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
作者:匿名小芸来源:转载点击量:127更新时间:2005-12-2
(一)中秋节的由来
“中原”这个名称起源于北魏,中原节也叫“鬼节”或“兰花节”。这一天,佛教还举行超越法会,称为“乌兰马纳”(印地语,ULLAMBANA),即玉兰会。盆的意义是倒挂,人生的痛苦就像一只蝙蝠倒挂在树上,吊着,很惨。为了使众生免受倒挂之苦,就要念经,要给鬼鬼食物。这恰好与中国的鬼月崇拜相吻合,于是中秋节和兰花节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是道家的说法:据《五杂志》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公赐福百姓日为道经;7月15日是“中原”,是地方官赦罪的日子。10月15日是“夏媛”,这是水官救济厄的日子。《修行经》上说:“七月中元日,地方官降,人间善恶已定,于是道士夜诵经文,犯人免饥。因此,在7月15日,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祀仪式来崇拜皇帝和他的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用新收获的新谷祭拜祖先,佛教的笠原节和道教的中秋节也在同一天。又说农历七月是鬼月,本月中旬“好兄弟”会来到人间祭拜,由各种渊源汇成今天的“中原普渡”。
台湾省中秋节,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准备极其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阴间的祖先和鬼怪。各地有很多传统普渡活动,尤其是基隆的中元节。
(2)中秋节的传说
关于中秋节有许多传说。在台湾省,农历七月是一个“鬼月”。阎罗王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称为“开鬼门关”。冥府的大门打开,一群不被崇拜的鬼魂被释放给死者,享受人们的供品。直到7月30日,鬼门关才关闭。所以七月也被称为鬼月。据说在这期间,冥界的鬼鬼都争先恐后地来到人间,寻找好吃的、好吃的东西。尤其是7月15日——中秋节,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一般认为,这一天最好不要出门,以免撞见鬼,也不要去河边,以免一不小心滑倒,变成身双,水鬼。
目连救母的故事:“兰花盆”来源于佛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由梵文音译而来,原意为“拯救颠倒”,即拯救正在地狱中受苦的鬼魂。
在佛陀的弟子中,本尊是最先敬莲的,他怀念死去的母亲。他用本尊看到母亲生前贪得无厌的因缘,死后落入邪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穆玉莲用他的神力把它变成食物,给了他的母亲,但她的母亲并没有改变她的贪婪。当她看到食物来了,她害怕其他恶灵会抢走她的食物。食物一馋,马上就变成了木炭,吞不下去。虽然穆玉莲有神奇的力量,但作为人类的儿子,她不能救她的母亲,这是非常痛苦的。请问佛祖怎么办?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夏天最后一天定身修行,充满法与善。这一天,巷中僧人的菜肴种类繁多,功德无量。有了这种同情心,他们就能拯救死去的母亲。这是台湾省普渡对“好兄弟”的祭拜(台湾省把没有被祭拜的鬼称为“好兄弟”,所以普渡在中元节的鬼被称为“好兄弟的祭拜”。)的起源。
于是目连举行法会,念经布施,终于拯救了母亲的灵魂。从此,佛教徒会在这一天举行功德仪式,悼念孤独饥饿的鬼魂创见之死。七月十五还有教孝的功能。
(三)中秋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中秋节的祭祀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为了缅怀祖先而表现孝顺,二是为了弘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都是从恻隐之心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祝中原的同时,要摆脱鬼的观点,期待互爱。
中国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在天地间游荡。元中期普渡祭奠孤儿野鬼,让他们也能享受人间的热情,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结合木莲救母的故事,也有助于弘扬孝道。因此,中秋节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节日。
自从政府提倡改善民风,节约祭祀之后,各地普渡的盛况和规模都大大减少了。但是,从元杂剧本来的角度来看,现代中国人应该努力做的是减少浪费,发扬元杂剧中普渡的美好。
(4)中秋节的活动
释放水上灯
七月中秋,各地对水灯的态度不一,南台湾省并不特别重视;但在中北部,这是群众参与的盛大活动。其中,以鸡笼姓传统形成的水灯游行展示最具特色。是中元节的高潮,也是项目的重点。由于以姓氏为中心的宗族协会,摒弃了争斗的恶习后,改为另一种和平竞争的方式,“第一代阵势破头”,凝聚了宗族内部的向心力;向外界展示氏族的实力。因此,水灯游行是节日中非常重要的节目,它集水灯展示、人头表演和名称游行于一体,具有游戏和比赛的双重意义。从游行和放生的过程来看,参与者与双方的看客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人当然在家看,但是
外地人也容易因为同姓而产生亲切感,形成一种热情激昂的情绪。
按照普渡的本意,水灯的目的是为水上的游魂照亮道路,吸引他们到陆地上来,所以都是在普渡的前一天下午举行。人们认为只有这样,陆地和水上的游魂才能安宁。这个仪式也将在普渡举行,全国各地都有。在送烧水灯之前,“鸡笼中的元节”特意准备了各种阵式护送,原本是为了代表老板巡国。但由于每年一轮由不同姓氏主持,在必败无疑的竞争心理下,这项活动一年比一年隆重,场面至今特别壮观,成为本省最著名的水上灯会。
十四节仍在庆安寺举行,由僧人组成的诵经团负责。从早上六点的“公布”开始,一天的诵经仪式就开始了。出版的目的是向上帝表明解脱的心意;而一些佛经,如《普门品》、《大悲咒》、《死亡咒》等,也是晚上放水上灯前的必要佛教仪式。此外,在正殿大门内,放置了大石山、寒林台、通贵台,上午还完成了开光置位仪式,让十方孤魂有个归处,大石法师监视祭坛,让男女孤魂各得其所。自从陆地上的孤魂野鬼陆续被收殓,他们听了仪式,领了食物;呼唤海上孤独的灵魂也是必要的。基隆是一个海港,居民与大海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捕鱼、经商还是往返海上,都不存在遇到海上风浪的情况,因此水上灯笼更富有地域和文化意义。
下午,水上灯和水上灯座在街上集合,为夜景做准备。不同地区的水灯习俗往往略有不同。通常以较小房子的水灯笼为主,属于家里互相称呼的方式。基隆因为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以字姓血丝关系为基础的水上灯摆放方式,所以所有的水上灯排和水上灯架都以字姓为基础,每个字姓做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水上灯架,上面标明每个字姓都是好的值得信赖的。14日晚的游行主要是迎水点灯走市街,而且因为包含了老人巡逻的意思,所以游行路线不变。午前,参加水灯游行的游行队伍、领导和人员焚香祭拜老爷爷,然后将其带上水灯车,在水灯前焚香。晚上七点,轮流值班。
在蒲主席的一声令下,田寮河边响起了一串串鞭炮声,水灯游行缓缓开始。
庞大的游行队伍中,前面是轮值总经理、董事长以及各种阵头、艺术展馆的水上灯车;* * *表演单位十个,按顺序演完之后明年轮换姓氏,以此类推,直到十五个姓氏全部演完。除了水灯座、主席等固定团队外,其他家准备的艺术展馆或人头都很不一样。有传统的艺术亭,有改良的雕像艺术亭:也有倡导队,有驾旱船的人,甚至还有高达一两层楼的水上灯排。由于庞大的阵容和美丽的灯光,成千上万的人热情地到处观看。
在水上灯和花车的游行中,所有宗亲协会的代表也列队行进。在闪烁的灯光和烟火中,车前有一字姓,车后有一字姓。人们往往参与到前面来,以显示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也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认同。因此,游行队伍往往规模庞大,声势浩大。
钟馗。
舞钟馗,是借钟馗的魔力赶走挥之不去的鬼。通常道士演钟馗,跳钟馗的时候,一般人都不敢留在现场,以免被煞气冲了。钟馗舞结束后,中原节落下帷幕。
钟馗,唐朝人,文艺全才,但其貌不扬,令人望而生畏。
相传钟馗曾去北京赶考。当主考官和副考官批钟馗的卷子时,都大有感触。二话不说,就把它当成状元了。当了状元之后,钟馗被皇帝召见。皇帝看到钟馗的样子,大为不悦。他想:“朝廷选的都是品貌出众的书生。这么丑的人怎么能当状元呢?”"考官见皇帝面露愠色,连忙上前为钟馗说情,称赞他的学识和文笔,并请求皇帝不要以貌取人。没想到,就在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丞相却大放厥词,附和皇帝的想法,劝皇帝另选一个人。钟馗听了,大怒。现在他要打丞相,马上惊动了皇帝,于是命令侍卫把钟馗拿下。钟馗大怒,夺了侍卫的剑,自尽。皇帝看到优秀的人才就这样死去,后悔不已。即将丞相定罪,封钟馗为驱魔人驱邪,还埋在状元的官位上。
关上鬼门
关鬼门关是与开鬼门关相反的习俗,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或八月初举行。当时道士手握七星剑,吟诵祷文,向众孤儿表明心意,追至鬼门关。关了关,道士会突然用手捂住耳朵,表示不忍心听到不想回地牢的鬼的哀号。
(5)总是说
袁祭祀自有出处,千百年来约定成俗;根据道教的说法,中元节起源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官员的生日。掌管地狱的官员皇帝一时恻隐之心,下了大赦令,释放了地狱里所有的鬼囚。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孤魂的鬼魂可以回到死者那里领取一个月的祭品和食物,以唤起其对道的心。
另一种佛教观点是“盆景”。相传,佛陀的一位弟子大木·连尊,为了救他死去的母亲不坠入饿鬼道,在7月15日做了一个“盆景”,让她的母亲从地狱的苦难中解脱出来,在西方升天。信徒们认为7月15日是僧人闭关悟道的成功时期。如果在这一天给予十大美德,就会受到百倍的祝福。由于兰花节和中秋节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的众生,它们之间的界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模糊,从而形成了中秋节的崇高精神,它包含了中国人对未来的宽容,博爱和谨慎的追求。
基隆中元节源于咸丰元年(1851)八月在张泉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在挑衅和报复即将发生的时候,张泉当地民众出面调解,再次打架的冲突终于平息;不是以字姓为轮换主,而是轮流执元中期的创见、普氏之鬼,以血缘取代地域概念,以战斗之头取代破头的野蛮行为;实现社会和谐,在大同世界* * *维护* *荣耀,已经实践了百年,历史悠久。
基隆中元节始于咸丰五年(1855),至今已150年。张、吴、刘堂度、陈虎耀、谢、林、江、郑、贺兰、韩、赖、徐等11个姓氏按抽签顺序轮流值班。民国43年,李、郭、王、杨曾、黄、、、苏、、钟、、白、俞、、董同等联姓加入主派行列,成为十二个单位,轮流主派。后来民国70年,联合姓氏中的郭姓、李二姓脱离联合姓氏协会,民国74年,黄独立成为现在的十五家单位。
自农历七月一日老大公庙龛门开启以来,中原祭历经十二日龛门开启、十三日花灯开启、十四日水灯巡游、海滨水灯开启、八月一日龛门关闭,仪式历时一个月。
民俗节日具有润滑和协调社区居民、激发社区建设整体意识的功能。经过多年的锤炼,中原节已经升华为一项精致而大众化的人文活动。观众既可以参与宗教活动,满足精神慰藉,也可以作为民间艺术之旅,领略当地文化特色。
基隆的每个中元节都有它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开龛门的意义是“能使孤魂野鬼从农历七月到死者那里得到吗哪食物,听经闻道,得解脱。”“邓都”代表着同一个血液和同一个身体之间的密切关系。上面的尺、剪、秤、剑、镜代表着“古老传统”的吉祥寓意,“手炉”二字的交接象征着“世代相传”。放水灯头为水上孤独的灵魂照亮道路,吸引他们享受道路。七月十五日钟馗,意思是护送鬼魂回屋;八一关龛门的仪式,让孤独的灵魂回到阴间,避免给世人留下伤害;农历七月在基隆举行的中元节典礼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