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祠堂可以祭神吗?
祠堂里供奉的北方帝神,据说是北方水神,他会掌管所有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因为唐宋时期珠三角水患多,佛山人就把北帝请到了佛山。说也奇怪,从那以后佛山再没出过洪水。广东人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所以北帝崇拜成为珠三角典型的民俗,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佛山人视祠堂为祈福殿。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佛山及珠三角的人们都会聚集在祠堂。他们祈求祝福,许下美好的愿望;他们反省,忏悔,净化自己的心灵。大家心理感受:不到祠堂,不踏实。到了祠堂,心里就有了平衡。有了希望,人生就有了目标和动力。所以日子一天天变得越来越有趣...
现代城市经济在交通中滚滚向前...难怪佛山人把祠堂当成自己的根,自己的源,甚至自己的命。
有个佛山的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文革时期,全国各地都有破“四旧”的浪潮,很多寺庙和里面的珍贵文物都在这场浩劫中毁于一旦。当时外地红卫兵把佛山祖庙定为破坏目标。一天早上,突然有一大群人拿着棍子冲到祠堂。佛山的红卫兵和老百姓提前得到消息,早早来到祠堂门口,手挽手,团结一心,用身体组成人墙,誓守祠堂。当时参与保卫祠堂的人,一提到它就忍不住哭了...太感人了。很多人被打得满身都是,但没有人退缩。那时候有一种信念,生命不能丢,祠堂永远不能丢。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南朝有寺四百八十座,烟雨中多塔。”中国有数不清的寺庙。但是,有多少寺庙能在人们心中占据这样的地位呢?这座祠堂无愧于“万庙之祖”的称号。
佛山人的人生轨迹,处处与祠堂相连。那天逛祠堂的时候,正好赶上四对情侣在祠堂结婚。新娘们坐在红色的轿子里,新郎抱着轿子跟在后面,八音锣鼓开始奏响,大头佛开道,尹大姐陪着。在大家的簇拥下,他们高高兴兴地走进了祠堂,婚礼仪式开始了。他们先去万福台拜天地和高堂。然后,新娘和新郎在凌影庙手牵着手许愿,一起去金香池扔一只石雕龟和银蛇祈福,去黄飞鸿纪念馆看舞狮表演。最后,主办方向新郎新娘赠送万福姻缘纪念牌匾。其间,大批长枪短炮的观众、记者、摄影师为婚礼的气氛推波助澜。这种仪式在祠堂里很常见,很多新婚夫妇即使不在祠堂里举行婚礼,也一定要在祠堂前合影。这为祠堂增添了许多浪漫的气息。
此后,新婚夫妇生下了你的儿子,临近上学年龄时会来到祠堂参加开光仪式。开幕式在祠堂西南的孔庙举行。据说有了祠堂的光环,佛山读书人的成就在历史上位列广东第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天才思想家康有为、铁路之父詹天佑、小说家吴、现任香港检察总长,都是在佛山尊孔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从1980开始,佛山在全国高考中异军突起。祠堂立了状元榜,鼓励后人好好读书,还有小孩子在这里开笔的仪式。
写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儿童开始学习识字和礼仪的称谓,是儿童进入生活学习阶段,渗透教育心理的一种启蒙教育的纪念形式。祠堂开馆仪式已举办多年,珠三角很多家长学校都选择祠堂为孩子举办开馆仪式。笔者有幸目睹了开幕式的全过程。首先,参加开幕式的孩子们列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音乐声中走进孔庙,在这里接受启蒙老师关于尊师重道、孝道的教导。并由老师教我书写“学业进步”的红色条幅,然后每个孩子拿着笔在夫子庙合影,参观佛山状元榜,在写有“学业进步”吉祥字样的吉祥树下许愿;* * *敲开祁志忠,从状元井里取水,用状元毛巾洗脸。然后启蒙老师会用朱砂开导作者(鼹鼠),最后穿上博士袍合影。整个开笔仪式节奏清晰,意义深远。
佛山的老人离不开祠堂。每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祠堂前院茂密的树叶照射进来时,老人们的晨练就已经开始了。打太极拳,做操,练气功,跳舞...这种生机和活力立刻在祠堂的院子里蔓延开来...晚上,老人们聚集在祠堂的万福台观看粤剧表演。八音锣鼓摇头,香音洗杯茶。一位老人说:人老了,祠堂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祠堂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