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奇幻漂流的叙事研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简·马特尔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影片的主角是动物园园长的儿子,偶然间信了三教。在一次漂洋过海贩卖动物的旅途中,船因风暴倾覆,馅饼漂流了227天,最终获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凭借唯美的视觉效果和对宗教、科学的多维思考,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李安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李安擅长表现两种思想的冲突。早期的“父亲三部曲”典型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代际冲突。在《少年pi》中,这种冲突已经扩大为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理性与人性之恶的冲突,更具有普遍性。在表达方式上,电影在很多方面延续了小说的隐喻。比如,白和,芙蓉和母亲间接地反映了人的本性、欲望和信仰。

这部电影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派和理查德·帕克讲的故事,第二个是厨子、水手和他母亲的故事,第三个是通过镜头隐喻的真相:派吃了他母亲的身体,所以他活了下来。电影的重点在第一个叙事上。海难之后,老虎和派同病相怜。派总是害怕老虎,试图摆脱它并驯服它,但正是这种恐惧让派没有放弃,最终活了下来。老虎的名字叫理查德·帕克,这来自一个荒谬的误解。但事实上,选择这个名字并非巧合。历史上有几个叫“理查德·帕克”的人,都与沉船和食人有关。第一个理查德·帕克是爱伦·坡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海难发生后,他的同伴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抽签来决定谁吃。不幸的是,理查德·帕克抽到了最短的一个,成了同伴们的食物。第二个理查德·帕克是一个真实的人。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他在海难后被同伴吃掉了。在电影《少年派》中,理查德·帕克成了老虎的名字。它不再是受害者,而是猎手。这种转化显示了猎人与猎物的对立统一,也揭示了人性与兽性之间的灰色地带。

与老虎相处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性与兽性的冲突,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十几岁的时候,派想喂老虎肉。他父亲痛斥他的行为,对他说,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倒影。老虎是馅饼的倒影,老虎是馅饼本身。海难发生后,有人喊道:“谁把动物放出来的?”其实根本没人放,只是灾难过后,大家的兽性被激发出来了。派试图用桨去救其他人,但发现那是老虎理查德·帕克。他在恐惧中赶走了理查德·帕克,这实际上是他对非理性的理性潜意识恐惧的一种表现。老虎终于爬上了船,派被迫与他相处。这个学派的人性和动物性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的本性是想远离动物。白绑了一个木筏,不敢靠近老虎。从后来的叙述来看,这个阶段的学校是被厨师唤起的,和他的宗教教育完全不同,他在人性和兽性上挣扎。

??第二阶段,人性希望与兽性划清界限,压制兽性。派尝试了无数的方法来保持理查德·帕克在他的领域和不威胁他,但结果仍然失败。此时,动物性已经成为生存的必要部分,两者密不可分。没有动物性,馅饼就无法生存。白有机会杀死老虎,但他不忍心这样做,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在路的尽头,派杀了一条鱼。看到鱼眼睛的那一刻,他伤心地哭了,伤心地说,毗湿奴,谢谢你做了鱼,救了我。他希望通过这种说辞来安慰自己。此时,学校的动物性逐渐壮大,与人性势均力敌,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对立的。

??第三阶段,人性与兽性相融,相互依存。这个阶段是这部电影的高潮。暴风雨中,太阳第一眼就出现了,老虎吓得不敢出来。派生气地问上帝为什么要吓他,让他失去家人。老虎和派系的关系从对抗变成了依赖。他轻轻地把老虎的头放在膝盖上安慰他。动物性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一部分,他终于认可了自己的存在。

这部电影以老虎走进丛林结束。派以为老虎会回头看他,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回归正常社会后,曾经帮助派系生存的兽性必须离开,这是社会的要求。

?影片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了学校人性和动物关系的变化。此外,影片还通过隐喻展现了对人生无尽的思考。首先,派的名字从“游泳池”变成了“撒尿”,直到变成了“派”“派”在数学中是一个无限无循环的小数,它的特性和生命一样,充满了变化,无穷无尽。此外,海上的各种奇遇也象征着人生的变迁。派把罐子绑在木筏上。夜晚,他欢快地划水,美丽的蓝鲸划过天空。这在黑暗中是一个惊喜,但是蓝鲸立刻掀翻了他的筏子,把他所有的食物都扔到了水里。就在派绝望的时候,天上突然飞出一条鱼,把他从饥饿中解救了出来。生活也是如此。上一刻的喜悦化为下一刻的悲伤,绝望的地方却有新的机会。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莲花”象征着母亲,也就是繁衍后代。一开始,妈妈讲的童话故事是从一朵莲花开始的。派跟踪女友,被发现后问女友“林中莲花”是什么意思?在食人岛上,派在莲花里找到了牙齿,逃出了食人岛。“莲花”形似女性生殖器,比喻人类生殖。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思考人的本质和生命的实现形式。这种思维随着人类的繁衍代代相传,就像数学中的“馅饼”,无穷无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有人看到信仰,有人看到理智,有人看到冒险,有人看到生活。和之前所有电影一样,李安没有给出答案。他把问题抛给观众,让我们自己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