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抽奖材料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史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之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乙”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神灵的第一声。但是,正月十五确实是汉魏以后的民间节日。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人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在汉代,人们在农村田间持火把驱赶昆虫和野兽,希望减少害虫,祈求丰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芦苇或树枝做火把,成群结队地高高举在田野或晒谷场上跳舞。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数万人参加了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夏媛节。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别是天、地、人,天官高兴,元宵节要点灯。元宵节的节日和习俗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伸和扩大。就节日的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从八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一共十天。与春节相连,白天是城市,热闹非凡,晚上灯火通明,蔚为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龙、舞狮、旱船、踩高跷、跳秧歌等“百戏”,但节期缩短为四至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