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调查问卷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盛大、最受重视的节日。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在古代也被称为元旦、元日、郑源、元朔、郑丹和新郑。这些称谓有不同的名称,是历史上不同朝代对春节的不同称呼。比如在商周,12月1日是元旦,也叫元朔;在周武王,11月1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汉武帝时以正月初一为元旦,称为新郑。辛亥革命后,阳历一月初一被定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至今仍是习俗。春节俗称“过年”“过年”。

在潮汕,春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正月初一,所以县志也称元旦、元日。广义上是指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这段时间。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是指广义的春节。由于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受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潮州有许多不同于中原的民俗活动。

首先,放鞭炮

正月初一的凌晨,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或阳台上祭拜陈楠、北斗、天宫以及家中供奉的神灵,希望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拜完神之后,就会放鞭炮。鞭炮又叫“鞭炮”、“鞭炮”、“鞭炮”。《通俗边游》:“古时候鞭炮都是用真竹流行的,所以唐诗也叫爆杆。后人卷纸,称之为鞭炮。”传说源于“汀寮”。诗经?潇雅有句话叫“法庭清楚”。古人用松枝和竹子做火把,在宫廷里点燃用来照明。竹节燃烧时发出爆裂声,这是早期的“鞭炮”。此外,人们用这个来赶走鬼和邪灵,希望有好运气。南朝宗谷《荆楚纪年》记载:“正月初一为三元日,春秋为终日。鸡鸣时,在庭前放鞭炮,以除山邪。”潮人沿袭这一习俗,目的是驱除邪灵,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庄稼丰收,牲畜兴旺,事事如意。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潮人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现象更加普遍。除了少数人留下的“辟邪”的传统观念外,没有了过去的迷信色彩,只成为了人们欢欣鼓舞、欢庆和祝好运的情感表达。近年来,出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安全的考虑,潮汕很多城市已经禁止节日燃放鞭炮(然而传统习俗总是那么根深蒂固,最近一些城市也开始解禁),但农村的鞭炮声依然不绝于耳。

第二,祖先崇拜

元旦祭祀祖先的习俗形成于汉代。宋明以后,流行于全国各地。明代陈《东历志》说:“正月初一,海内外欢庆节日,设香设酒,奉祀天地之神的祖先。”可见,明代以前,潮州就有正月初一祭祖的习俗。此后历代文献中有不少详细记载,如清嘉庆《澄海县志》中写道:“大年初一,早上祭祖,点烛焚香,有茶果酒。”解放前,潮汕的祖先崇拜有家族祭祀和家族祭祀两种。家祭是给祖宗的,在祠堂里,家祭是在这个房子里。民族节日邀请更多的纸皮影班和剧团演出,更隆重。

春节祭祖的物品“都是素菜:香腐的盒饭、木耳、冬瓜、烂树枝、甜料、柿饼等物,还有大年三十自己做的各种素菜。”(民国沈敏《论潮州话年节习俗》)因为据说弥勒在这一天坐化,所以吃素。第二年初二,又要祭祖,这次用肉菜,比如鱼、猪肉、鹅、鸡鸭。所以清甘龙《普宁县志》上说:“元初一日斋饭祭祖,初二日荤菜祭祖。”在旧社会,新年的时候也会在祠堂里祭拜祖先。这是氏族的重礼,通常用荤菜,但有些地方加了五种素菜。

其他“岁时八节”都有祭祖活动,形式大同小异,祭祀略有不同,还增加了一些时令蔬果和特色糕点。下面几节就不一一阐述了。

第三,新年祝福

拜年,又称踏春、探春。相传古代有一种怪兽,头上长着一只独角,嘴巴像血盆。人们称它为“年”。每到除夕,它就挨家挨户找吃的,吃人。人们只好把肉留在门外,然后关上门躲在家里。直到正月初一的早上,他们才开门祝贺年没有被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代代相传。

和祭祖一样,拜年是潮人最重要的风俗习惯。潮州人的拜年方式主要有三种,风俗习惯各不相同。首先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新年问候。在潮州,早上祭祖后,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在旧社会,年轻一代必须穿新衣服,向长辈鞠躬。然后长辈给晚辈送期望,祝孩子“新年好”?大”和“学习进步”。

二是亲朋好友间的拜年。早餐后,家庭成员一起或分别向亲戚朋友拜年。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往往是在初一初二的上午举行,所以潮汕有句俗语:“初二有拜年之意,初三初四无意拜年。”都说拜年电话越早越好,越有诚意。潮人走亲访友,总会带槟榔(现已被橄榄取代)和潮州橙子作为礼物。数量不限,但必须是偶数,不能是奇数。而且主人家的茶几上总有一盘红红绿绿的潮州橘子和槟榔,外加糖果迎接客人。

因潮州橘比橘大,故名大橘,橘与吉谐音,由谐音变为“大吉”。“大吉”的来历还挺有意思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春节将至。在潮州的一个村子里,所有的村民都很渴。村里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夜里梦见一个仙女给她做了一个梦:“吃橘子,救命。”女孩醒来后,半信半疑地告诉妈妈,母女二人吃了橘子,她真的好了。从那以后,潮州橘就成了吉祥的象征。槟榔和槟榔的谐音包含了客人的意思,所以“槟榔橙”的谐音就变成了“祝客人好运”。潮人在拜年中用槟榔招待客人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地方政府和县志中都有记载。明万历《普宁县志》上说:“元旦...我们还为茶具准备槟榔叶。”清乾隆《潮州县志》说:“无槟榔,谓之简慢。”晚清以后,潮州吃槟榔的习俗逐渐式微。这是因为饮食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吃槟榔的过程复杂,潮汕不是槟榔的原产地。后来因为潮汕盛产橄榄,所以无论是形状还是味道都和槟榔很像,于是潮州人就用橄榄代替了槟榔。因为习俗的改变是滞后的,潮人也把橄榄叫做槟榔。

客人进门互道“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吉祥话时,主人会请客人吃橄榄、糖果、工夫茶(揭西客家话还敬酒“砸茶砸饭?”习俗)。客人们出发过年前,还会交换橘子,互相给孩子“好市场”(红包),带着“交换好运,互相问候”的美好祝愿。而对于一些至亲好友,主人会殷勤的留他们* * *共进午餐,所以清嘉庆的《澄海县志》上说:“各设酒菜,邀其饮酒。俗话说‘正月家家有酒’”。

三是同事之间的拜年。这多半是一种礼貌行为。见面后,我们用“发财”“升官”等吉利的话互致问候。过去,士大夫家中也有庆祝新年的名帖。如《清光绪海阳县志》说,“赐名帖,谓之‘拜年’,亦谓之‘崇真’”。第三种拜年,包含的亲情友情的温馨氛围没有前两种那么多。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用新年贺卡、新年电话、新年手机信息和新年“伊妹儿”来拜年。然而,许多工作单位在初一举行“集体崇拜”。人们聚在一起互相祝贺是一件好事,既节省了时间,又照顾到了很多事情。

四、送春?

春天?("?"袁一生是潮州的民间产物。是一种三四层带盖的竹编礼品篮,一般成双使用。新年第一天,新娘家会给嫁出去的女儿家送礼。礼物包括十几种橙子、甘蔗和香蕉,装在一对大春里?在园中,嫁女的哥哥摘下来送,俗称“送春?”。舅舅来了,公婆会宰三只鸟,热情款待,所以民间有句话叫“舅舅,来捕食鸡?”。女儿家收到姐夫带来的礼物后,婆婆提着花篮和红盘子,把礼物分发给邻居,俗称“吃食”。因为每个村子都有媳妇,所以互相送礼物很热闹。这种潮汕特有的民俗活动,体现了潮州人重视邻里情谊、和睦相处、团结一致的优秀品质。

五、舞狮和游泳大锣大鼓

春节期间,潮州的娱乐活动非常活跃,包括舞龙、舞蜈蚣、猜谜等。,其中舞狮和打大锣大鼓更受欢迎,最引人注目。

春节期间舞狮很受欢迎。潮汕的舞狮有两种:一种是“文狮”,一种是“武狮”。“文狮”由两个人组成,戴着面具,装扮成面带微笑的“土地爷”和“土地婆”,手持一把葵花扇,引着大狮子边走边舞,狮子不停地摇着鬃毛打滚。每次有人在门前放鞭炮,舞狮队都要停止行进,给主人拜年。“吴氏”向当地有声望的家庭和大企业拜年。当狮子队到达时,主人点燃了鞭炮。这时锣鼓齐鸣,狮子队表演了滚、转、落等动作。最奇妙的是,主人给了狮子一个红包。舞会高潮时,主持人从二楼和三楼入口挂了一个红包。舞狮队在主人的帮助下,用大凳子和小凳子折叠在红包下面。在锣鼓声中,狮子从容淡定地爬上桌子,爬到顶楼,然后一跃而起,张嘴就要把红包摘下来。围观者终于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狮子点头鞠躬祝福人们。

广场舞狮的表演节目是舞狮者抬起狮头,摇头晃脑,快速转圈,边走边跳,犹如猛虎下山。舞至场中央,立即坐在地上,时而用脚挠腹部、背部,时而转头咬尾巴,叫“挠咬虱子”突然打滚躺下叫“翻身翻身”;然后我就睡着了。这说明狮子是坐着养神的,动作栩栩如生。这时,一个蒙面人随意戏弄狮子,给人们增添了不少趣味。舞狮表演之后是武术表演。拳击可分为贾珠脚、李家脚和南之手,但他们的表演节目基本相同。最后再跳一次舞狮,演出结束后拿到人家奖励的“红包”。

春节期间还有一个潮州大锣大鼓队,演奏潮州音乐,走街串巷,游行,潮州俗称“游大锣大鼓”。潮州大锣大鼓是以打击乐为主,以鼓为中心,以唢呐为主导的大型合奏形式。鼓手既是乐队的首席表演者,也是乐队的指挥。鼓手敲打鼓心、鼓边、鼓边,通过敲打、消音、捶打、敲击和节奏变化、锤上添花等方式进行乐队演奏。

潮州锣鼓的娱乐队经常用旗帜开道。他们肩上扛的旗叫“标”,用带尾巴的竹子做旗杆,旗杆头挂吉祥物。他们大多数是年轻女性。扛大旗的姑娘,装饰感十足,婀娜多姿。然后精心打扮的金婚夫妇扛着鞭炮和八宝吉祥熊,给人们带来了好运。还有装扮成人的玩偶,表演一些传统潮剧片段。庞大的先行者之后,是连绵不绝的锣鼓声。潮州大锣大鼓的表演形式十分灵活,行进时称为“长线套”,曲目多以行进曲为主。如果在固定的场地打,那就叫“品牌套”。大型演出,乐队往往有上千人,气势磅礴。

知名的家庭和商人燃放鞭炮来迎接锣鼓队的到来。这时,锣鼓队会停下来,献上他们的技艺来庆祝新年。演出结束后,主持人会得到红包奖励。

虽然这种舞狮、打大锣打鼓的表演活动隐约含有驱魔舞的遗风,目的也是为了赢钱,但确实给春节带来了生机、欢乐和喜庆,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六、家庭赌博

赌博起源于歌剧。史记?《殷本纪》载:“易欣是一个傀儡,被称为神,他是富有的。“可见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博戏。春秋战国时期,以钱为赌注。

春节期间,潮人辛苦了一年,难得有这种悠闲快乐的时光,于是聚集在小巷、祠堂等地赌博,以期预测自己今年的运气。但这只是一小部分人,更多的人在家里赌博。这种家庭赌博活动往往是由父母和他人打赌完成的。即使是在一个严厉的家庭,这个时候孩子也可以和长辈一起放松。它没有真正赌博的紧张和担心,反而轻松愉快。反正赢的输的钱都是自己家的,俗称“肥水不流外人田”。

近年来,由于政府倡导新的文明风尚,春节的这种赌博习惯日益冷淡。

七、搅拌筒

缸是潮人对盛放喂猪用的泔水(淘米水)的陶罐的俗称。春节期间,在潮汕农村,主妇们要把手或竹竿伸进泔水里,一边搅拌泔水,一边说“泔水漂起来了,今年的猪比牛还大”或“泔水是圆的,喂猪要多花钱。”期待新的一年能顺利喂猪,长得快,多挣钱。

八、开井

解放前,除1914汕头自来水厂建成后的自来水供应外,其他城乡居民的饮用水不得不从水井或沟渠、河流中抽取。哪里有乡,哪里就要有井,既有外用的,也有内服的。

潮人非常崇拜水井,民间流传着关于龚景和景颇的神话传说。除夕夜要封井口,春节祭拜井夫和奶奶后才能开井。通常村里的公共井要在第一年的初一初二禁止使用,初三才使用。有些地方从初二就可以用了。开井时,村里的老婆婆要带头,带着橘子、绿茶、红糖、素果等礼物,在井台下拜。之后,神父的老婆婆会打开井盖,把半颗红糖和3杯绿茶倒进井里。最后从井里抽出12桶水倒在地上。每倒一桶水,都要随便念四句吉祥诗。这种仪式活动就是“打井”。开井家用,家里婆婆也要拜。这个仪式类似于公共水井的仪式。

现在潮州农村基本都喝自来水,祭井活动逐渐消失。

九、回娘家

正月初一、初二(尤其是初二更受欢迎),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拜年。这是一个出嫁女儿对养父母孝顺的表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孝‘走仔’(女儿)正月初一、初二,不孝‘走仔’神堕天(农历四月),元宵节无贴。”这是事实。女儿回娘家,要准备一大袋饼干和糖果,由母亲分发给附近的村民,以表达姑娘对村民的思念。家里有侄子的时候,也要给侄子发红包。吃完午饭,女儿会和父母聊一会,晚饭前回婆家。所以俗称“吃宵夜”。

十、“送穷”

潮州人过去把正月初三称为“穷人日”(清朝光绪年间的《饶平县志》记载饶平为正月初五穷人日)。那一天,人们把屋子里的污秽和杂物清理干净,送到地里焚烧。同时点上香供,磕头甚至说:“穷鬼走,福星来。”这个活动俗称“送穷”。在那一天,人们最忌讳走亲访友。

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传说。颛顼当皇帝的时候,宫里生了个儿子,可以穿破衣烂衫。当有人给他新衣服时,他在穿之前就把它们撕碎并烧掉。宫里的人都叫他“可怜的儿子”。当“穷儿子”在月圆之夜死去时,人们说:“今天就把穷儿子送去吧。”“送穷”的说法流传下来了。后来,送贫从阴天变成了初五,广东大部分地区把正月初三当成了穷人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州人的送贫活动已经消失。潮州人用他的智慧、勤劳和勇气,真正做到了送贫迎富。穷人也是出门走亲访友,互相道喜,而不是像古人说的天天出门。

Xi。欢迎上帝接受祝福

正月初四“天神下凡”,家家户户都要在家祭拜,迎接天神降临人间。祭祀有心意,是“开门”的好兆头;一盘红糖,寓意生活的甜蜜;一盘米代表丰收,还有橘子、黑豆、灯芯、纸马等等。除了在家祭拜,还会去乡下的寺庙烧香祈福。也有人把家人的生日和年龄写在红贴纸上,绑在轿子上,向上帝许愿,感谢上帝“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

十二、节日禁忌

正月初一是圣日,潮州习俗禁忌多,大家要讲吉利。这一天,大人要避免打骂孩子,以免孩子哭个没完。否则,哭就意味着“没有中头奖”,这是新的一年里疾病和灾难的征兆。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盘子、碗等器皿,大人要马上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张嘴就来,富贵荣华”或者“不要太过分,吉祥如意,造福城市”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如果烧了灯笼和布匹,大人要说“旺财”或“旺财”之类的吉祥话。这一天,禁止债权人上门讨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主持人会说:“好话说顺了,以后有钱了就不要多说了。”债主一听说主人将来要还,就起身走了。

这一天不能扫地,要把扫帚藏起来,还要让鞭炮纸堆得满地都是,寓意“雪吉祥,丰收”;需要扫地的时候,只用炉子的鸡毛扇从外面扫进来,意思是防止家财外流。这一天不洗衣服,怕赔钱。也不要理发,因为人们总是在这一天把理发和葬礼联系在一起。也忌杀生,认为杀生不富,当年养牲畜不吉利。

饮食方面,这一天吃饭不要用长短筷,否则过渡期间赶不上船;不要吃粥,不要喝米汤,不然出门会下雨;不要吃药,不然会被认为常年生病,不断吃药。如果病人非要吃饭,家人一定要说“破财消灾”之类的吉祥话,安慰病人,让病人早日康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一些禁忌正在逐渐被消除。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并不认为地上堆积鞭炮纸是积金积玉的迷信,而是认为春节期间有人来访,有损卫生,于是拿起扫帚打扫,打破了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