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泉州遗址:天后宫
天后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元素。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着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民间信仰和国家意志的结合对海洋贸易发展的同步促进作用。它与泉州的商人群体密切相关,见证了泉州南部商业城区在海洋贸易作用下的发展。?
这是外商和货物进入泉州的第一站。也是出海的人祭祀海神妈祖后前往江口码头或石湖码头进行海外贸易的第一站。?
天后宫
三个价值观
1.天后宫妈祖信仰是宋元时期伴随泉州海上贸易而形成和发展的民间信仰,体现了民间机制对海上贸易的贡献。
2.宋元时期官方对妈祖信仰的崇拜,将民间信仰与国家意志相结合,表现了国家对海上贸易的促进。
3.天后宫与泉州商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南部商业城市的重要地标,见证了海上贸易繁荣下泉州城市的发展与布局。
随着泉州人向东南亚、台湾省、港澳地区的不断迁徙及其海外交通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文化通过泉州港广泛传播到这些地区,泉州天后宫就是这种独特的海神信仰的历史见证。?
概述
天后宫位于泉州古城南端,南临晋江和沿海港口。它是供奉泉州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妈祖信仰在世界上的重要传播中心。随着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崇拜,《天后宫历》得到了修复和发展,现仍保存着16世纪以前形成的前殿后寝的布局特点。现有建筑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的院落。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戏台、朝拜殿、天后宫、寝殿、更衣楼。庭院两侧环绕着东西厢房、轩室、斋阁、亭子等附属建筑。建筑群用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是国内外众多天后宫的建筑典范。
大殿(皇宫或佛寺中的)
正殿供奉着天后和辅助神的雕像。是12吗?14世纪,出海经商的人向海神妈祖献祭。天后庙现有主体结构形成于公元19世纪,是信众祭拜天后、祈求航行安全的主要场所。
正殿基座离地1米,花岗岩建造,四周浮雕鲤鱼、鱼、龙、飞天小马、鹤舞祥云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充满艺术感染力,烘托天后宫庄严肃穆的气氛,寄托着人们对追求美好愿景的期待。?
正殿前的广场正在放诱饵。这棵古榕树已经有250岁了。拜亭是祭祀妈祖的地方。海内外信众通常在妈祖生日(农历3月23日)聚集于此举行拜神祈福。信众在神父带领下会到妈祖像前烧香,好吗?三拜?,第一拜,祈求丰收;第二拜,祈求富贵;第三拜,祈求家人安康。那好吧。三份礼物?献花表达对妈祖的祝福;献上水果,祝信徒丰收繁荣;给钱帛,祈求妈祖保佑众生。最后鞠三个躬。
进入大厅
正殿建于1196年(南宋庆元二年),原名顺济宫。1232年(南宋少定五年),曾为泉州海外交通繁荣立下汗马功劳的甄第二次被任命为泉州太守。为了剿灭海盗,保护泉州内港和近海航道的安宁,镇到天后宫祭拜妈祖。从此,祭祀妈祖就被列入了官方仪式。
妈祖原是泉州沿海的渔女。她善良,熟悉海浪。她多次在暴风雨中拯救村民,受到人们的崇敬。妈祖死后,被泉州沿海人奉为航海守护神。10?13世纪,泉州九日山?王?,是祈求信风的海神;在真武庙?真武大帝?,是出海祈祷航行安全的海神;另一方面,妈祖是海神,当海上的人遇险时,他祈祷拯救生命。三个海神号各自承担着不同的避风功能,寄托着泉州航海家渴望安全航行,希望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景。?
13?14世纪,泉州口岸对外贸易繁荣,德济门地区成为泉州繁华的商业区,各地商人云集,交易繁忙。泉州天后宫妈祖的信仰地位随着泉州港的推广而提升。原来妈祖叫?泉州女神?。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朝廷任命妈祖为?天妃?1281年,泉州航务署被派去促进溥作为使节主持封官仪式,泉州的宫被列入国祭。?
1329年(元二年),朝廷首次明确泉州天后宫信仰妈祖。出生地?,肯定了泉州妈祖在海外贸易中的作用及其对国计民生的意义。泉州妈祖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从区域性海神升级为国家级海洋保护神。从信仰文化的拓展可以看出,当年泉州港的海外贸易非常繁荣,这就确认了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第一大港的历史地位。
1407年(明永乐五年),郑和下西洋,受到天妃的祝福,要求修复天妃宫。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泉州人,请朝廷做妈祖?天后?。因此,泉州天后宫享有历代朝廷的崇高礼遇,成为闽南妈祖信仰的发祥地和对外交流的中心。
在1815和1821年,按原规定进行了两次维修。1989以来,以政府投资为主要投入,台湾省及东南亚信徒积极捐款参与改建。各国信众的广泛参与也印证了泉州天后宫在海内外妈祖信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大殿后面的清代壁画
这里有一幅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绘制的大型壁画,以写实的笔触描绘了当时湄洲岛天后宫的建筑格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当年湄洲岛重建妈祖庙的时候,我专门去过这里,借鉴壁画中展示的历史建筑信息,设计了湄洲妈祖庙的重建格局。湄洲岛是妈祖的发祥地,曾归泉州管辖。泉州天后宫绘有一幅梅州妈祖庙风光壁画,表现了对妈祖出生地的尊重,并借助泉州港重要的海外交通地位和泉州天后宫的文化影响力,加大了妈祖信仰文化的传播力度。?
秦店
寝殿位于正殿后面,建于1196年。1540?1544(明嘉靖十九至二十三年)重修。有一对元代的辉绿岩和印度教六角石柱被移到这里维修。其雕刻手法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屋檐下的古印度教石柱相同。但是,开元寺的石柱上雕刻着古老的印度教神话故事,比如?解放象王?七个女人出浴?等等,而这里的石柱上雕刻的图案,明显带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元素,见证了泉州多元文化的交融。
1997年期间,对寝殿进行了墩接、修补、加固、拉直、求平等修复,尽量保留了16世纪(明嘉靖年间)建造时使用的构件和形制。木结构保留了原画残留的痕迹,所有新刷的砂浆都要尽量清理干净,并涂上桐油保护。修缮后的睡堂,朴实无华,却显得庄重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