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花瓷的始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的瓷都是哪个城市?
德化瓷业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瓷器质地白硬,工艺精良,造型典雅,色泽鲜艳。早在宋元时期就登上了国际瓷坛,蜚声海内外。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瓷都”。
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德化瓷器远销海外。目前已发现宋元瓷窑遗址30余处,在东南亚、东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了当时德化瓷器的许多遗迹,这是历史的见证。
北宋时期,以万宝轮窑为代表的德化窑采用了制轮、印模、接胎等工艺。大量青瓷、青瓷、白瓷的碗、盘、杯、碟、瓶、罐、壶、盒、洗、花瓶在义龙窑烧制;少量黑釉茶碗烧制。瓷器表面运用雕、划、印等装饰手法,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芭蕉叶、缠枝花等图案,以及莲瓣、菊瓣、葵花纹、麦穗、卷草等数十种装饰图案。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方都有。
到了南宋,瓷窑的烧制技术有了新的进步。烧制的白瓷体积大,胎体薄,釉色润,白度和透光性强,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末元初,德化瓷窑有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一种“鸡笼窑”,介于龙窑和类窑(也叫蛋窑)之间,容易控火。从宋初开始改变还原烧结的旧工艺,进入采用氧化烧结新工艺阶段。这时,窑的生产规模也大大扩大了。1976曲斗宫宋代窑址考古发掘坡度57.1米* * *有17窑室。这么大的古窑,国内真的不多见。这一时期,瓷釉中出现了白、黄、红三色的新产品,瓷雕佛像也变得非常流行。出口瓷器在瓷器贸易中仍占据主要地位。
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凯尔·波洛在游记中曾将德化瓷器选为“瓷器市场多”、“制作精美”、“收购价很低”,并将德化瓷器带回意大利。据第一位访问德化的英国大使阿提斯介绍,现已证实,意大利博物馆至今还保留着马史随身带来的一件德化春陵窑的小插花作品。
明代,德化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综合发展水平远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艺术”、“人间瑰宝”。独具特色的“象牙白”(白坚瓷,乳釉如玉,色调古朴典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特别是道教和佛教人物的瓷雕,造型逼真,风格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技术成就的顶峰。到了明代,德化窑在建筑技术上有了新的创造,在国内首次出现了装载量大的半倒焰类窑,既节省了燃料,又容易控制燃烧的火焰。这种窑型传到国外,对国际瓷窑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日本1970出版的《窑》一书曾记载:“类窑最早出现在福建德化,也是最著名的。日本的窑是在德化的影响下设计的,所以日本把德化的窑估计为系列窑的始祖。”
时代中期,在制釉技术上有了新的创造,窑下青花日逐渐进入德化瓷器的装饰领域。在清代,德化青花瓷器相互竞争。全县已发现青花瓷窑址120余处。青花瓷取代了白瓷。
青花花样繁多,图案绘画内容广泛,有历史故事、人物仕女、生产活动、社会风俗、动物花卉、山水风景、宗教装饰等。画面清丽淡雅,笔法简约粗犷,构图简约舒展,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民窑色彩或清幽淡雅或富贵华丽的新风貌,开创了德化窑色彩的新时代。它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清代新兴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陈设品。目前,在英国、法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叙利亚、塔尼亚等许多国家出土的德化窑古瓷片或博物馆珍品,是研究德化古瓷器发展史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物。
晚清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城乡遭到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衰落。但苏、徐友宜等少数民间艺人在艰难时世中坚持制瓷,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其作品仍受到高度评价。1915年,苏首次塑造瓷梅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后来,徐友宜又发起瓷器培训等工艺活动,创作出《木兰从军》、《关公》、《观音》等瓷雕作品,分别在英国、日本、南京举办的国际和国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30年为仙游龙脊寺特制瓷雕《五百罗汉》,形象生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也是中国瓷坛第一宝。
民国时期,釉下青花逐渐被釉下彩所取代。1934期间,福建省建设厅在德化设立改良瓷厂,引进球磨、炼泥、卷扬机车等机械设备,研制釉上彩颜料、电瓷、瓷砖、钳壶、漏斗等化工瓷器。取而代之的是石膏模型灌浆和机械压制新工艺。但在这个时期,就整个制瓷行业而言,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技术。
解放后,德化瓷器生产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县瓷器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8年,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瓷器生产企业有229家,年末登记注册人数为11615人,占全县从业人员总数的116%。陶瓷研究所、陶瓷学校、陶瓷机械厂、包装纸箱厂、贴花车间等科研生产配套机构相继建立,过去落后的手工操作逐渐被先进的生产所取代。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88瓷器工业年产值5400多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9.82%。日用瓷产量占全省瓷器总产量的40%,外销瓷占全省外销瓷总量的三分之二。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该省对外贸易中的一种重要商品。在中国陶瓷行业也占有重要地位。
享誉海内外的德化传统瓷雕,传承了明代何朝宗的风格,再现辉煌。运用揉、雕、刻、雕等技法,将优质原料与精湛技艺相结合,独具风格。现在德化生产历史传统题材产品390多种,各种姿态、规格的瓷观音100多种。大型瓷雕《滴水观音》高达1.90米,端庄典雅。最小的“坐观音”,只有5厘米高,美观大方。这些表情各异的雕像继承和发展了“传神写意”的传统技法,使瓷像形神兼备,色彩明净,意境优美健康,给人以美的感受。艺术家们擅长使用不同材料的泥釉,使瓷雕的色彩极其多样。各种动物、花鸟、盆景、花篮的现代题材和瓷雕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这些瓷雕多次入选国外展览,深受国际友人的赞赏。
明代被誉为“国际瓷坛明珠”的象牙白瓷,建国后得到恢复和发展,更名为“白坚瓷”。白坚瓷器的成功生产。瓷器细腻温润,色泽柔和洁白,略带乳黄色,宛如象牙。在历届国外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展览会上,均获得好评,荣获国有优质产品证书。
德化高白瓷是建国后德化瓷器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之一。以88.1度的高白度被全国陶瓷圈评为最高白瓷。茶具、酒具、餐具、花瓶、台灯等以高白度制作的工艺品,蒙砂、晶莹剔透的釉色、薄如胎质,深受人们喜爱。高白度梅花酒具、水仙插枝、蓓蕾酒具分别获得1982全国陶瓷艺术设计一、二、三等奖。龙凤瓶、孔雀耳瓶等产品在国外展览中被誉为瓷中珍品。目前,即将开工的德化瓷厂“白坚”高级成套瓷器生产线和德化第二瓷厂白度高档成套瓷器生产线,将使德化瓷器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随着近年来对外开放的形势和中国建设的日益发展,德化瓷将不断提高装饰艺术,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