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官鬻爵」合法吗?古代的捐赠制度始于何时?

边肖什么时候给你带来了今天的古代捐赠系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和边肖一起看看。

捐款制度,俗称买官买衔,被很多人视为一种腐败,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制度比中国的科举制度还要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多人是不会相信的。从战国到清朝,捐纳制度一直是政府财政的辅助手段,在清朝曾占家庭收入的70%。但清朝末年,朝廷逐渐依赖捐赠,从而破坏了朝廷的信用。

捐赠制度的起源

公元前242年,秦国发生蝗灾,导致大面积农作物歉收。为了应对大灾难,秦朝实行了“以苏崇崇贵胄”的政策,意思是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就可以封爵。但从一开始,这些官职的授予就没有扰乱正常的官僚机构,也就是说,捐纳制度起初只是一种“祭祖”的手段,并不构成官僚机构的变革。

而且当时秦朝授予的这些爵位都比较少。秦朝共有20个爵位,其中最低的8级是专门为有财力和道德期望的普通人设置的。所以,官职只是一种社会荣誉,或者说社会地位。

在西汉时期,这些爵位甚至可以在商品市场上自由交换。与东汉精神皇帝刘虹相比,卖官鬻爵是显而易见的。曹操的父亲曹嵩买了一个邱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也是空着的。北魏的时候,捐八千石粮食就可以获得没有实权的侯爵称号。

在安史之乱期间,你可以通过捐赠获得“明静”的身份,这是知识分子的称号。在宋朝,这些捐赠者可以获得一些没有实权的职位。即使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官职,也是需要经过严格选拔的,并不是所有的官职都可以通过捐赠获得这些头衔。

捐赠的选择过程被称为公开选举。这个选拔过程包括需要考察出身、面试和答辩。到了明清时期,选拔过程中的主观分数降低,甚至到了明末清初还改变了抽签。

所以秦以来的捐纳制度,就是国家用这些空职与百姓进行利益交换。明清时期虽然制度有所调整,规则更加复杂,但大体流程和宋朝差不多,捐赠带来的利益也在增加。

明代捐赠制度

明朝时期,朱元璋一度废除了捐纳制度,但“包敏之变”后,为了扩充军备,明朝财政赤字非常严重。要知道军备是最贵的东西。朱元璋时期,税率限制得要死,于是捐输系统重新开放,开放后越来越大。

1953年,朝廷为了救济饥荒,下令如果向灾区捐赠800石粮食,就可以成为贡生,也就是有资格在国子监读书。这样的学生也叫进贡生。因为明朝的财政收入一直很低,是一个依靠农业税的王朝,所以捐款几乎成了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捐赠在明朝也扩大了。在郑德时期,即使不是儒生的人也可以通过捐赠获得儒生的身份,这就是所谓的“师徒制”。而且无论是朝贡生还是文凭生,都有资格做官,相当于官储,与先秦时期有本质区别。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通过捐款获得官职?明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要经过分科、县科、府科、乡科、国科、宫科。如果你一步一步从儿童的

明代著名学者文徵明曾做过统计。当时苏州有1500学生,也就是考生。三年来,只有3.3%的人走上了事业,和我们公务员的录取率一样。

正如梁启超所说:“百子聚于一城,十数人谋生,万子聚于一省,百人或数十人谋生;集天下几个干部,抽几百、几十个人当进士;后百位进士,数十人招入翰林。”科举录取比例的巨大差距导致了捐纳制度的长盛不衰。

很多学生往往要等很多年才能成为进贡生。当时提倡学生向学生致敬的过程叫“致敬”,意思是要过很多年才能走出来。捐赠让这些候选人跳过了从孩子出生到进贡的漫长过程,直接晋升为进贡。这是一条捷径,所以在明朝非常流行。

捐款不一定是为了考试。它已经成为科举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社会流动的工具。对于作为社会流动主体的人来说,捐赠和科举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你有更多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捐款成为知府、县长或者更高级别的官员。这样,一些富裕的人,特别是富裕的工商业户,就可以有资格参与政治活动,从而扩大统治基础。

捐赠的许多用途

捐赠不仅是对军需救灾的响应,还关系到公务员的资格认定、取消或减轻处分、晋升、晋级等社会问题。捐赠作为一种社会流动工具,不仅可以促进人才的向上流动,也是对可预见的向下流动的预防性措施。当向下流动发生时,捐赠可用于减少或避免向下流动造成的损失。

出于私人利益的需要,捐赠成为了社会互动的产物。清代的捐款不仅可以用来向学生进贡、监督学生,还可以用来做官。也可以用来捐赠虚拟的称号和头衔,比如帽子和羽毛。可用于京官以下职衔晋升,外官以下职衔晋升,武职游击司令以下职衔晋升,降级、留用、辞职、原职、原薪、恢复维持或防止降级。捐赠和分配不仅仅指储蓄、升级和留级。还可以捐赠、弥补原空缺、豁免、实奖、实辞、介绍、提供、考察、退出等。有各种各样的名字。

捐款可以作为捐款,预约已经收到;当选后可以捐钱升职,捐钱保护,加快升职步伐;做官后可以捐钱考试。可以提前防止下滑;如果你受到处分,因故离职,可以捐款拓宽改过自新之路。在明清时期,不管是谁走上了正道,还是走上了邪路,都有很多人使用这个功能。

捐赠也是社会流动的重要工具,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科举。捐精作为一种社会流动的工具,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长效性,科举的作用仅限于获得生育资格。一旦获得这个资格,科举作为社会流动工具的作用就基本结束了。如果把社会流动扩大到终生,捐赠作为社会流动的工具,将具有终生效应。

捐赠可以防止流动性下降。捐赠和科举考试一样,除了“基本书”之外,对所有社会成员开放。但是,捐精远比科举更普遍,完全是跟着科举去获得一个人的出生。一定的学术能力和经济实力相结合,是科举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捐献制度下,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就可以通过捐献获得自己的出生。如果一时筹集不到资金,也可以通过借款的方式进行捐赠。

科举作为社会流动的工具,有严格的使用条件。我必须接受。

将捐纳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进而比较捐纳与科举制度的特点,从而形象地再现明清时期中国捐纳与科举制度的功能,是这一制度的又一重要创新。

值得捐吗?

在清朝,你也可以请银行代理人捐钱。他们精通各种政府机构的规定,但也要交一笔代理费。清代钱庄主要集中在陕西和浙江,而且都集中在北京的龙符庙和东四牌楼附近。其中浙江省的代理商口碑最好,因为江浙一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最多。

这些被捐赠的学生不得不等待官方部门的一个空缺。在清朝,官员每月被释放一次。那些因为焦虑、疾病和其他原因离开的官员需要有人来填补空缺。但这些职位首先考虑的是那些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名望或名气的人,捐献的贡生被安排在较低的位置。

到了清朝末年,就有了很多空白的捐赠执照。比如光绪20年到32年,* * *发了43万张空白执照。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捐赠是过度的。一张捐赠执照的价格是1,000两白银,而乾隆年间是3200两白银,已经大幅贬值。当时清朝四品官员的年薪是105两白银,也就是说要十几年才能回到原来的工资。如果是合法收入,那肯定是亏本生意。

如果捐钱的官员是为了利益,那么他就必须通过权利寻租收回成本,尽可能地谋求升迁,因为官越大,回报率越高。换句话说,捐赠系统本身就是腐败的。

康熙年间,朝廷为了筹集平定三藩的军费,开辟了一项捐项,史称“毛益捐”。此时仅限于国子监的一些职位,主要负责国家祭祀的职责,并没有太多实权。而且乾隆年间,国家财政盈余后,这个口子又收了。

咸丰年间,为了解决太平天国的问题,清朝开展了致力于提高俸禄的捐建工程。北京郎官以下的六个官职和道台以下的地方官职都是开放的。这个项目* * *涉及21个工作岗位,一直持续到光绪五年。

这些捐赠项目就像一个助推器。清廷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才勉强过关。这不仅挽救了清廷的统治,也保证了社会稳定。

康熙朝捐银200多万两,官员500多人,有效地充实了国库。雍正九年,捐银达420万两,占家族银行收入的42%;乾年间捐银566万两,占户数的39%;嘉庆九年捐赠1083万元,占银行78%。可见,捐赠逐渐成为清代不可或缺的财政来源。

同时,捐赠也为社会提供了另一个上升通道。在清朝,做官只有四个渠道,影玺、科举、捐官、升官。一般来说,晋升需要是政府官员的助手,通过这些政府官员的晋升,获得上升的机会。在清朝,许多著名的官员通过捐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雍正时期的李伟、田文景和张广思,清末的外交官张茵,以及因惩治贪官而闻名的岑春煊。他们都有过捐献的经历。

这些捐官摆脱了文人的僵化思维,在处理实际政务上更加灵活,间接丰富了清朝的人才结构。他们更愿意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促进了晚清的近代转型。

从政治清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糟糕的制度,因为它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