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生感悟――与“三”有关

我非常喜欢“三”这个数字。最早的原因可能是我出生在三月。记得小时候我会一直问妈妈:三月什么时候到?还要几天?小时候对历法没有任何概念,所以几乎每天都在说,每天都在期待春暖花开,三月的到来是童年的美好期待。

这两天因为状态不好,偷偷给自己放了三天假,放纵自己,什么都不做,让自己放松,自由想象。这是我的爱好之一,所以我特别珍惜这三天的休闲时光。很奇怪,在这三天里,“三”这个数字似乎频繁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而且总是“三”。

早上醒来,拿起手机准备录一段读数。我随便点了一个,然后我看了:朋友,走了三个月不容易,三年多更值得珍惜...为什么三个月三年?为什么不另找时间呢?“三”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中午吃完饭,姐姐让我陪她去理发。也许是因为这个假期太长了,我在家呆的时间太长了。我想找到一种放纵自己的方式。姐姐坚持把留了二十多年的长发剪成现在流行的超级短发。我劝妹妹三思,但是没用!女生大概都有这种经历吧。当他们突然想理发的时候,他们会每天在网上收集类似的图片,然后想象他们是怎么剪头发的。一定很美!我姐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要毫不犹豫的剪。理发师操作的时候,我姐傻眼了,眼泪都下来了,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理发师自然有他的说辞:你现在不习惯,过了头三天就好看了!哈哈,又是“三”,太神奇了!

晚上,我打算写点东西。突然想起来有个朋友在他的朋友圈里给我发过我需要的东西,我赶紧点开。结果我朋友只显示了最近三天的内容,却被这“三”拒之门外。

这一天,我好像走在“三”的路上,脑子里全是“三”这个数字。因为我特别注意,所以出现的比较频繁,脑子里也开始不自觉的搜索与“三”有关的内容:一日三餐,一次三分钟,三思而后行,三访草堂,三生三生,如果我有三光,三字经...

我不禁好奇。我要刨“三”的底。

经过这一番考察,才知道“三”这个数字如此广泛的使用,还得从它的本义说起。

《周易》中的“三”作为三幅卦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这是“三”的本义。其次,三生:在道教中,三意味着一切。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的本源是生命、生命、生命的进化。“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三”这个数是质变的临界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三、天地人之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什么都管,什么都管。

在中国,“三”这个数字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礼”上。

很久以前,中国人还在占卜。“礼记。《曲礼上》载:“卜筮不超过三。”王素云:“礼百分之三十。早中晚,不吉利就不给。”换句话说,“三次”已经成为算命的极限。原本由“三”所代表的意义,逐渐发展成为古人的一种“礼”的规范。也就是说,“三”是礼物的数量,多一个或少一个都视为非礼。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不过三。”当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礼”,比如结婚时“拜天、拜高堂”,只有三个拜者才能算礼;敬酒要“三轮”,三轮表示礼貌;古代战争礼让中有“退三家”,以退为进;讲究“三思而后行”,行事要全面。等一下。这些都深刻地说明了“三”这个数字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它以有限包含无限,有限是万物生化的关键,是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最终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变成中国人行动原则的一个宿命。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和刻画,数字“三”经常出现在文学材料中。《史记》曾记载:“数以一为始,以十为终,成三。”什么意思,就是数字从开始,到十结束,“三”就是整体。所以,我们可以以四部伟大的古典小说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三”这个数字频繁出现。西游记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入无底洞》,连第一英雄都叫唐三藏。《三国演义》中有陶三游徐州,三游草堂,诸葛亮三游于。在《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郭蓉府”。水浒中“三访死囚求饶”“三访朱村”。

万物皆有起源。知道了“三”这个数字的内涵,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在文学史上能一次又一次地遇见它,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遇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