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诗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2.对元曲的体裁有初步的了解]

3.培养大声朗读的习惯,训练朗读的能力。

教科书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和复习(2)

画二等生背诵“水曲柳几时有明月?”

二、引入新课并解释体裁(2)

1.揭示题目:粗识宋是诗歌之外的另一部文学作品。

2.说明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代不仅继承了唐诗,形成了宋代独有的特色,而且有了词的兴起。在元代,另一个新兴的体裁是屈。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乐章,很好唱,包括套曲和诗。三套曲由几个曲调组成,诗以一个曲调为独立单位。诗以一首为限,若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则称之为丝带。题目“天净沙”“山羊”都是题目。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

1,听完磁带,同学们一起读(2)

2.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的个别指导和规范)(8)

第一句中的风景有什么特点?渲染的是什么样的氛围?

2)小桥与乡愁有什么关系?

3)旅行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4)这首歌用了哪九个场景来渲染悲伤的气氛?

3、抽签提问,其他不同意见小组补充,教师评价,实行加分和扣分奖惩。(7)

(1)“死藤”表示秋天,“老树”表示秋天,“幽幽啼”表示黄昏。这句话夸大了游客孤独悲凉氛围下的思乡之情。

(2)看到别人的“家”就想到自己的家,自己却回不了家,更添思乡之情。

(3)这个比较难一点,请一个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来创设一个情境。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自由朗读两三遍,集体朗读一遍,然后男女生背靠背面对面(每人一句)(2)

5,画二中生后面。(1)

四、分析《山坡地羊潼关怀古》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自由阅读一遍然后一起阅读,教师发现问题并改正(3)

2.老师的简要说明:(1)

此时的作者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和浪花都是亲眼所见。“如菊”和“如努”都感染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之所以不高兴(犹豫),是因为灾害频发,百姓遭殃。

3.独立思考后问个别问题:(8)

(1)这首歌按照风景、抒情、议论分为三个层次。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论(二)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最后两句话理解)

4.自己读两遍,几个人背。(2)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堂讨论:(5)

读完所有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里用词好?试着解释一下原因。

这个题目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是合理的都会肯定和表扬,不合理的会指出来。

比如希望发现影子生气之类的。

六、实践课(2)

《掌握汉语》P 65438+4之035,P 65438+5之036

七。赋值:(1)

凭记忆写五首诗

a、完成掌握语文P135的标准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