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守门员* * *用一副手套。当年山东队的条件有多艰苦?
在去年鲁能足球学校建校20周年的采访中,王瞳曾经对鲁能足球学校的条件改善表示过羡慕。1999鲁能足球学校刚建校的时候,硬件设施确实远没有现在优越。韩鹏曾经回忆说,他们甚至和电力技术学院的学生一起上过文化课。20年来,鲁能足校一直在一点一点的建设,现在鲁能足校的硬件设施就算在欧洲也算得上是条件极佳的青训营了。
1998鲁能泰山俱乐部正式成立。从此山东足球的经济条件有了质的提升,背后的硬件设施也逐渐完善。但职业化初期,山东足球却是另一番景象。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粉丝来说,其中的艰辛可能难以想象。
从65438年到0994年,中国足球联赛正式实施职业化改革,从此,中国足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今年的中甲联赛,山东队也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赛。我们之所以幸运,是因为联赛实行了扩军政策,没有资格参加本次甲A联赛的山东队,也能够以第三名的身份参加1992 A-B联赛。(1993的联赛因为施拉普纳带队冲击世界杯停赛一年,所以以1992的联赛成绩作为录取标准)。
虽然变成了职业队,但其实当时的山东队本质上还是运动队时代的职业队。当时球队由济南市政府赞助管理,球队住宿仍留在山东省运动队宿舍(后迁至省体育中心东看台下方仓库)。相比之前的职业时代,球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记得去年的采访,王瞳感慨地说,1993年他们都去集体澡堂在宿舍洗澡,现在小队员们都可以在自己房间洗澡了,这让他很羡慕。不过相对于职业化初期山东球员的条件,王瞳还是开心很多。搬到省体院东看台下面的仓库后,当时的队员训练结束后想洗澡就得去省体育局食堂附近的中心澡堂。好在当时以尹铁生为首的教练组得到了特殊待遇,住的房间里安装了热水器,所以队员们后来就把教练们住的宿舍当成了澡堂。
去教练的房间洗澡,只是那几天球队艰苦生活的一个缩影。当年没有赞助商的山东队,甚至需要球迷捐款买蚊帐之类的东西。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艰苦的物质条件,山东队磨练出了百折不挠的意志精神,再加上当年还是隆隆作响的尹铁生非凡的个人魅力。这支球队虽然没有大连、上海、广东那样的国内顶级大牌球星和最好的物质条件,但却在比赛中展现了超强的意志力。联赛首轮,凭借郭侃峰右脚横传,球队中锋苏高高跃起,将球捅入球门,为球队在职业联赛的首场比赛开了个好头。整个赛季,不被外界看好的山东队拿到了联赛第五名,让所有人都很惊讶。
1994期间,山东队的“一高一快”在全国范围内四面楚歌,队内多名领军人物也被其他几大球队所吸引。1995年初,广东宏远主教练专程来济洽谈引进山东队三名核心球员苏、、邢睿的事宜。陈一鸣看了队伍的硬件设施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说:“这样的条件,你们是怎么跑到第五名的?”如此感叹。
其实无论是球迷还是省里各方面的领导都知道,这样一支为山东在国内赢得无数荣誉的球队,理应得到更好的物质待遇。于是,1995开始,团队获得了济南市政府20万奖金,并向10多家企业筹集了中奖奖金。从此球队赢下一场比赛还能拿到3万奖金(万达背靠的大连,一场比赛有时候能拿到十倍这个奖金)。同时,球队终于有了自己的胸前广告,济南人民商场为球队提供了“济南人民商场”字样。
今年球队各方面待遇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国内球队各方面还是比较差的。下面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当年球队的情况:当年广州的客场比赛,王军在比赛中意外受伤,无法继续坚持比赛。他一看,尹铁生换成了替补门将李青山;然而,就在这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只见王军当场脱下守门员手套,递给李青山。当时山东队有王军、张蓬生、李青山三名门将,但队里只有一副专用门将手套,只能由三名门将轮流使用,这在今天的条件下是我们不敢想象的。
1995足协杯决赛是球队的分水岭。在接连逆转江苏、北京、辽宁队后,山东队在决赛中杀入中甲冠军上海申花。当时外界普遍看好上海会夺得职业联赛首个“双冠王”,但这也激起了山东球员的士气。现为鲁能足球学校中国守门员教练团团长的张蓬生,就是那场比赛的首发门将,他对往事记忆犹新。
“外界谁看好我们并没有太大关系。毕竟之前联赛和申花都输了,大家还是努力证明自己和我们山东队的实力。当时我们也是国内中游球队,大家还是想证明一下。赛前尹导还和我们队员聊了聊。当然,每个队员说的都不一样,已经20多年了。他具体说了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当时他大体上是告诉我要放开心态,把这场比赛当成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锻炼和积累。”
而打进足协杯决赛,对于当年的齐鲁大地来说,也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能让冠军奖杯领跑山东,山东省政府还提出了百万奖金。在这样的双重刺激下,球队凭借的首开纪录和李(以李的名义注册)的首开纪录,以2-0取得胜利,捧得足协杯。
正是因为这个足协杯冠军,山东队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时,团队已经逐渐成为各大企业追逐的烫手山芋。1996期间,通用集团以一大笔钱入队,山东旅游集团也以创纪录的价格买断了球队主场门票的经营权。加上济南市政府的赞助,球队的财务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1997年底,随着通用集团的退出,山东电力正式入队,并于1998成立鲁能俱乐部。队伍第一次搬进南二环的基地,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鲁能俱乐部的底子显然和职业联赛初期有了很大的不同。2013年9月,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全新的鲁能体育基地投入使用,这个基地的训练区和生活区有着极高的标准。高标准的天然草皮,欧式装修的球员公寓,各种高科技的训练辅助器材和医疗设施,设备齐全的健身房,这些都是职业化初期山东队队员始料不及的。
在鲁能足校,这里的条件也是一流的。2019年,鲁能足球学校获得了亚足联颁发的首届“年度青训学院”奖,其中良好的硬件设施是鲁能青训获奖的重要因素。20多块天然草皮,战术分析设备,理疗设备一应俱全,这在国内乃至世界青训营都是少有的条件。鲁能足校梯队使用的可穿戴式技术分析设备,据梯队外籍教练介绍,即使在欧洲,也不是每个球队都买得起,因为成本高。
在今天的球员享受优越条件的时候,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职业联赛初期山东队队员的艰苦条件。没有那些山东兵每一场比赛的不懈坚持,球队不可能通过好成绩一步步获得如此优越的条件。再者,当年球队穷,球员们以不屈的信念和普遍的凝聚力,常年走在全国前列。现在球员的物质条件好了,这也要求我们的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要让那些老泰山球员曾经流下的汗水白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