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周瑜的死是巧合还是阴谋?
曹操的重要幕僚郭嘉38岁去世后,曹操曾告诉荀攸,他的死是“中年”的,很难过。(《三国志·郭家传》,作者出自本书,仅注明传记标题。)由此可见,虽然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平均寿命相当低,但对于有一定地位、能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政治军事人物来说,36岁远不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龄。其实在整个后汉三国时期,很少有人达到周瑜的地位(生前是偏将军,南郡太守),比周瑜年轻就自然死亡。
也许其中最著名的是魏明帝曹操,他死于35岁,吴景帝孙修,他死于30岁。这两个皇帝从小在深宫中长大,在女人手里长大。然而,周瑜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花了很长时间在各个地方。死时距离《赤壁之战》不到两年,正处于事业的巅峰。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恐怕只能感叹大自然捉弄了人,过早地让一代名将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相关史料,就会对周瑜的死因产生一些其他的疑问。
“早逝”和“猝死”在史书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早逝可以是长期卧病在床,也可以是某个年龄段的人突然猝死。按常理来说,从感染到发展到最终死亡,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在整个《三国志》的体例中,被记载为“死”或“病”的人物,一般都可以认为是死得很安详。就拿吴国官员罗通来说吧。和周瑜一样,36岁就去世了,无疑是“英年早逝”。《罗统传》记载:“三十六岁,黄武七年卒。”但对其政治军事活动的记载,仅限于早年在濡须带兵讨伐魏将曹仁的故事。对于罗统来说,他的死显然不在“暴死”之列。
对于周瑜的死因,这本传记记载说“...于回江陵作古装,三十六岁死于巴丘。”虽然用的词是“病死”,但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猝死。要证明这个结论,首先需要梳理周瑜去世的背景。
赤壁之战大胜后,周瑜没有调兵遣将,而是追击曹操控制下的荆州。僵持了一年多,曹操任命镇守江陵的曹仁撤退,吴栋集团控制了整个长江北岸的南郡地区。与此同时,赤壁之战中处于周瑜羽翼下的刘备集团,趁机接收了抵抗力较弱的荆南地区,在曹操南征后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此时,关于吴栋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想法。第一个是周瑜等人坚持“伐蜀”,第二个是鲁肃等人坚持“借荆州”。周瑜从前线回到京口,向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说:
“乞而奋进兵蜀,蜀而张虏,因待奋坚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于与将军还在襄阳互通演习,北方亦可作计。”
孙权的反应是什么?“使之权”是指孙权的批准。在回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显然,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谁也没有想到周瑜在这样的时刻死去,他的死可以称之为“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