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当强盗
随着他电影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小人物的人物弧线也越来越饱和,一句讽喻的话就能讲完的故事,成为他电影的最大特点。
大鹏最新电影《大赢家》讲述了“一个假劫匪抢银行”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拥有金融硕士学位的退伍军人,可以算是“文武双全”。为什么这样的人会在一次演习中把“假强盗”的概念换掉,把自己变成“真”强盗?
01,退伍军人
刻板是老兵的身份设定,为这个故事奠定了一切基础。
我们都看过无数的谍战剧,知道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严谨细致。
影片一开始就是严格坚持手中的项目要走一切正常流程,要遵守规则,与总裁发生争执的画面。
这是一种严谨的规避风险的方式。这种认真谨慎的习惯,不仅与他的个人性格和家庭环境有关,也很可能源于他作为一个老兵的习惯和原则。
养兵千日,用一时。
作为一名军人,除了日常训练,他们还会做不同的场景演练,通过演习一次次揣摩敌人的犯罪心理,然后想办法突围。
严谨的他作为一个老兵,肯定经历过很多这样的情境演练,除了道具不真实,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真实有效的。
正因如此,当他被指派扮演强盗时,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人。
“我要去抢银行。一张百元大钞是1.15克,10万是2.5磅,1023磅,300万是69磅。其实抢也可以,就是带着你跑太麻烦了。很容易堵出租车,公交站都停了,地铁挤不进去,还得跑。这是体力活。”
纸币重量的计算可以说是他的专业素养。把这种专业知识嫁接在一个强盗身上,也是一个强盗的素质。
抢银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抢劫到跑路,从控制银行员工到控制人质,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意味着落网失败,必须要有紧急撤离方案。
当大家都在打算走过场的时候,可以早点下班,约会,陪陪家人。只有严谨,他们才做好了“抢银行”的充分准备。
提前踩点,观察逃生路线,制定撤离方案,配合好自己的同伙。
僵直被逼退,不是因为没有退路,也不是因为按照演习设定,而是因为这是他调查后选择的最佳逃跑路线。
影片开头有人提到:“既然在银行没有成功的机会,那演习的意义何在?”
“山里没有兔子,猎人不磨枪?”这是局长的答复。
换句话说,局长是想通过演习让公众知道如何冷静,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配合警方,如何逃生,如何理解劫匪在这些事情发生时的心态。
严谨而清醒的他,知道这是一场演习,一场需要大家合作,需要大家成长的演习。
除了自己和导演之间的认真,他知道其他人都只是走走过场。
一旦他逃到户外,排练就成了他自己的独角戏,其他人也就只有离开回家了,排练也就没有意义了。
僵化也很严重。他知道这是一项“真正的”任务。既然是任务,就必须保证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他一方面要保证所有人的参与,另一方面要把演习的成本降到最低,把预期的伤亡降到最低。
一旦他认真锻炼,把位置移到户外,被动的警察就会和他上演街头追逐,必然会牵扯到更多无辜的人。一旦他担心了,这种“真实”的抢劫就会很快告一段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确实他没有按套路出牌,但是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回到银行是最好的办法。此外,他还有一个从一开始就隐藏起来的帮凶。
当然,在电影里,他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那就是在他拖着行李箱的时候,他妹妹在他还没坐好之前,就开着一辆小电动车飞快地跑了。
02、合理犯罪
在强盗最后的忏悔中,有一段被剪辑了,另一段以类似鸡蛋的方式被释放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第二次表白的填充,我们可以明白,严谨的文字和他所处的环境,是对社会和身边人的一种极端误解。
误解的长期积累使一个人的心理发生变化,这并不稀奇,也不严谨。正是为了演这样一个精神错乱的人。
电影中,对于“抢银行”的演练,他们说的是“合理抢银行”,非常迎合人物心理。
特别是严谨,扮演了一个被“排挤”了五年,被大家忽略了无数年的“群像”体验的角色。
有多少人有过黑暗的时刻?
你有过「犯罪念头」吗?
只是正义战胜了邪念。当有人告诉他,你可以放下一切顾忌,“合理犯罪”,你会怎么做?
严谨这个角色的设定,可能是我们在极端情况下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除了自救,没有人能自救。
记得之前有一部电影,男考官考警校的时候,被问到为什么要考警校,成为一名警察。
对方的回答是尝试完美犯罪。
严谨会不会像这个男人一样,习惯了做一个正直认真的军人,在遭遇所有误会后,下意识地渴望成为一个混混,站在正义的对立面?
电影里有很多虚实切换的场景,特别有意思。
在每一次“疯狂”的行动中,被精心扮演的劫匪都会有一些“血腥”和“真实”的画面被大家交替嘲笑和扮演。
这是两种视角的来回切换。
一个是严谨和他的家庭,甚至是导演的,一个是大多数普通人。
第一个牺牲的警察打在额头上的那一枪,呈现出“射真枪”的血腥画面,以及“射假枪”和“玩具枪”的反转。
严谨做俯卧撑而不是“强奸”银行女员工,这一幕并不是严谨脑子里表现出来的,但不可否认严谨大概是脑子里的,如此“恶毒”的歹徒行为也在意料之中。
还有一个严谨的小姐姐,因为声带受伤变声,长期被当作哑巴,但在“劫匪”和警察的紧张对峙中,她抢过话筒,告诉他警察在门外的布局。
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越来越趋于真实,包括时不时仔细阅读笔记本上记录的“抢劫攻略”,与警察玩心理战术,与同伙密谋,设计逃跑路线,找电工处理银行后门的水阀问题,保证水电能用(这里的作用当然是假的),形成第二道防护网, 找人在银行的天花板上做改动,保证它能藏起来,在银行后门放一个“香蕉”。
在每一关,几乎所有的“强盗”都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也是他严厉的父亲的忠告。
当他打算“抢银行”时,严厉的父亲告诉他:“有困难就克服,没有困难就给警察制造困难”。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作为一个劫匪,抢银行是为了钱,有些人是为了刺激,但自然不是为了死。与严谨对立的是枪,是监禁甚至死亡的威胁。
到了这些时候,阎正早已不是在“演戏”,而是把自己当成了最真实的“强盗”。他要做的是如何逃离警察的防卫圈,而不是举手投降。
03、众生皆有病的社会地位。
该片导演于淼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吗?有没有可能我们眼中的极客反而掌握了真相?这是拍这部电影的核心。”
其实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这么做,突然多了一个不一样的,我们就觉得对方不一样了。
一个人的生活平淡久了,很容易陷入慵懒的舒适区,让慵懒的思想主导生活。
太多的事情不被重视,是最终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
电影里,为了让大家的“不小心”很好看。
首先,第一个警察的牺牲,本该是一个严肃的角色,太儿戏了,被“强盗”直接枪毙了;其次,那个不断挑衅、戏弄严谨的“拿着一根鸡毛当箭”的女员工,最后被直接“当场处决”;还有余的反常,其实很笨拙。她几次为“强盗”说话,没有人怀疑她。她中途离开厕所去布置“香蕉炸弹”,没有人怀疑她。她事先和劫匪勾结,篡改了银行的后门,没人对她有戒心。
也就是说,其实从消息公布开始,严谨严谨的家属,于海娇甚至导演都参加了演习。只有那群工作人员,只有那些警察,还在戏外看着,把演习当笑话。
电影中为了突出严谨的人物弧线,完成严谨的心理成长,在故事中加入了一些辅助功能性的故事。
因为孩子的名字是一个和老公吵架的孕妇,每天很少见面的爷爷和孙子,声带受损,变成了孤僻不爱说话的姐姐,婆婆严谨的妈妈,严谨如一的爸爸。
尤其是严姐姐,她的声带是怎么损伤的?她宁愿让别人觉得她是哑巴,也不愿意开口。什么是严谨的做事和思考?
社会上所有的众生,往往都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真正成长。
在这次演练中,自始至终,真正全心全意参与角色的只有颜静、于海娇、颜静的家人和导演。
接到任务时的严格,于海娇为什么会选择和他站在一个阵营?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互相吸引。为什么他的父母和姐姐会选择支持他“造假成真”?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亲戚。为什么导演一直把这个练习当回事?因为他的格局,因为他看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
其余的人呢?
都是后期被动入戏,慢慢被严谨的真相迷惑,最后才真正接受了排练。
我记得在电影里,我重复了几个类似的话:“如果这是一次真正的抢劫,劫匪是不会对我手下留情的。”
“我已经不是我了。”
“接下来我要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强盗。”
“我是个穷凶极恶的劫匪,情绪极度不稳定。”
……
为什么他要反复强调这些?
很明显,为了说服自己,既要现实地行动,也要让大家看到这个练习的价值。
刻板和导演的模式一样。他们想让群众提高警惕,也想让群众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会认真对待一切,包括照顾好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走正确的路。
《大赢家》,观众以为是一个严谨如何成为人生大赢家的故事,顺便提升了主题。
但其实这个故事更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永远不会结束。
导演和编剧的本意更像是“人人都可以是赢家”,这是“大赢家”,因为“如果我们的努力没有结果,那我们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