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孙子兵法10 |为什么说一个兵比一个长时间贵?将军的责任有多大?

《孙子兵法》第二节,题为“运筹帷幄篇”,最后在本文中总结。

虽然寥寥数语,本质上是点睛之笔,重点是“兵贵多胜,不贵久”和将领的重任。

看似简洁,实则寓意深刻。

所以在具体的解读中,海还是需要纵观全篇,翻上一篇文章来贯穿全篇。

原文

意译

口译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一兵贵于久”,是孙子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结论。

孙子强调速战速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久战是大忌,至少有三个“死穴”。

很多人都知道政治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

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政治较量的延续,是一场血腥的政治较量。

古代有诸侯,根基不稳。现在有狼在四处张望,虎视眈眈。

久拖不决就是内部瓦解,国家四分五裂。

这种代价,赌上国家的政治前途,不是小代价。

打仗,很大程度上讲的是后勤,比拼国家的综合实力,看谁能撑得久。

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国家就会陷入持续亏损的漩涡,永远无法自拔,直至被吞噬。

久而久之,国力衰退,民生凋敝,必然导致绝望。

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撑,上层建筑必将崩溃,不复存在。

如果在战场上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赢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反过来说,赢了不一定要打,不战而屈人之兵;越不会打架,越容易被打。

如果长期作战,士兵会疲劳,精神会懈怠,装备会损耗,军队就会逐渐滑向“师徒俱疲”的被动局面。

万不得已,一旦战场失利,国家必然走向灭亡的深渊。

从字面上看,除了将军自身的生存之外,还包含了至少三层含义。

作为战争前线的士兵,他们直接面对生与死的残酷考验。

如何“自救灭敌”成为首要任务。

俗话说,一个伟大的成就会使一个百万骨枯。

将军的决策、部署和指挥,直接决定着前线士兵的生死。

有人说一个将军无能,耗尽三军。

也有人说,如果一个士兵是懦夫,那将是一个肆虐的巢穴。

将军无能,熊兵怂了,军队失去了战斗力。

难免战场打不赢,老百姓遭殃。

凡是战争发生的地方,人们都不可避免地要逃难,流离失所,生老病死。

虽然一个国家分裂了,山河长存,它只是另一个主人。山河依旧,物是人非。

战场必败,国家体系崩溃,逐渐衰落,这是必然的。

一旦国家的根基没有了,就谈不上国家的安全,谈不上民族的尊严。

至此,《孙子兵法》第二节“运筹帷幄”已经诠释完毕。请批评指正。

齐第八写作营,有18篇文章打孔,有1198字,共计24140字。年度进阶营251,共4274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