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的生活态度。

近年来,有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叫做离别。简单来说,就是抛弃一切不重要的、很少用到的物品,只留下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满足你眼前需求的物品,让你的生活更加精简高效。

但大多数人的生活恰恰相反。他们“囤积”了太多的东西,在上面浪费了太多的空间、时间和注意力。

比如你的人际关系。数一数你的微信好友名单上有多少人,有多少是你经常联系的,有多少是你躺在名单上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说的——你知道,你以后不会突然活跃起来,但你还是没有把ta从好友名单里删掉。

就像你的办公桌。数一数你买的所有的书,有多少是你已经读完或者正在读的书,有多少是你已经放在角落里积灰的书——要知道,你以后很可能没有时间去认真读了,但是你还是没有卖掉或者捐了。

比如你的日常用品。清点衣服、饰品、玩具、食物、杂物等。你买的,你经常用的,还有多少东西你懒得再看一眼甚至根本想不起来——你知道,你以后不会“宠”它们,但你还是把它们留在家里,哪怕它们会占满你的家居空间,让你的生活环境变得一团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只是我们都有一种欲望,本能的想拥有更多。于是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一时冲动就买了;于是我们看到了高科技设备,一时冲动就买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好像很有用的课程,一时冲动就买了。

我们把它们都留着,期待它们在未来发挥“剩余价值”。所以那些买回来的衣服,穿了两次之后,根本就不想穿了,也舍不得捐。也许他们想几天后再试一次。所以我买回来的高科技设备,用了几次之后,感觉就是那样,舍不得卖。也许以后会有用。所以我买的课程,学了两天就没有动力了,我就留在我的收藏夹里。也许有一天我想重新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列表里的朋友越来越多,衣柜里的衣服越来越多,冰箱里的食物越来越多,电脑里的软件越来越多,杂物越来越多。其实大部分都成了装饰品,不看没用,还增加了内心的杂念。

我们一直追求拥有的数量,却很少有人追求拥有的质量。许多人相信这个谎言:“幸福来自于你拥有的多少。不快乐,一定是不够。”。真的是这样吗?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你追求数量,无论你有多少,都会有你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你还是会觉得不幸福。

即使你有自己的小房子,你仍然会想要一个大平楼和一个大平楼,你仍然会想着一个更好的私人别墅。就算你是世界首富,拥有一切物质条件,至少目前还不能长生不老。

所以,追求拥有的数量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有效途径。真正的生活密码来自于节欲——不再总想着拥有更多,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上,享受与它们建立更深更高质量联系的感觉,而放弃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论。

比如交朋友,我们不用交太多表面的朋友,只需要专门留一些,和ta们更深入的互动,发展更紧密的友谊。比如,我们不一定要家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只需要留下真正实用、好用、经常用的东西,能帮我们打理生活的东西——那些不合适的,就大方勇敢地跟它们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