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个“左翼飞翼”:13万的王者。
那些年,男生都是拿着报纸,看各种评论,讨论哪个上海球员踢得最好。他们严肃的脸远比上课时专心。女生可能可以不管别人怎么踢球,只要长得帅就行,朱炯,朱琦,吴程英,沈思...
那些年,炎炎夏日,爸妈总喜欢晚饭后到巷子里散散步乘凉。当他们遇到熟悉的老朋友,与侃侃交谈时,他们总是会提起申花。“申花昨天那一脚踢得太尴尬了”、“申花外援总是粘着”“徐根宝的抢推有点调调”...
那些年,虹口体育场是上海人心中的圣地。那些年,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申花已经成为上海的一个标签。(上海热线申花20年专题)
申花
2002年,《广州足球报》记者纪羽杨写过这样一段话:“站在谢晖陕西路的公寓里,朝北望去,几百米外就是范志毅的新家‘东方巴黎’。往西看,沈思和毛怡君在广元路的新家就在两个街区外。在西北部,如果天气好的话,你甚至可以看到区楚良在新华路买的公寓,它位于正东和正北。那些淡黄色的建筑是。
这是职业足球带给他们的,也是申花带给他们的。同样,他们也给上海带来了足球的记忆。有些人怀念申花的那些年,他们会怀念,当然也包括“绝望的”吴。
在申花队历史上,只有4名球员在单赛季踢满每分钟,分别是1997赛季的毛毅军、1999赛季的和吴,以及2003赛季的。
吴并不是一个球技高超的选手。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跑,球风又快又干脆,能攻能守。与同期国足右后卫孙继海相比,后者防守和技术更好,而吴更擅长突破和远射。
1997吴短暂助攻大连万达参加亚洲俱乐部杯,在第二阶段小组赛对阵浦项制铁的比赛中远射扳平比分,随后魏一民头球破门,这是足球职业化后中国首次战胜韩国队(无论俱乐部还是国家队)。
1998年3月7日,第四届Dynas杯中国2:0战胜日本。在国家赛场上,双方都尽力使用自己的主力球员。中田英寿,21岁,突破锐边,甩开马明宇,越过范志毅和张,对应吴,23岁。
“吴的边路突破太快了,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日本评论员毫不犹豫地称赞他。“吴只是碾压了日本队的防守,我们只是抢的太草率了。”
有申花球迷说:“(吴)年轻的时候是个身体怪胎,技术极其粗糙。1995刚出道的时候,没见过技术这么烂的职业选手。正宗的球被拦在五米开外,却是全力以赴。上海球迷喜欢这种积极争取的人。玩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虎扑中国足球)
吴也许是唯一一个头上绑着绷带还能进球的人,但高上座率并不代表他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吴的伤愈复出只能说是一个奇迹。
自2001以来,吴的右脚跟腱一直有问题,腰部也有伤。2002年底,申花安排吴去伦敦做手术。给吴做跟腱手术的医生认为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来恢复。至于踢球,2003年估计没希望了,2004年可能也没机会了。
然而,不到半年后,吴再次走上了赛场。
2002年
2002年无疑成了吴的转折点。年初,有传言说吴正在国外留学。时任申花新掌门的楼世芳出现在红塔基地,对着座无虚席的记者说:“为什么(意大利科莫队)要零租(吴)呢?这可能是意大利人的规矩,那他为什么不把意大利球员零借给我们呢?”
当时申花要价10万美元的租赁费,对方一分钱都不愿意出。科莫俱乐部上赛季冲上意甲,吴属于防守一般,进攻出色的球员,所以科莫并不是特别喜欢他。
27岁的他,可能只有在意大利足坛左后卫、左后卫太多的情况下,才有替补的选择。正如楼世芳所说,“与其让吴在申花打替补,不如让他留在申花。”的确,在试训吴后,科莫很快签下了左后卫。
当时,吴不得不前往国家队集训,而科莫后来也不愿意继续谈判。正如许江所说:“说白了,你是亚洲玩家,别人可以免费使用。不行也没关系。”
那一年,世界杯失败了。济州世界杯赛场上,吴与卡福互换球衣被拒绝作为话题。吴打左后卫,打完了对哥斯达黎加和巴西的全部比赛。
对阵哥斯达黎加,在孙继海意外受伤后,吴成为国足赛场上的最亮点。邵佳一在对土耳其的比赛中半场被换下,从而结束了世界杯之旅。
2003年,吴以654.38+03万的价格离开申花加盟中远。
吴在接受2018申花25周年采访时说:“从1994年申花成立开始,我们这些人其实就和申花脱离了。”
吴对的转移策略是“闪电战”。当时他正在英格兰疗伤,却把转会申请传真到了中国足协注册处。
当时在意大利的娄世芳赶到伦敦面见吴,询问他的伤势,嘱咐他好好休养,但对转会的事只字不提,吴的话也不咸不淡。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如果申花的挽留工作深入下去,吴可能会留下来。毕竟他和球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对于这次转会,吴后来表示:“其实我从申花转会到中远完全是为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与矛盾无关。吴主任(金贵)和我关系很好,俱乐部待我也不错,但申花毕竟不是以前的申花了。当初和我一起踢球的沈思和齐虹都去了中远。坦白说,和他们一起踢球,我更能感受到足球的乐趣。”
在离开申花四年后,31岁的吴选择了退役,他留给申花的记忆,沿袭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倾向
一提到吴,人们就会谈论他的个性。我们似乎总是听到别人怎么说他,但他其实已经说明了自己的人格:“我是一个双重人格的人。和家人或者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特别健谈。但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说不好。总觉得不知从何说起,尽管觉得别扭。”
上世纪90年代,“申花四小天鹅”(谢晖、齐虹、申思、吴)巅峰时期,每天都有数百名球迷聚集在江湾体育场外。“训练结束后,我找不到他(吴)签字,他就消失了。”
在中国足坛,一个人低调不难,难的是一如既往的隐身。足球记者在与吴的“较量”中也曾多次落败,不知不觉中得了“恐吴症”。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好的球员不需要媒体来炒作自己。”
国足世界杯预选赛当晚,吴身穿一面五星红旗和球队准备的t恤,正面写着“中国足球从未感觉如此美好”。
左后卫
2017吴接受《足球新闻》采访,在提到对“当时中国足坛最佳左后卫”的评价时,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在我那个时代,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左后卫,比如杨普、孙祥,我只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吉海比我强。吉海在让我。他很谦虚,我不是最好的。”
申花上身女足主教练叶志静为吴选择了4号球衣,他从申花到世界杯都穿着这件球衣。
荣昊2065438+2008年2月加盟申花时选择了24号球衣。他坦言:“本来想选4号,最后觉得24号更好。一个4在心里,一个4在背上。”
场上的吴充满了活力,像猎豹一样在左路逡巡。有人给他的评价是“他太凶了”,但最想不到的是,这么凶的《伊利亚特》居然是“最内向的选手”。
这就是他的矛盾。他是场上的“绝望的三郎太”,场下的“独行侠”。也许正因为如此,祁红和沈思入狱的时候,他并没有受到影响。
很多人记住的是4号孤傲的身影,也有人说起他恍然大悟的远射,但不管怎么定义吴,他就是当初的13万,更多人记住的是他奋力前行时始终坚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