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生活的一些记忆。

改革开放前,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恐怕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当然,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恐怖故事,充满了迫害和饥饿等。,而另一些人则用一种理想主义甚至有点革命浪漫主义的眼光看待那个时代。但生活就是生活。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环境,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哪怕是在政治所谓疯狂的时代。那么在那个时候,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问80后和90后的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可能会回答,钱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你问中国70年代的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概99%都会回答,优惠券最重要。改革开放前,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品几乎都是国家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标准定量供应的。代金券是供给的证明,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能吃多少米,能吃多少肉和油,能使用多少肥皂,甚至能抽多少酒。换句话说,当时几乎所有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需要代金券,很多主要的生活必需品没有钱就无法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币甚至可以说是代金券的补充。一般来说,当时有两种优惠券。一种是食品券,主要用于购买谷物和食品。粮票分为地方粮票和国家粮票。前者由各省、市、自治区发行,只能在本地使用。后者由国家发行,全国通用;一种是购物券,主要用于购买各种日常消费品,如肉、布、燃料、煤球等。不同地区发放粮票和购物券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比如边境地区比内地多一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行业发布不同的标准。比如口粮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多一点,在职工人比专职干部多一点...所以,当时中国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有“三本”,一本是美食书,一本是购物书。如果他们是全民或集体所有制的职工,也有一本医书。当时中国大部分人有三层关系:一是户口,二是粮食,三是组织。这三种关系伴随着当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前两种关系最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你在计划体制下能从国家获得多少生活必需品和制成品,比如自行车。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前,优惠券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最重要的东西。

衣服

从颜色上来说,“灰、蓝、白、黑(蓝)、绿”的确是当时中国人衣服的主色调。一般来说,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接触灰色最多,普通机关的工人、干部、学生接触蓝色和白色最多,农民接触黑色(蓝色)最多,绿色是军人专用色。所以,从当时人们衣服的颜色和款式,一般可以判断出他们各自的职业,甚至等级。例如,穿四套制服的是军官,穿两套制服的是士兵。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颜色和款式上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以至于会有一部电影叫《红裙当街流行》,来反映当时中国人服饰的变化。当时,父亲的衣服换成儿子的,老大的衣服留给老二,老二传给老三的现象,在当时的中国家庭并不罕见。我很幸运是家里垫底的,有时候过年的时候新衣服对我来说就是一双球鞋。对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各种款式、各种面料的校服几乎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前,中小学生最标准的服装是什么?高年级学生普遍穿仿65军装,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中低年级学生平时着装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在重大聚会和一些集体活动中,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红围巾(或红袖)是标准服装。那时候衣服的面料主要是化纤。至于鞋子,长期以来,布鞋、解放鞋、球鞋是中国大多数人最常穿的,当然还有皮鞋,但很多人平时有什么活动都要穿皮鞋,而对于很多劳动者来说,黄色绒面皮鞋作为劳动保护,一年四季都不离脚。然而在我的记忆中,鞋子似乎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不需要购物券的商品。

说到吃的,那时候中国大部分人,尤其是城市人口,其实每个月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是国家规定的。粮食分为主食和杂粮。根据不同的职业和年龄,每个人每个月可以买几公斤。同样,食用植物油也是配给供应,粮食和植物油都由国有粮店供应。动物油脂,如猪油,被列为副食品,凭肉票定量购买。当然猪肉牛肉也是用肉票购买的。当时我国城镇普通家庭使用的燃料一般是煤球和煤油,也是凭票定量供应。在生活必需品中,我记得只有酱油、醋、茶、盐和一些调味品不需要消费券,而香烟(主要是过滤嘴香烟)、酒和糖都需要消费券,出售这些商品的杂货店几乎都是全民或集体所有的。当时,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中,水果糖通常用锡或玻璃罐包装,放在最难拿到的地方。只有每天晚饭后,或者有客人来了,或者在学校受到表扬,我们才能从那个神秘的罐子里得到一点快乐。当时那个神秘的罐子勾起了很多孩子的犯罪欲望。对了,当时糖是限量供应的,但是要结婚的人可以凭结婚证额外获得补给。副食中,鸡鸭鱼肉是不需要购物券的,但是对于中国的普通家庭来说,鸡鸭一般是在结婚等喜庆的场合和春节等重大节日才供应,而鱼主要是靠自然生长捕捞的,所以是季节性的,不是四季都有,但是当时的价格很便宜,比如抗浪鱼,我记得曾经在每公斤0.5元到1元之间。因为当时农民没有自由市场,城市居民消费的蔬菜都是国有蔬菜站供应,主要是时令蔬菜,价格写在一个牌子上,不议价。当时,吃饭是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最重要的需求,物资供应差,所以当时城市里的宾馆饭店很少。所谓的旅馆主要是卖一些面条、米线之类的杂七杂八的食物,当然也有一些餐馆卖用来做饭的饮料,但是大部分居民很少去那里花钱,也很少去餐馆吃饭。没有粮票,那些铁面无私的售货员不会给你一粒米,但当时的价格很便宜,一碗米线或者面条。

活着

改革开放前,普通城镇居民(至少据我所知)几乎都实现了置业。当时镇上的房子几乎都是公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位自建或单位所有的公房。房子分配权在单位手里,入住者都是单位的职工和家属。房租、水电费等。由单位收集,日常维护管理也由单位负责。这种房屋一般是单元建筑或筒状建筑,卫生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另一种是散落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公房。这些房子一般都是解放后公有制的产物。例如,有一些房子属于当地官僚和资本家。住房分配权由房管局(所)掌握,主要分配给无单位自建住房的职工和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外的所有城镇人口。房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由房管局(所)负责。这些房子一般都是平房或者大院,居住条件也很差。往往一家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我在大院里住过很幸福的几年),卫生条件也很差。往往一条街的居民共用一两个公厕,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当时的居民都觉得没什么异常。但无论如何,当时的房租、水电费等费用真的非常便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一些孤寡五保户来说,这些费用甚至是免费的。这项居者有其屋政策甚至惠及了两位劳动者。当时,这两名劳动者被释放,回归社会。如果他们没有住房,他们在警察局登记,与粮食局建立粮食关系,然后他们可以向房管局(研究所)申请分配住房。

【转自铁血社区/】

线条

改革开放前,中国老百姓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车、公交车、火车、轮船。在城市里旅行一般依靠自行车或公共汽车。当时很多中小城市包括一些省会城市都没有出租车,更不用说私家车了。公交车分为燃油车和电车。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燃料供应紧张。很多城市把燃油公交车改装成了燃气,就是在公交车的车顶上加一个巨大的气囊,把天然气或者煤气作为燃料注入其中。当时成都很多公交车都是改装的,看起来很有气势。当时公交票价也很便宜,分段收费,也就是2-3站以内2毛钱,2-3站以外在此基础上加一定的票价,但我记得最高票价一般不超过0.2元,而成人月票大概是每月5元,儿童是每月3元。月票有两种,一种是所有线路的,另一种是某些线路和路段的。说到旅行,当然不能不提到自行车。自行车是当时中国普通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拥有一辆“永久”的“凤凰”或“飞鸽”牌自行车,几乎是当时中国所有人最热的向往。拥有一辆新的“永久”牌“凤凰”牌或“飞鸽”牌自行车的自豪感,从来不会输给今天拥有一辆奔驰或宝马。和大多数商品一样,买一辆自行车需要一张票,但这种购物券和其他购物券的区别在于,它的发放不具有普遍性,带有某种福利和奖励色彩。买自行车的票一般都是给各单位发的(好像是商业局负责发),然后由各单位以抽签或者奖励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形式来发。在单位没分到票或者没抽到票的,只能羡慕地看着那些幸运儿把“凤凰”推回家。那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代表中国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性物品。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盗窃自行车是一种严重的犯罪,类似于今天的汽车盗窃。火车、轮船、长途汽车是当时中国普通百姓城际出行的主要方式。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坐飞机是政治地位和行政级别的象征,而不是财富的象征。我记得原则上只有县处级以上干部才能凭单位的介绍信乘坐飞机,以至于有一次父亲紧急军务乘坐军用飞机,我在朋友面前炫耀了好几天,今天看来非常可笑。因此,火车成为当时普通中国人长途旅行的主要方式。像今天一样,火车分为硬座、硬卧和软卧。不同的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坐软卧也是政治地位和行政级别的象征。原则上,只有县处级以上的干部才能乘坐软卧。有一次,我坐火车不小心闯进了软卧,被乘务员像房东一样赶了出来,于是我恶毒地发誓,总有一天,“我也要坐一坐。”多年以后,我有一个夙愿,想尝一尝,却发现不够。至于船,主要是人们在长江沿岸和内海周围的出行工具。和飞机、火车一样,轮船的二等及以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特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当然,长途汽车可能是当时最平民化、最平等的长途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机动车可分为客车、货车和客车三种。乘用车主要是面包之类的乘用车。大部分货运车都是解放牌的,就是雷锋开的那种。公车分两种,一种主要是京212吉普,一般是军队公检法等机关的公务用车;另一种主要是一辆沪牌车,一般是机关和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公务用车。不像今天,一个中层干部可能会有一辆私家车。理论上,当时中国能够拥有自己私家车的干部,一般都是地厅级以上。地厅级以下干部可以因公调动单位车辆,但不能专车使用。举个例子,当时昆明军区属于大军区,我记得在军区机关,除了少数主官和政委,其他下属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只能骑自行车上下班。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些回忆。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社会生活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比如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公车问题,其实文革后期没这么严格。很多级别不到的官员已经开始专管公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记忆已经模糊甚至遗忘,所以本文所述的部分肯定有错误。但基于我的记忆和写作的便利,我是以一种静态的方式来描述那段时间的,并不是说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改革开放前我所说的那种状态,而且由于当时中国实际上处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我对当时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知之甚少,所以我所描述的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所见所闻,片面性在所难免。请原谅我。)

/post_305428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