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神僧军事家姚:如何提拔为帝?

靖难第一功臣姚,是个穿袈裟的和尚,也叫和尚。这种人要远离世俗,不理会纷争,专心佛法,念经修行,才能修成正果。但在中国,有些事情是很奇怪的,佛教经常和官场混在一起。一些身居高位的人,如梁武帝·萧炎,决心为佛陀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迷信佛教,写了几百本佛书,大规模修建寺庙,自己吃素,不吃荤,绝对女人味,早晚去庙里拜佛讲经,甚至几次去庙里出家。他急得大臣出四亿赎了,最后却未能修成正果,饿死了。武则天也是尼姑,后来从尼姑庵直接选入宫中,但她的佛教情结从未断过,安排妃子入宫定居,丝毫不顾佛教严格的条条框框。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做了皇帝,行为有上有下。明代的一些僧人特别热衷于权力,如姚等。

姚十四岁出家,法名道衍。他本该远离红尘,去深山古寺,打着黄灯笼,度过诵经打坐的孤独一生。但他恰好是个很不安分的角色,热衷于天下大事,追逐名利,游走于灯红酒绿的繁华之地,出入于王公将相的家中。

当时的明朝正处于一个极其敏感的历史时期。出家的朱元璋称帝后,鉴于元朝权臣跋扈,皇族内部竞争激烈的教训,采取了两种对策,很快导致了全国蔓延。一个是杀了英雄,让他死后这些人不会作恶。晚年被囚禁在两处,三万多文臣武将被杀。和他一起起步,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朋友,几乎全军覆没。一个是大肆封王建国,到处封他的儿子为王。他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另外两个儿子死得早,其他二十三个儿子都有很多诸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内,他们有官员和军队守卫,就像小皇帝一样。朱元璋以为他死后,太子朱标继位,坐镇京师,执掌中央,其他兄弟各守其国,镇守四方,朱的江山才能坚如铁桶,稳如磐石。我不知道他精心培养的朱彪是个短命鬼,比他先走了。朱元璋为了避免众多儿子因贪财而纷争,干脆抛开儿子辈,立朱标长子、长孙朱云礼为玄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他。他不能说这是没有根据的。他本以为儿子们这样会无话可说,谁知却种下了祸根。一场王位争夺战正在暗中酝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姚结识了。朱迪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排名第一,因为上面三个兄弟都死了。他天生意志坚定,足智多谋。他在国家战斗的那些年里,贡献最大,声誉最高。他也受到朝野的高度重视,就连朱元璋也对他格外尊重。建国后,他被立为燕王,朱元璋赋予他消灭元朝残余、镇守北方边境的重任。

姚也听说过的名字。见面时,他开玩笑地请姚做对联。他做了一副对联:天寒地冻水算什么(就是冰字)。这完全是文字游戏。姚说得对:有重大意义的是,乱民和穷王不是谁在第一位。朱迪心领神会,向他询问国家大事。姚直接向建议说:陛下体格非凡,勇武天下第一。现在所有的国王都有不同的意见,他的孙子也很弱。愿陛下保重身体。如果国王能让老和尚陪他去燕,老和尚一定会给国王戴上一顶白帽子。

王字上加个白,就是皇帝的字。朱迪视他为知己,把他带到北平,但他拒绝做官。他仍然穿着僧袍,胸前挂着念珠。朱迪不得不让他去,所以他特地在王宓旁边为他建了一座生日庆祝庙。此后,他成为王宓的客人和朱迪的心腹顾问。

朱筠犯傻后,侍郎黄子澄、齐泰提出,首先要斩诸侯,很快,许多诸侯王被废黜为庶人,其中襄王吓得自焚而死。吓坏了,问姚对策。姚催促他起来夺权,叔侄之间的皇位之争就此展开,这就是著名的靖南之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三年。虽然姚没有上前线,但派人就攻防、进退等重大战场问题向他请教。他是朱迪的主要顾问。文健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迪率军入宁,七月称帝。这就是著名的明朝成祖,因为他的年号是永乐,所以也被称为永乐皇帝。

此时,姚说的关于戴白帽子的话终于应验了。他自然成为朱迪的第一个英雄,并被授予医生和少师王子的职位。他的名字小光也是由朱迪在这个时候起的。但是当朱迪与他交谈时,他并没有叫他的名字,而是用少师的正式头衔来表示他的尊敬。本来,朱迪命令他呆在家里,但他没有答应。平时他还是住在寺庙里。他上法庭的时候是官服官帽。他出朝后,仍然穿着朝服,终身保持着官员和僧侣的特殊身份。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大批人辅佐朱筠干蠢事,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等。在这种仁慈的变化中,由于他始终忠于朱筠,他最终以生而为死而告终。皇权易手的时候,臣下的选择真的很难。这些人的命运,正如本书书名所描述的,充满了危险。

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时候,最尴尬的局面就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以君臣仁义道德为人生立业之本,以藏事为原则的虾兵蟹将。举旗造反的领袖,如刘邦、隋文帝、唐高祖、黄巢、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等,都是不计后果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们献出生命去赌博。亡国之君,如、孙皓、陈、、李煜、、、等。,别无选择,只能把国家让给别人。至于他们自己的生死,他们已经殉道了,比如朱由检,但他是千百年来唯一的一个。其他人则听天由命,将自己完全交给新主人。老百姓不在乎。自古以来只有所谓的忠臣,没听说过什么忠臣。不管谁当政,都是耕田种地,当警察。当权者应该更轻松,他们可以吃好,过太平日子,他们是顺民;迫于当权者的生活,他们奋起反抗,成为暴民。只有虾兵蟹将,一个忠诚的字,像思想和精神的咒语,牢牢地控制着他们。一臣不事二主,这是大臣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至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人,是迷茫还是光明,是残疾还是暴力,可以不管。而在这个主的统治下,人是死是活,却不需要放在心上。原来所谓的忠诚只是对君主和上层阶级的忠诚,而不是对人民的忠诚和对下层阶级的忠诚。如果那些被暴君压迫得无法生存的普通百姓胆敢作乱,臣下就不得不无情地镇压和扼死他们。几千年来,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是这样做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官方和正统史学的肯定和称赞;如果有人对造反的人民表示同情,甚至有所回应,即造反汉奸,就会遭到官方和正统史学的否定,受到其他人的批判。

但是,明朝的这场皇位争夺战有点例外。剑拔弩张的双方,本来就是一家人。我能为臣下做些什么?方孝儒等人只有承认既成事实,选择维护老业主。当时有很大一部分人做了这个选择。仅李治在《续藏书》一书中就列出了大臣的姓名,有名有姓的约有200人,未留下姓名的仍有400多人;据顾应台《明史编年史》记载,多达2000人死于株连。因为一个软弱的皇帝,那么多人献出了生命,真的是惊心动魄!但是,也有人做出了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建立新的领导。除了姚,还有很多倚重的大臣。当朱迪攻打南京时,受命讨伐朱迪的正是李景龙将军。这是彻头彻尾的背叛,但他并没有被列入《明史》的汉奸名单。

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当时的精英,背后的名字也不差,但生前发生的事,却是一个天与地的审判。为什么?原来,即使是同一个时代,可供选择的人生道路也大相径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前面说的,做一个稳定的奴隶的时代只需要奴隶,不需要英雄,也是不准确的。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既当英雄,又当立轴;既然有大圣,也有大奸;这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坏事。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人;同一个时代可以造就不同的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时代,如何适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