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光绪元宝真伪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看铸造材料。
当然,铸铜的材料是铜。在各种铜中,紫铜最常见,黄铜很少见。一些省份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大量铸造铜成色较低的铜币,如“清铜币”中心20文、奉天光绪铜币等铜币,但红铜币很少。
此外,民间私铸的铜钱多为黄铜。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洁白如银的白铜钱和铅铜钱多为样币,少见。
第二,看面值。
铜币的面额很多,值得关注的有一、二、五、二十、五十、一百、二百、五百等面额的铜币。“光绪元宝”是四川的三十文铜币。由于其面值不符合民俗,世界仅存十几件实属罕见。
二十枚“清铜币”宣彤,五枚广东“光绪元宝”,二十枚江南陈佳“光绪元宝”,五百枚河南“民国双旗”,都是稀世珍宝。
第三,看造币过程。
铜钱一般是机器铸造的,所以称为“机制铜钱”。但有些地方因为买不起机器,就干脆用民间的方法铸币或私铸,结果造成铜钱不是机制。比如传统翻沙法铸造的“沙铜币”,手工铸造的半机械币,手工制作的铜币。这些非机铸铜钱多为过渡时期的产物,铸造数量较少,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另外,铜币一般中间没有孔,所以中间有孔的铜币特别值得注意,尤其是方孔的。其中以十枚铜钱的“光绪元宝”安徽方孔最为罕见,估计存世件数不会超过10件,被誉为“一级珍宝”。
第四,看是不是错了。
铜币常见的印刷形式有:1。英语错误,主要包括拼错字母和拼错单词。例如,“A”写为“A”,单词“PROVINCE”拼错为“PROVINEC”。2.满语错误。比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币,上边是“四川官局造”,但中心是“富宝”(福建钱币局)。3.正反面图案不匹配。
如背面错配清龙图的“光绪元宝”,背面错配广东龙飞图的“光绪元宝”,背面错配“光绪年”字样的“大清铜币”。4.阴纹。铜币表面的文字大部分是浮雕的,少数有单面负纹,这是制造过程中的误差。5.折背面,折铜钱。铜钱错版值得关注。
第五,看有没有牙齿。
一般情况下,铜钱的侧面是光滑的,没有任何纹饰,大部分有齿边的铜钱属于样币性质,具有收藏价值。但民国十五年江苏石闻、四川嘉禾铜币也有常见的齿边常见品,这是个例外。
第六,看外观。
相对于铜钱的收藏,铜钱的产品意义尤为重大。机制铜币对表面光洁度甚至边丝质量都有严格要求,任何瑕疵都会影响收藏价格。字符清晰,无磨损,表面光滑光亮,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基本可以视为质量较好。
光绪元宝受西方影响。在洋务运动的倡导下,光绪年间,清朝出现了各种钱币,金币、银币、铜币、纸钞并行。最重要的是光绪元宝。光绪元宝有银币和铜币两种,在形制上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圆方孔币,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能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被侵略”状态。
光绪元宝由十九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外,地方各省铸造的铜钱,正面上缘都刻有省名。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第一张大面额货币,是中国第一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刷发行货币,对于今天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光绪元宝中,价值最高的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
银币光绪元宝1898-1907发行,正常成色89%-90%。正面铸铭文,上方铸楷书“XX省造”或“造币总厂”,下方币值如“库平、一币、四分、四分”,正中央直接念“光绪元宝”字样,币心为满文。
银币背面外环上方以小英文标准字体书写“XX省制造”或“造币总厂”字样,下方为英文币值,内环中央为盘龙图,外观精美,审美风格独特。硬币虽小,也能窥见社会文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光绪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