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与山居元绝交书》全文赏析

和山居元分手,写嵇康。

康白:足下以前叫我颖川,我也经常叫它知我言。但是,奇怪的是这个想法还没有熟悉到第一步,怎么才能得到呢?前年我从河东回来,宪宗和A都说要先走一步,讨论自己这一代。事情虽然做不到,但是知足了就不知道了。第一步是擦肩而过,但更多的可以归咎;我又直又窄,忍无可忍,足下相知。当我听说我要搬下来的时候,我不喜欢。我害怕我会因为被别人砍了而感到羞耻。我希望通过介绍一具尸体和推荐我手中的刀来帮助自己。因此,这是陈奇的第一步。

以前读书,被介绍的人,或者说什么都不说,现在我相信,它真的有耳朵。性是无法忍受的,是真的不坚强。今天的空泛语言充满了知识和才华,令人难以忍受。外在不稀奇,内在正确。和整个人生一样,只是遗憾。老子,庄周,我的老师,也活在卑微的岗位上;柳下惠、东方朔,有才能的人也一样,都是谦逊的。我怎么敢矮!仲尼爱一切,不以为耻于鞭笞;无欲则,三板使阴。没错,想经济的事情才是君子之意。所谓“达”就是既好又坚定不移,穷则自满无趣。从这一点来看,尧舜之君、之岩栖、子房之佐和宋之行于,就是其中之一。仰望几个王子,可谓是能完成抱负的人。所以君子无所不能,殊途同归,顺乎自然,各有所安。所以有一种理论,说有朝廷不出进山不归。而高艳玲子臧之风,常青沐相如节,所托之志,不可夺。每次我读尚子平和泰的传记,我都钦佩他们,认为他们是人。少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再懒,肌肉肌肉迟缓,1月15日经常不洗头洗脸;不闷不痒,不能洗澡。每次小便都忍不住,耳朵微微转。我活得久了,感情高傲,单纯与礼貌是对立的,懒惰与缓慢是相辅相成的,对同龄人宽大不攻击。再读《庄》《老》,再增。因此,金荣的心日渐衰弱,而石人的感情转向了本尼迪克特。这种难得驯服的犹太鸟鹿,服从教统;看得久了枷锁,会为流苏痴狂,去汤火;虽有黄金保镖装饰,山珍海味盛宴,但越想长林,越瞄丰草。

阮思宗的嘴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跟每个老师学,但是我不会。要超凡脱俗,对事物没有伤害,但喝酒就太糟糕了。是礼仪之民带来的,病如仇。幸好将军保住了耳朵。我不如宗之助,但我缺乏放松;我不懂人情,我适合;没有谨慎,却有疲惫,与事物的长期联系,成长的缺陷。虽然你想安全,但是你能得到吗?人也有礼,朝廷有法,自给自足。有七件事是会受不了的,第二件不是:躺到很晚,但当它被取消时,它是受不了的。拿着乐器在野外唱歌打鱼,有官有兵看守,不得任意妄动,不堪其扰。如果你在危险中坐了一会儿,你的麻木就摇不动了,你的性就是更多的虱子。自己抓不到,却被裹在章里,拜上官,不堪。不方便写,也不爱写。但世间事多,不相酬,则罪教伤义。要逼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会很惨。我不喜欢服丧,但人道主义很重视,被那些没有原谅的人抱怨过,我要见伤者;曲然虽然自责,但本性难移。他要对习俗百依百顺,那么忘恩负义,永远无法摆脱积怨,那么不堪。我不喜欢俗人,但是到了* * *事情,或者客人坐了,唱了,叫了,一切都在变。目前人六不可忍。心不耐烦,但公务在手,维护纠结于心,世事烦琐。每次不是而是薄周和孔,这不仅是在世界上,但它将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不能接受的世界。你肠子有病,直言不讳,有事就生气,这不一样。为了弘扬慎独的本性,统一这九病,没有外在的困难,有内在的疾病时,还不如长期待在世间的恶中?我也听到了道士的遗言,饵玉竹,让人长寿,我很相信。很高兴来山泽看看鱼,看看鸟。做官的话就废了,喜欢的可以放弃,害怕的可以害怕!

了解你妻子的本性,你可以帮助她。余不逼伯成子,其节皆是也;仲尼不假夏,保其短;近,不逼袁直取蜀,华子玉未壮,少壮不牢。这可谓有始有终,道理也是知道的。第一步,看到直木做不了车轮,弯木做不了战车,盖不想废其天才而为之。所以四人各有事业,各以成功为乐,能成就的人才能通过;这只脚弯曲内耳。不要自鸣得意,张富,谁比谁强。我嗜臭腐,要养小蜜月死。我学会了养生之术,让自己在外光彩,失去了品味,在孤独中徘徊,看重无为。就算没有九恶,我还是不在乎第一步。我又抑郁了,我也越来越不好意思,我也在努力自己做,不能像现在这样不开心。既然试了占卜,路若穷尽,必有所闻。第一步没有错,让它转向山沟。

我失去母亲和兄弟的新消息常常令人悲伤。女的十三岁,男的八岁。她还没成年,病情很重。我不在乎这个。今天,我希望保留简陋的胡同,教育我的子孙;临近老的时候,我和有钱人分开了,陈说我有一辈子。喝一杯浊酒,弹钢琴,自告奋勇完成。不犯错误就是想当官,有好处就用耳朵。第一步,知道自己穷,粗心,不如今天的人才。如果俗人喜欢荣耀,可以一个人离开,会更快;这是最近的,可以说。但是,让自己的才华变得广阔、包罗万象是有价值的,但不能营地。如果我生病了,困了,我就想不去管那些事情,来拯救我剩下的岁月,这真的很欠缺。能不能看到黄门,叫真宰!如果你对* * *去王者感兴趣,那么当你对对方感兴趣的时候,你就会快乐;一旦被逼,就会引起疯狂。自怨重,非此也。

有快背和漂亮秦儿的蛮子要献至尊,虽只有一点点意思,已经稀稀拉拉了。愿足下不喜。它的意思就是如此,不仅要解决第一步,还要另有所思。纪·

翻译

嵇康真诚地:过去你当着山雨的面说我不想做官,我常常引以为知己。但是我觉得很奇怪,你跟我不是很熟。你从哪里得知我的兴趣的?前年我从河东回来,宪宗和阿都跟我说,你已经打算让我接替你的位置了。虽然这没有发生,但你知道你以前不认识我。你善于应对突发事件,多表扬人,少批评人;我性格直爽,心胸狭窄。我不能忍受许多事情。我只是偶然和你交朋友。最近听说你升职了,很担心。我怕你一个人做官不好意思,想帮我当助手,就像厨师不好意思一个人做饭,想帮神父一样。这就相当于让我拿着一把屠刀,闻着有鱼腥味,我就问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以前读书的时候,听说在耿介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世界,孤独而正直。我一直觉得不可能,现在真的相信了。性格决定了有些人是受不了某些事的,没必要强求。现在大家都说有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什么都能包容。他们外表上和普通世俗的人没什么区别,但内心依然能保持正道,能和世俗一起走下去而不后悔,但这只是空谈。老子和庄周都是我研究的人,地位都很低;柳下惠和东方朔都是知识渊博的人,他们都处于卑微的地位。我怎么能鄙视他们呢?再比如孔子提倡博爱无私。为了追求道德,他即使去鞭笞、开车也不会感到羞耻。文子不想当大臣,却三次登上灵隐的高位。这是君子济世济民之意。这也是前人说的:当你显赫的时候,你可以不改变意志而擅天下,当你失意的时候,你可以独善其身而不感沮丧。从上面的推理来看,尧舜都是皇帝,隐居山林,辅佐汉朝,唱歌劝退孔子,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一样的。看看这些人,可以说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君子虽然行为和所走的道路不同,但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如果遵从自己的本性,都可以得到自己内心的归宿。所以有在朝廷做高官的人,因为职位的关系不能出去。隐居深山的人因名不归的说法。季札推崇子臧的高尚情操,司马相如崇拜蔺相如的正直以寄托抱负。没办法勉强改变。每当我读尚子平和太的传记时,我都非常钦佩和钦佩他们,经常想起他们的高尚情操。再加上我年轻的时候失去了父亲,身体比较单薄。我妈和我哥很宠我,不读修身和仕途的经典。我性情慵懒散漫,筋骨呆滞,肌肉松弛,头发和脸经常一个半月不洗,也不觉得特别无聊和痒。我不想洗它们。小便经常会使膀胱胀大,起床上厕所前几乎要翻。因为沉迷太久,性情变得孤傲散漫,行为简单缓慢,有悖礼仪,但懒惰和傲慢是相辅相成的,这些都被同龄人容忍,从不指责。又看了一遍《庄子》《老子》,鼓励自己狂野不羁。因此,追求官位升迁和荣耀的热情日益减弱,而自由放任的性质日益加强。这就像一头麋鹿。如果从小就被捕捉驯服,就会服从主人的管教。如果你长大后被束缚,你会疯狂地跳来跳去,企图挣脱束缚它的绳索,哪怕赴汤蹈火;虽然他得到了一个金色的笼头和最精美的饲料,但他仍然强烈怀念他习惯生活的茂密的森林和美丽的草药。

阮籍从来不说别人的错。我经常想向他学习,但我不能。他天生比普通人老实,待人接物也没有坏处。只有酗酒是他的缺点。结果被维护礼法的人攻击,像仇人一样恨他。幸运的是,他受到了将军的保护。我没有阮籍的才华,但我有狂妄和懒惰的缺点;不懂人情世故,不会随机应变;缺乏像万那样的谨慎,但有一个说话直白、不知禁忌的问题。如果长期接触人事,得罪人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虽然想避灾,但是怎么做呢?君主与臣民、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有一定的礼节,国家有一定的成文法。我很仔细的考虑过他们,但是有七件事是我不能忍受的,有两件事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的:我喜欢睡懒觉,但是当了官之后,军官们会把我叫醒,这是我首先不能忍受的。我喜欢抱着钢琴散步唱歌,或者去郊外打鸟钓鱼。做官后,官和兵会一直在我身边,我不能随意行动。这是我不能忍受的第二件事。当了官以后,在办公室里要坐直,腿脚发麻,不能自由活动。我身上有很多虱子,不得不一直挠。我得穿上官服和上级打招呼。这是我不能忍受的第三件事。我从来不擅长写信,也不喜欢写信。但是我做官以后,要处理很多世俗的事情。公文和信件堆积在书桌上。如果我不去社交,我会违反伦理道德,有失风度。如果我很少社交,那就不会长久。这是我不能忍受的第四件事。我不喜欢出去悼念,但世人都很重视这件事。我的行为遭到了拒绝原谅我的人的怨恨,有些人甚至想诽谤我。虽然我自己也对此有所警觉,也自责,但我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本性,我想克制自己的本性,顺应世界,但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本性,我也无法像现在这样既得不到责备,也得不到赞美。这是我不能忍受的第五件事。我不喜欢俗人,但是我做了官以后,就要和他们一起工作,或者客人爆满,充满嘈杂的声音,在一个又吵又脏的环境里,整天能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把戏。这是我不能忍受的第六件事。我天生急躁,但是做官之后,生意忙,政务整天缠着我,世俗的交际耗费了我很多精力,这是我受不了的第七件事。此外,我还经常说一些批评唐成、周武王、轻视周公和孔子的话。如果我做官后不制止这种议论,总有一天这件事会公之于众,人尽皆知,为世俗伦理所不容。这是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第一件事。性格倔强,讨厌坏人,说话鲁莽,直言不讳,遇到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发脾气。这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不到的第二件事。以我这种小心眼的性格,再加上上面说的九种问题,就算没有外患,我也一定会生病。怎样才能长久的活在世上?我也听道士说吃药和黄精可以让人长寿,我很相信。喜欢旅行和享受自然的鱼和鸟对这种生活非常满意;一旦当了官,就失去了这种生活的乐趣。怎么能丢掉自己愿意做的事,去做自己害怕做的事?

人和人成为好朋友,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天性,然后成全他。于霞没有逼着博程子出来做官,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孔子没有向夏紫借伞来掩盖夏紫的缺点。最近诸葛亮没有逼徐庶去蜀汉,华歆也没有逼关宁接受香清的位置。这几个人才可以说是始终如一,真正相互理解的好朋友。你看,直的木头不能当轮子,弯的木头不能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不想妥协自己本来的本性,让他们得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学者,农民,工人,商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都可以快乐的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有懂行的人才能明白这一点,这应该是你所期待的。你不能因为喜欢就戴上华丽的帽子,但勉强穿越国家的人都得戴;我喜欢腐烂发臭的食物,把死老鼠喂给年轻的度蜜月的人。最近我在学习养生的方法。我在疏远自己的华丽,抛弃精致,感受宁静与从容,追求“无为”的最高境界。即使没有上面提到的“九恶”,我还是不屑于那些你喜欢的东西。我有一种厌倦的感觉,最近这种感觉更严重了。我不能忍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没有出路,那就算了。不要来委屈我,把我丢在绝境。

我刚刚失去了母亲和哥哥的爱,我经常感到悲伤。女儿才十三岁,男孩才八岁。他还没成年,经常生病。想到这些我就很难过,很讨厌。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现在希望过平淡清贫的生活,好好教育孩子,随时和亲朋好友诉说离别之情,聊聊家人,喝一杯淡酒,弹一曲钢琴,这样我的愿望就满足了。你纠缠我,就是想给朝廷找个人,让他对这个世界有用。你知道我粗心大意,不讲道理,我以为我还不如现在韩国的贤士。如果我认为所有世俗的人都喜欢财富,但只有我能抛弃它,并为此感到快乐;这么说,可以说最接近我的本性。如果是一个天赋很高,慷慨大方,什么都懂,却不求上进的人,那才是有价值的。像我这种经常生病,为了保命安度晚年而想远离尘世的人,恰恰缺乏上面所说的高尚品质。他们怎么能看到太监还夸他们是守贞的人呢?如果你急着要我跟你一起做官,想招我,那就经常在一起。一旦你来迫害我,我会发疯的。如果没有深仇大恨,我想事情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山野人认为日光浴是最享受的事情,芹菜是最美丽的食物,所以他们想把它献给君主。虽然很真诚,但是太不现实了。我希望你不喜欢它们。我的意思是,我写这封信不仅是为了把事情向你说清楚,也是为了向你告别。嵇康真诚欢迎您。

作者简介

嵇康(223-262,或224-263),乔县(今安徽濉溪西南)罗县人。“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曹魏是中大夫,人称“散中”。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他博学、友善、正直、勇猛、有野心。由于他拒绝与当时当权的司马师合作,对他们虚伪的礼仪进行了嘲讽和抨击,直接触犯了司马昭及其党羽企图假借礼仪夺取曹氏政权的罪行,结果被错误地处死。在他被处决的时候:一是3000名泰太学生请求收他为师,可见他在当时社会上的威望;二是玩“广陵散”,从容而死。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仍励志勤奋,在文学、玄学、音乐等方面都博闻强记。魏晋末年玄学兴盛,回归自然。嵇康向往超脱的、适应的生活,把玄学的精神境界变成了人间的境界。他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现存五十多首,绝大部分是四言诗,占了一半以上。代表作品有18《赠秀才从军》、《心疼怒诗》等。嵇康在诗歌中经常表现出强烈的犬儒主义,所以他的一些诗歌直截了当、冷嘲热讽、锋芒毕露,表现出清醒、警醒的特点。他的其他一些诗,包含了形而上的成分,比如“投之自得,游之太玄,喜之忘鱼”。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诗歌意象的生动性。但总的来说,嵇康的诗歌,尤其是四言诗,在文学史上仍有相当的地位。他的散文善于辩论,思想新颖,分析密集,文笔犀利,常常充满犬儒主义。嵇康的著作《隋书经济志》记载了13卷和15卷。宋代原藏丢失,仅存10卷。明代卷数与宋代相同,但篇数减少。常见的明本有王世贤的《冀中三际》(收录于汉魏六朝名著二十部)、张浦的《冀中三际》(收录于汉魏六朝文集一百零三部)等。1924鲁迅编纪,1938收入《鲁迅全集》第九卷。《纪》,戴校对,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2。这本书除了校对和注释,还收集了有关嵇康的事迹和批评材料。

欣赏:清纯庄重,不落俗套,龙不驯。

魏晋时期,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当时称为“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单涛、刘玲、向秀、阮咸、王戎。当时政治面临改朝换代的风暴。“七贤”的政治倾向是亲魏的。后来司马家日益兴盛,魏家衰落,胜负已明,于是分家。单涛和嵇康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他们原来是好朋友,但单涛并没有真正成为隐士,老死不相往来。年轻的时候,他曾对妻子说:“饥寒交迫!以后我会把你当成一个公正的丈夫。不知道你老婆听不听?”后来因为与宣穆侯(司马懿的妻子)的裙带关系,成为司马家的官员。靖远二年(261),为了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单涛不仅效忠司马昭,还与司马氏家族重要军政官员裴秀、钟会(时任校尉)等人“和好”,而钟会就是靖远杀嵇康的关键人物。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在贵族乡公干路统治时期就已经尽人皆知。嵇康当然知道司马懿是如何杀死曹爽的,他也亲眼目睹了季承在靖远元年(260)杀死贵族乡公的惨状。靖远二年(261),单涛升任吏部侍郎后,想为自己提拔嵇康。众所周知,吏部尚书的职责就是准备司马篡权,陪他登上皇位。他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就没有资格担任这个职务。于是,“只是心里有病”的嵇康不得不给“非官非隐”(孙绰语)的单涛写信,于是写下了这封著名的与山居元绝交的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表达了对山居元的鄙视和对黑暗局面的不满。

这封信分为五段,层次分明,脉络分明。第一段是从开头到“因此,这是陈奇的第一步。”开门见山,说明分手原因。一开始真的是“我心胸狭窄,我不堪。“足下知耳”“足下不知”。交朋友的方法是互相了解。这里明确声明,单涛和我互不认识,很明显,宣布交流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接下来指出写这封信的原因:“我怕自己丢人,愿自荐一具尸体,推荐一把手中的剑。”因此,这是陈奇的第一步。“这里‘过线’的典故很形象。此典以《庄子逍遥游》为蓝本。本来是给老师跑腿的,主动带了厨师来代替。嵇康轻易地改变了观点,说厨师把神父拉进水里,完全改变了故事的寓意。嵇康特别强调了“耻”字:我愿你给我一具尸体来帮助自己,因为他内心感到内疚,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既残忍又肮脏。他突然触动了单涛灵魂中敏感的地方。这里用了这个典故,有“引以为戒”的奇妙效果。写作中典故的运用,历来有“死典”和“活典”之分。和嵇康一样,随意画,为我所用,就是很好的成功范例。至此,与山居苑的基本区别已经明确指出,下面我们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观点。

第二段,从“我以前读书,而且我找了个好工作”到“我越想森林,越想富草”。作者提出了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本文首先列举了老子、庄周等十一位历史人物,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评述,阐述了“随自然而动,各有所安”的道理。从表面上看,嵇康与做官和隐退两种方式无关,他称赞单涛是一个“调解人”。不过,看了上面的内容,就不难体会其中的寓意了。既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官就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鲜血,那么官员的“本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调解人”是一个苦涩的讽刺。当然,这种讽刺完全是无声的,但对方心里明白,脸上发烧。古人说“棉中之针”、“泥中之刺”,指的就是这种含蓄的讽刺。在阐述了“顺其自然而动”的总原则后,作者换了笔:“况且,高艳玲子藏之风,长庆相敬如宾,乃志所托,不可夺也。”指出人根据正直的本性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不能强行改变的。然后他描述了自己的本性和生活状况。在写到自己的一些极其懒惰的生活习惯后,他用了一个比喻:“这只犹太人的鹿,很少被驯服,却服从宗教制度;看得久了枷锁,会为流苏痴狂,去汤火;虽然装饰了黄金保镖,有了美食,但我更多考虑的是森林,旨在丰富草地。“多么形象啊!这只鸟立刻明白了这个词。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头野性未驯的鹿。他对单涛说:是的,你出去做官可以得到“黄金保镖”和“山珍海味”——财富和荣华富贵,但我也知道代价,这意味着牺牲我最宝贵的东西——“多思森林,志在丰草”。所以,我宁愿赴汤蹈火,也不要这个财富陷阱。写到这里,无需做抽象的评论,作者已经形象地描述了他高尚正直的人生态度和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立场。然而,作者拒绝写它。

第三段是从“阮思宗口不择言”到“安能舍其所好,从其所惧!”他进一步列举了阮籍的迫害,指出他与朝廷礼仪的矛盾更加尖锐。嵇康把这些矛盾总结为九条,就是著名的“必然不堪者为七,不不堪者为十。”这九条并立,滚滚奔流,没有对方有发言权的余地。嵇康自己骄傲的“谁能驯服龙”的形象也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七不能,二不能”,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疯狂,但在当时,一是狂妄,二是政治斗争所致。所谓“博学如狂”,“不狂则不成”,所以不足为奇。在这段话中,作者呈现了两种生存环境:一种是单涛试图把他拉进来,即“官事尽在掌中”、“嘈杂之地全是诡计”、“振聋发聩”、“不可妄动”;一种是他所向往的,那就是“一琴一唱,草中垂钓”,“游山观鱼观鸟”。相比之下,不言而喻,什么是浊,什么是清。至此,作者自己的人生旨趣和拒绝合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描述。尤其是《非而薄周、孔》一文,无异于与以明教为统治工具的明教、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这篇文章后来成为他死亡的重要原因。原来,在中国古代,凡是想篡权、政治上篡权的人,都是利用唐舞、周公来掩盖自己的篡权,假装顺从,模仿唐成、吴州,这是他们篡权篡位的理论基础和遮羞布。在杀了贵族乡公后,还以“要尊周之权”、“安国之难”为自己辩护;阮籍为郑冲所写的《晋王谏书》,依据是“昔依殷耳,一汤以一援,后号阿衡而生;周公称赞司马昭升官了,死得其所,说他仕途安稳,住在曲阜,选举中得了一只乌龟。相比之下,也难怪“不是而是薄周和孔”这句话能得罪这么多,以至于他恨不得把嵇康给杀了。

第四部,从“淑女自知其性”到“第一步没有错,所以转山沟”,转到另一边,怪她交友不慎。在列举了古今四位“知其理”、“知其性,所以助其事”的先贤后,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他宣扬:这个道理,只有有见识的人才懂。当然,你懂的。乍一看似乎是一个“成功”的承诺,但随后就来了一个大转折:“你不能自满,但你比别人强。”我嗜臭腐,我养幼以死。“这就像用鼻子指着单涛:我以为你是一个好朋友,但你就像那个强迫越南人戴花帽子的愚蠢家伙,就像吃腐肉的猫头鹰。这两句真过瘾,正是嵇康“僵肠疾邪”本色的表现。如果说开头的讽刺还是一针见血,这里就是针锋相对。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在写作之时的那种越来越强烈的愤怒。

在结尾,作者谈到了他未来的计划,说他将“不去管那些事情,以保护他的余生”。这部分有点尖锐。因为他是场合的领导,又是司马怀疑的对象,所以不得不低调。但态度依然坚定:“一旦被逼,就疯了,不会是这样的。”可以说是宁死也不工作。而对单涛的鄙视之情依然不绝于耳,于是我在文末又捅了他一刀:野人以背晒太阳为乐,以芹菜为佳肴,要献给国王。虽然很真诚,但是太不讲道理了。“但愿第一步不会是这样。”又安静了,不过是调侃。刘禹锡说:“八音与政通,文章与时代争。”《与聚源山绝交》正是魏晋时期政治思潮的一面镜子。直观地看,与山居源分手是嵇康的全面自我表白,既描述了他“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了他高傲倔强的个性。然而,《与山聚源绝交书》的认识意义并不止于此。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嵇康的气话中领略到当时黑暗险恶的政治氛围。另一方面,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威望和相当的影响力。因此,《与山聚源绝交》所描写的人生旨趣和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思潮。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更吸引我们眼球的是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文心雕龙·史明》对嵇、阮的评价是“嵇之,阮直”。钟嵘的诗也以“清远”、“君切”评价嵇康的诗。足见它是一种暂时的普遍理论。品鉴作品,这个判断真的很贴切。此外,文姬不仅以清诗著称,而且以清诗著称。什么是“清晰”?总的来说,就是立意不凡,文笔精炼,意思透彻。本文谈我的旨趣,好恶,居高临下,没人看,笑着骂着,写着写着。本来这封信是为了婉言谢绝推荐而写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拘泥于这件具体的事情,而是着眼于做人的原则和交友之道,前车之鉴,今人之比。所谓“清远”在此。从写法上看,陶讲的是处世之道,标的是“随性而动,各有所安”的大义,描写的是其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进而推断其为官是必然的,应该只有退路。接下来转向对方,也以“知其性而助其事”来标注交友之道,然后责怪对方对不起朋友。表面上看很舒服,但骨子里却有很强的逻辑力。再加上“七不可忍,二不可为”的透彻果断的话语,自然可以称之为“厉害”。刘对嵇康散文的评价是“文如破茧,永无止境”,也是着眼于这条主线的内在逻辑。文姬冷静的风格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一方面,汉末魏初强调名法之治,文章总体上趋于简洁、透彻。另一方面,文人中的骄奢淫逸思潮影响了文章,出现了所谓的“师法于心”、“作灵于行”的创作态度,把主观情绪作为带动笔墨的主导力量,把作者自己的形象投射到作品中。在《文心雕龙》中,嵇康被称为“夏俊”。今天我们读《与山聚源绝交》这本书,不是真的觉得里面有一种“龙性”的不羁侠气吗?像《骂猫头鹰的小两口》和《乱揭猫头鹰的美人秦》的故事一样,“七不能”和“两不能”的排比生动地体现了嵇康居高临下、嬉笑怒骂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鲜明的文风。“文变与世相关,兴亡与时序相关。”在司马师的屠刀下,“竹林七贤”死而复生,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清晰风格,在《与山聚源绝交》中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