对商品的无知不同,科尔特斯感受到了可可树的高经济价值。他看到了印第安人通过喝xocoatl来支撑艰苦劳动所需要的体力,以及在安第斯山跋涉的无尽耐力。1528年,科尔特斯回到西班牙,带回了很多欧洲人还不熟悉的东西,比如西红柿、白豆、土豆、玉米、辣椒、烟草等等,并把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介绍给了国王查理金特。他对国王说:“只要喝下这种珍贵的饮料,就能让人每天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不吃东西也能走一整天。”国王非常高兴,在这种饮料中加入蜂蜜,以改善巧克力的味道,去除苦味。有一段时间,巧克力成为宫廷中非常流行和时尚的饮品。此后,西班牙人垄断了可可豆,并在海地和特立尼达岛大量种植可可树。

事实上,第一个发现可可的人是哥伦布,一个发现新大陆的著名的人。早在1502年,当哥伦布到达洪都拉斯附近的瓜纳哈岛时,一艘满载布料、陶器、武器和可可豆的土著独木舟前来迎接哥伦布,希望用它们换取西班牙的货物。土著首领当场为哥伦布准备了巧克力饮料。哥伦布误以为是杏仁豆,喝了之后觉得又苦又辣,一点也不喜欢。结果他留下了可可豆,带走了其他东西。

第一批进口到西班牙的可可豆是在1585年。由于进口量少,巧克力价格极高,西班牙的巧克力和阿兹特克王国一样,都是皇家珍宝,政府征收非常高的税率,普通人望尘莫及。巧克力的稀有吸引了许多人对它的好奇和研究。人们逐渐发现了巧克力的提神和壮阳功能,并广为流传,很快就传到了欧洲的上流社会。在皇宫和梵蒂冈,巧克力装在比咖啡更深的杯子里,这在当时非常流行。

渐渐地,西班牙人开始喝热巧克力,与此同时,饼干也被浸泡在热巧克力中,变软后再吃。此外,他们开始制作巧克力片,但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储存和运输。这股巧克力热逐渐席卷西班牙和南美,并风靡整个欧洲。由于种植和生产可可的成本降低,许多思维敏捷的商人利用非洲的廉价劳动力投资办厂。像糖一样,可可成为另一种对殖民地经济有贡献的作物。

第一批从南美进口的可可豆是在1559年进口到意大利北部的,于是意大利都灵的巧克力师傅就成了非常专业的巧克力制作师。直到17世纪,图林每天生产350公斤巧克力,并出口到奥地利、瑞士、德国和法国。1609年,一群被西班牙和葡萄牙驱逐的犹太人到达法国巴斯克地区巴约讷。这些人中不乏巧克力大师,他们在巧克力领域的专业技能让巴戎市成为法国的巧克力制造中心。

巧克力传入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时间是1615,由西班牙国王的女儿安娜和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世的妻子引入。今年她带了一批擅长做巧克力的宫女入宫,吸引了不少喜欢的人。在这个时候,巧克力被认为是极其特殊的,是皇宫中只为少数人保留的珍贵饮品。1643年,路易十三世死后,安娜女王继承王位,她对巧克力的喜爱更加明显。她的情人马扎林主教为了聘请意大利巧克力大师,甚至为他们准备了巧克力点心。

路易十四登基后,巧克力成为皇宫里最时髦的食物,每周一、三、四凡尔赛宫都会供应巧克力。路易十四还批准大卫·夏鲁在巴黎开设第一家巧克力商店,出售巧克力。

在皇宫里,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讨厌巧克力;有人认为巧克力可以治病,也有人怀疑巧克力有疗效;de sévigne夫人(出生于1626,喜欢阅读和写作,是路易十四时代著名的专栏作家)甚至指责自己的一个闺蜜因为怀孕期间吃了太多巧克力而生下了一个黑人宝宝!在科学领域,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巧克力的功效,但大多数植物学家和医生都认为巧克力可以帮助消化,提神醒脑。一个叫Bligny的医生在1717写下了巧克力的第一张处方,用来治疗感冒、腹泻、痢疾、霍乱!

1655年,巧克力被引入英国。

1657年,英国第一家巧克力店在伦敦开业。店主是一个法国人。他改变了法国巧克力店的贵族形象,把它民主化,卖给平民。慢慢的,巧克力店和咖啡店一样受欢迎,受欢迎。人们会去巧克力店啜饮一杯巧克力,讨论时局,或者顺便买一张电影票。当时很多巧克力店只允许男性顾客进入,或者采取门票入场制,有钱买票才能进入。此外,英国人还对巧克力的口味进行了创新:他们用鸡蛋、葡萄酒和牛奶代替了酿造巧克力的沸水,有时还会加入淀粉以降低脂肪含量。

17世纪,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德国一直采取措施抵制进口商品的进口,巧克力就是其中之一。相反,擅长国际贸易的荷兰人从西班牙人手中获得了可可的销售权,垄断了全球可可市场。至于法国,在价格平民化,国家获得1681独家销售权之后,巧克力的贸易开始逐渐升温。

18世纪,巧克力逐渐脱离人工加工时代。巧克力销量逐年增长,产量却停滞不前。几百年来,巧克力的制作工艺没有太大变化。负责巧克力加工的工人工资很低,工作非常辛苦。他们按照传统的阿兹特克制作方法,整天跪着从事巧克力加工。然而,随着新加工设备的发明,工人不再需要跪着工作,而是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站着工作,他们的工资也会随着产量和销量的增加而增加。

1732年,法国人杜布松发明了一种高桌,通过加热煤炭来研磨可可豆。从那时起,工人可以站立工作来提高产量。1778年,法国人多雷特发明了一种以水利为动力的机器来研磨可可豆,进一步改进了制作巧克力的工艺。

巧克力在18世纪的法国还是属于上流社会和资产阶级的食物。他们认为“巧克力是一种不会给胃造成负担的饮料。咖啡店、茶廊、宫殿、私人场所都可以吃。无论是做成糖果形状,还是混入橘子皮和水果蜜饯,巧克力成品都可以放在上流社会流行的精致糖果盒里,供客人在打牌、谈话、坐马车或看戏剧时品尝、舔舐和咀嚼。”

1770年,玛丽·安东尼女王嫁给路易十四,带着她的专属巧克力厨师进宫。她喜欢口味简单的巧克力,香草和糖混合的巧克力是她的最爱。她的巧克力师傅为她创造了许多独特口味的巧克力,比如提神醒脑的兰花巧克力,活化神经的橙子巧克力,帮助消化的杏仁牛奶巧克力等等。在巴黎,最杰出的巧克力厨师是大卫·夏隆以及雷雷和雷诺兄弟。巧克力已经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广告出现在各大媒体和广告牌上。1765年,第一家可可公司由詹姆斯·贝克创立。之后,可可开始通过海路往返欧洲和南美洲,可可价格下降,交货时间缩短。

18年末,欧美之间接连爆发战争,如美国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欧洲拿破仑之战等,使得巧克力的产量和销量骤然巨幅减少。然而,自19世纪以来,全球工业革命给巧克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方式由手工改为机器,产量大大提高。由于成本降低,巧克力成为平民百姓喜爱的食品。此外,可可树从美洲引入非洲种植,巧克力产业发展越来越蓬勃。小巧克力店败给了市场竞争,要么消失,要么合并,转型为工业化生产的大中型公司。

1802,细长的巧克力块出来了。来自图林的巧克力大师和他的瑞士徒弟弗兰?Ois-Louis Cailler为了这个发明互相挑战,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师。后来,Cailler回到瑞士,于1819年在Vevey开设了第一家瑞士巧克力店。

1820,弗莱&;Sons牌细长巧克力上市,由巧克力、葡萄酒、糖和可可脂混合而成。

1824年,菲利普·苏查德在瑞士纽赫?特尔开了一家巧克力糖果店。

1828年,瑞士人阿姆迪·科勒发明了噪音巧克力。也是在1828,荷兰人Caspar Van Houten成功地分离了可可中的不同成分,尤其是它的油部分。他发明了一种提取可可脂的方法,将剩下的巧克力块碾碎,“巧克力粉”就这样产生了。后来他利用可可脂可以在口中融化的特性,发明了可以用来咬的巧克力。

1832,奥地利弗兰王?Ois-Joseph的皇家甜品师在维也纳发明了巧克力塔甜品,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La Sacher Torte。

1867年,林图大师发明了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甜点——la Gianduja(榛子牛奶巧克力)。

1875年,瑞士人丹尼尔·彼得在亨利·内斯特发明的奶粉中加入巧克力成为牛奶巧克力,并于1905年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瑞士成为巧克力之国。

1879年,鲁道夫·林德特(Rodolphe Lindt)发明了一种可以让巧克力质地更加细腻的工艺(conchage:在80℃下搅拌一整天,通常用于制作顶级巧克力)。

1883年,美国人米尔顿·好时(Milton Hershey)发现德国的一台机器可以制作巧克力棒,于是在1903年建厂大规模生产。

1912,比利时人让·纽豪斯发明了第一块贝壳巧克力。

1920年,英国人约翰·马尔斯以他的名字推出了著名的火星巧克力棒。

1929年,丹尼尔·彼得和雀巢合并成为巧克力行业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