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1)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其核心是“理解他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2)语言永远是“思想与形式”的统一。
(3)朗读、感受、规范、练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
(4)教师的作用在于:拓展经验;创设实际情境;平等对话;思考的刺激...
2.基本方法
(1)把握整体,突出重点。
整体把握是指把整本教材放在整个小学阶段去研究它的地位和主要任务。就课程目标的分类而言,一般是按照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顺序,即从工具性到人文性。就语言知识和能力学习的目标而言,就是遵循词、词、句、段、篇的知识和方法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去理解和运用。但语文学习始终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学习,三维目标是一体的,其中语言工具的习得是核心目标。
(2)整枝强化工作,明确目标。
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于目标的确定。因为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内容不一样。
筛选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有:
A.预习和课后练习要求;
B.文体特征和内容特征;
C.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D.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特点。
(3)研究规律,选择方法。
语言学习是有方法和规律的。比如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情感的激发,“以读为主”就是一个好方法。但是,语言的内化和应用必须经过大量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对于语言个性的认识和创新个性的培养,讨论和辩论是很好的方法。但对于一些学生体验不到的语文知识、方法或内容,教师有必要进行讲解、启发和总结。
在具体的内容学习中,必须研究文体内容的特点。不同的文体特征和内容特征意味着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
当然,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
3.这本书的主要目标
(1)学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2)巩固和发展已有的语言能力和方法。
(3)做好中小融合的准备。
参考:分类目标(第3节)
(1)独立识字;(2)默读,感悟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了解基本的解释方法;(5)细节和说明;(6)人格理解:(7)浏览和收集信息;(8)纪实成分和想象成分;(9)倾听和表达;(10)解题。
4.教材的整体思维。
(1)尽快提供“目标一”的方法,以此为主要学习方法,完成大部分课文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精通和巩固。
(2)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单位的重点安排训练和学习,不断提高和巩固各种语言能力。
(3)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文体特点和学生语言经验特点组织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格。
教学建议
第一组
关键词:风景与情调想象与联想
(一)桂林山水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曾经是中学“总-分-总”分段写作的典型,值得商榷。关键是看懂最后一段。这就涉及到对桂林山水特色的认识,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桂林是中国三大风景名胜之一(另外两个是三峡和武夷九曲溪)。桂林的山很美,桂林的水也很美。但其中只有一个不可能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是山景和水景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最后一段的初衷。文章的做法,从“山”到“水”,再到“山水交融”,正是作者从游览过程中逐渐体会到的。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的描写都围绕着山川之美。
汉·时宇:“江飘带,峰似玉簪。”
何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上帝,雾中的仙女,
桂林的山是神仙境界!
像爱一样深,像梦一样美,
爱情如梦,漓江之水!
水和山有多重?
水环绕着群山和桂林城...
是山城还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虽然文中的手法有修辞之嫌,但其对比和比喻值得借鉴。
教学建议:
(1)课前鼓励学生收集桂林山水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展示。
(2)引导:从“桂林”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
(3)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主题,让学生总结“山”和“水”的特点,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桂林山水真正的特点是什么?
(4)反复阅读和背诵课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赞美)和表达手法(比喻和比喻)。
(5)语言练习:(1)说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2)小导游场景或图片战士的介绍。
(6)读写结合:强调特色。最好是模仿文字语言的使用。
(7)教师指导风景类文章的总结:所有的风景词都是感伤词。
(8)课外拓展:阅读背诵《桂林山水歌》;桂林山水成因研究;通过在线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桂林的风景。
(2)林海
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收集东北民歌,讴歌自然,支持和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写的。
文章的文字是“亲切舒适”。第一,是因为山很可爱,很美。二是因为“优秀材料与社会建设的关联”,三是因为“人与山的关系越来越近”的感觉。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学参考为基础,拘泥于“山、林、花”的描写。这是值得商榷的。其实文章的视角一直在“凌”上,只是随着观察的深入,由远及近,由粗及细,巧妙地写出了“大兴安岭之美”。顺序应该是:线(最远)-色(远)-松柏(中景)-山脚(近景)-整体隐喻。
教学建议:
(1)方法复习:景物描写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熟悉课文;画几张作者眼中林海的不同风景;图文对照学习,反复阅读体验;理解作者观察视角的变化。
(3)比较阅读辨析:临海的美和桂林的美有什么区别?造成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引入“善良与舒适”的话题——风景与情感。
(4)在作者的表达方法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3)古诗三首
* * *相同点是:从事物的特性来看,人的精神是有关联的。但事实上,对于启蒙以来的初一、初三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墨梅可以和陆游的咏梅相提并论。莱姆的诗涉及时代背景。“无罪”者,谋国为民,无怨无悔。
诗歌学习要更加自主,建议程序如下:
(1)学会背诵;
(2)借助注释理解诗歌;
(3)质疑沟通,解决问题;
(4)尝试诗歌的表达和翻译;
(5)讨论交流思想感情。
(6)收集资料,课后阅读。
(D)累积使用a。
1.读后面:听写。
2.复述能力的训练;知识扩展:保险
3.作业:教师节主题;观察和联想。
4.实践活动:国庆小报,综合能力的体现,建议分组进行。用黑板报展示和评价。
第二组
关键词:情感体验关键句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整体体验思想感情;品味细节和方法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1)开国大典
本文以一个记者的视角记录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1)事件;(2)群众。
教学建议:
(1)说和写提纲。
(2)引导: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的?找出反复朗读的经验,进行讨论。(关键词和细节的味道)
(3)显示带有说明文字的照片;或者解释一下。
(2)监狱晚会
来自红石镇。它表达了革命乐观主义和对革命胜利的无限渴望和信心。
教学建议:
(1)总结“聚”的过程:唱歌——交换礼物——贴对联——秧歌——叠罗汉——女同志扭秧歌。
(2)感受当地最深刻的交流和讨论。
(3)讨论并深刻理解“喜悦”的感受。
(4)理解文中对联的含义。(可选)
(3)荔枝
文章用荔枝来写母亲。我写的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刻记忆,他的性格,他对儿孙的爱。文笔以事物为线索,将几个事物串联起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受。
教学建议:
(1)问题:关于荔枝,作者实际上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想法和感受?
(2)学习:在哪里看到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
(3)拓展练习:补充结尾
(4)写作练习:观察母亲。(背后的灵感)
(4)梅花魂
是荔枝一样的内容。
教学建议:
(1)疑惑:“梅花魂”是什么意思?
(2)概括和朗读:文章对梅花写了什么?
(3)另一件事是什么?
(4)自由讨论:梅花魂?重温梅花,拓展咏梅。梅花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梅花,凝聚着一个老人对家乡的眷恋。)
(5)积累和使用两个
1.看背面:对联。可以适当的教一些对联的常识,收集一些关于对联的有趣故事,让同学们找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气质启蒙
2.情感体验与朗读。七子之歌-澳门的歌词提供给学生阅读和演唱。
3.口语交际是上一单元综合活动的延续。学习评价中语言的恰当表达。从沟通的角度来说,可以安排一种防御的形式。
4.练习:建议学完荔枝这一课后,充分学习这篇文章的优点。
第三组
关键词:科技信息
(A)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
这篇文章是科普作品。其特点是通俗易懂,尤其注重举例的讲解方法。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理解文章内容,获取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主要目标应该是语言方法和解释性逻辑的使用。
教学建议:
1.找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作者解释的逻辑。
2.设计两个主要任务:
(1)用自己的话,举例说明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关系;
(2)想象表达:未来的计算机。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的了解;本文通过收集数据介绍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2)地球只有一个。
本文首先用诗意的语言介绍了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美丽,然后用凝重的笔触阐释了地球的脆弱,并对人类的短视破坏和无知提出了含蓄的批评。
教学建议:
(1)为什么文章的标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你从标题中感受到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了吗?。
(2)验证: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
(3)作者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如何理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
(5)数据收集活动。收集信息的活动应该让学生充分合作和探索,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信息。
(3)宇宙生命的奥秘
略读课文。阅读后,让学生先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顺序,然后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另一种方式是: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讨论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在教学中,学生还可以自己阅读课文,总结科学家对火星上生活条件和生命的研究。
(四)累计使用三次
1.看后面
座右铭,主题是珍惜。扩充的圣贤
阅读
同一篇关于地球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激励人们珍惜地球。
另外,可以考虑增加选读文本“21世纪社集”。
3.口头交流
讨论和主动性。学会倾听和表达,总结不同意见形成决议。
4.练习:想象未来
标准:合理性和新颖性;有条理有逻辑。
第四组
关键词:领袖和英雄精神
(1)长征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后写的,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表现了红军无意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
教学建议:
(1)朗读和背诵诗歌
(2)欣赏合唱《长征》;如果有条件,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万水千山》;欣赏《长征组歌》;或者欣赏电影《钱山》。
(3)问题:诗歌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心句是什么?诗歌是如何围绕它表达的?
(4)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意思。
(5)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进行讨论:我知道长征。
(案例:对题目的思考:很长。漫长的时间,漫长的旅程)
(2)争画
略读课文。只是轶闻以下内容可以在语言学习中考虑:(1)总结故事;(2)谈感受;(3)体验课文中词语的生动描写,积累语言。其中语言、表情、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值得学习和模仿。
(3)一夜的工作
文章的特点是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具体来说:(1)简单陈设;(2)一尺高的锉刀;(3)专注工作;(4)茶叶、花生;(4)扶正转椅。总理的工作很重,可以说是忙。同时,总理的生活非常简单。总理做事极其认真、专注、细致,举重若轻(邓小平举重若轻),事必躬亲。文章表达了作者和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敬仰和爱戴。
教学建议:通过对文章细节的研究,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法:文章像电影,镜头表达作者的感受和人物的特点。找到这些镜头去阅读和体验。
④我的战友邱·。
略读课文。它的特点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
教学建议:(1)回顾一个晚上的作品,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细节来表达人物;(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心理活动)(3)找出所有的心理活动,大声朗读,体验思想感情。
(5)补充练习:写一件事或一个人,注意通过细节和心理活动表达思想感情。
建议荔枝这一课可以放在这个单元。
(6)积累和运用四个
1.看后面
有趣的短语。让学生思考短语的特点,然后模仿,增加积累。
阅读
目标是单词积累和语言表达。
3.口头交流
即兴演讲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和锻炼的能力。建议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始训练,指导方法。在这里可以变成即兴演讲比赛,题目可以抽签决定。
演讲很重要:(1)清中心;(2)逻辑清晰;(3)恰当的例子;(4)语言通俗,有个性;(4)恰当的语言。
课文的写作没有区分普通演讲和即兴演讲的区别。练习中的两个问题不恰当。但如果学生没有实际的演讲基础,可以先学习准备好的演讲,再学习即兴演讲。
工作
看完或者复习完就不好写了。一方面需要很强的概括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真的去感受和思考,最好能有不同的见解。我不赞成有了一点感觉之后再写一件事的方式。应该鼓励学生跳跃,让思维多样化。
第五组
关键词:童年
①两首古诗
目标:(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验古诗词的“风骨”特征;(3)把《游子颂》改写成现代文(创作)。
②“精彩”与“可怕”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小事的详细描述来揭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在写作中,通常开头和结尾都有一些精辟的、警句式的论点,中间是引出这个道理的事件。为了强化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色,修订后的教材引入了大量的外国散文。
教学建议:
(1)从题目开始:你发现了什么?(双引号的含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或评论)
(2)读课文,复述故事;
(3)故事表达的人生感悟是什么?
(4)你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5)模仿,写一篇短文。(推进练习的积累和运用)
(3)童年的发现
略读课文。相比较而言,它更具有文学性,它的幽默和思想智慧需要反复阅读,慢慢体会。在童年,每个人总是充满幻想,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世俗主义和教育往往是这种创造力的扼杀者。
读完后,让学生谈谈作者童年发现的过程。说说文中有趣幽默的地方。最后,让学生谈谈他们童年的发现。
(四)累计使用五次
1.看后面
让学生简单认识“词”的文学形式。建议学生课后多读多背单词。
阅读
这篇论文旨在让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
3.口头交流
面试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能力。面试官的提问要明确中心,态度要谦虚平和,要特别注意做好记录。受访者应尽量回答问题,言简意赅。面试后你要做好整理工作。
4.以前有人做过。
第六组
关键词:景观与自然表达方式
(1)鸟类的天堂
以前被称为天堂鸟。文章描述了作者两次看完《天堂鸟》后看到的不同场景。第一次着重描写榕树之美,由远及近,由形及色,由疑到解。对根的描写是一种线描手法,对叶的描写运用了感情和比喻。第二只鸟写得生动活泼,简洁明了,有群体描写,也有个体描写,让人感到亲切,印象深刻。
从语言目标来看,静态部分发展“阅读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在概括的基础上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动态部分是值得模仿的表达方式,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进行语言练习。
教学建议:
(1)根据预习提示,思考讨论: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作者去过那里几次?你看到了什么?
(2)讨论: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特点的?
(3)找出值得学习、写得精彩的句子段落。
(4)读《鸟》,思考作者的写作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5)语言练习:收集天堂鸟图片等素材,写解说词,模拟小导游。
(2)第一场雪
经典文本。重点还是在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上。大雪的特点通过时间顺序在《前》、《听雪》、雪景、雪盖的描写中表现得非常精彩。最后进行了一些科普教育,表达了“瑞雪兆丰年”的喜悦。
教学建议:
(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所写的“第一场雪”有什么特点?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组学习:雪的“大”怎么写?如何表达作者的喜悦?
(3)收集图片,欣赏“雪景”。
(4)课外拓展:收集资料,写论述。
(三)索溪玉的《原野》
略读课文。基本上按照阅读提示指导学生阅读就可以了。文章在表达索溪玉不同方面的“野”时,分别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写山的野性,先用对比法,再用平行法概括山的美。水的领域主要是拟人化的。当写动物和人的时候,是通过素描。
(4)鹿和狼的故事
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生态教育的好文章。人工不一定优于自然。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任何外界的干预都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德国森林和三八线的启示)
教学建议:总结这个故事;思考真理,表达阅读体验;试着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5)积累和运用六个
1.看后面
积累成语。建议一个成语接龙游戏。
阅读
也是一个关于雪的故事,关于雪的情怀。建议教学结束后马上读初雪。
3.辩论
辩论是一种新的口头交流形式。其实可以利用普通的语文课或者其他活动进行更多的辩论。辩论讲究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同时要针锋相对,技巧娴熟。建议老师让学生看正式辩论的录像,让学生对什么是辩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辩论不是吵架,而是以理服人,辩论技巧。辩论时要学会尊重对手,有礼貌。辩论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常见而简单的是“新加坡式”:正反双方轮流发言,然后自由辩论,最后正反双方做总结发言。
工作
既要关注发现的喜悦和激动,也要关注发现的事实和过程。
第七组
关键词:人类性生活的命运
(1)凡卡
这篇论文让学生从一个同龄人的命运中体会到什么是苦难。但是人总是向往更好的生活,希望摆脱悲惨的生活。但更悲剧的是,凡卡不知道自己的诉求永远无法实现。“悲剧总是把美好的东西毁掉给人看”(鲁迅语)。
教学建议:
(1)根据预习要求阅读课文。
(2)讨论: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3)
思考:凡卡想在爷爷身边过怎样的幸福生活?凡卡生活的悲惨体现在哪里?他悲惨的命运能改变吗?为什么?
(4)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5)想象说(课后练习)
②小抄写员
本文选自《爱的教育》。最早的版本是由夏丏尊先生翻译的。书中的故事充满了爱和人性的光辉,是人文教育的好教材。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并为之感动。
复述故事当然是语言学习的常规。但是,这样一篇文章,最好的方式就是默默的读,细细的品味,静静的感受。
感性之后是理性学习:了解Syrio的心理活动;扮演不同的角色。
建议:引导学生复习本学期学过的文章,如《开国大典》、《狱中联欢》、《荔枝》、《梅花魂》、《一夜之功》、《精彩又可怕》,总结出表达人的感情有多种方式,或显性或隐性;要么严厉,要么宽容。正因为如此,人性才如此美好。
(3)挑战命运
略读课文。这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传记。霍金去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看完之后,我试着把这位伟人介绍给别人,谈谈我的启示。案例:命运的导入;和霍金谈谈。
(四)累计使用七种
1.看后面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形式,极其生动。前半部分如谜,后半部分如谜。建议组织一次两部的歇后语比赛,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出题。
2.阅读:也是人文教育的好教材。
3.口头交流
讨论和建议。目标是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优势互补,形成* * *知识,合理分工。
4.练习:缩写。直接学完《小抄写员》这一课。此时添加缩写练习。
第八组
关键词:文言民间故事
(一)“学棋”和“两个孩子辩论日”
小学最后一年,增加古代汉语的学习,是为中学语文的学习打基础。其实学古诗也有很多年了。学生通过注释学习简单的古诗词并不难。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翻译并写出基本通顺清晰的现代文章。
(2)牛郎织女
跟着阅读提示学就行了。建议学习后,组织一次民间故事会,一次比赛讲故事,选出班里的故事大王。另外,可以考虑故事缩写训练。
(三)累计使用八次
1.看后面
对联。增加了对横批的理解。
阅读
成语故事。此外,这个故事也是成语“三日别,折服”和“我在阿蒙,直到回吴”的由来。建议学生课后多读成语故事,利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交流。
3.练习:自由作文。但是学生能习惯不用拐杖写字吗?
4.实践活动:春联收集和书法练习。
精选读物:
1.诗歌。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追求。
2.科普。第三单元的补充阅读。
3.小说。选自林的《城南旧事》,第五单元补充读物。建议看电影。
4.哲学故事,对生活和成长的理解。但是理解的内容可以超越作者。第七单元的补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