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芸实验小学学校简介

追根溯源,历经沧桑。

16 (1927)下坂旭东小学与城关郁三小学合并成为小学,学校迁至城关顶街道张氏自治会(现实幼儿园班)。民国19 (1930)年8月,更名为县城小芸小学,附设幼儿班。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他们先后借用了原有的“高山讲堂”和“伊彦宫”(俗称王宓),并在丁洁租了一排民房作为教室。27年(1938)更名为怀仁中心小学。民国29年(1940),校舍不足,于是盖了一间平房,二层小楼作为教室。31 (1942)年更名为清溪镇中心小学,后更名为东北中心民族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每年开设10多个班,学生500多人,教职工20多人。师生们热情宣传抗日战争,赢得国防展览,表演话剧,演唱《中华颂》(即《延安颂》)等进步歌曲,参加义卖。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

民国36年(1947),为庆祝蒋介石诞辰,该县拟设“中正小学”。经当时县政府批准,云岭镇出面,召集镇上十三家保险公司,分摊了建校资金。县里任命当时教育部门的陈伯乐为学校筹备主任;校址在南门口袋里,建有两间平房,十四间教室。校舍建成后,由于缺少桌椅、教具,没有学生,县里决定撤销东北中心民族学校,解散所有教师,将桌椅、教具和学生移交给中正小学。东北中央民族学校撤销后,主要利用张和成筹集资金,利用原有的校舍和教师创办了一所私立“傅园小学”。1936年下半年,中正小学开办,陈伯乐暂代校长。次年,张成为校长。

解放后,“中正小学”更名为“小芸第一小学”,1954迁回原丁洁东北中心民族学校,1955年春更名为“小芸实验小学”。

逐步发展规模初具规模。

1949小芸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将中正小学改为第一中心小学。当时小学只有12个教学班和1个幼儿园班,只有300多名学生和10多名老师,设备极其简陋。1950 1 10月县文教部门任命石润华校长。1951年9月,林调任校长,一批青年教师被分配到学校任教。学校开始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傅园小学和袁俊小学的高年级合并了。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加到400多人,教师人数也增加到20多人。学生中开始建立儿童团队。

1952年9月,林调任中学,何福初任校长。他与袁俊小学(一所由基督教会开办的私立小学)再次合并,将原来的幼儿园班级扩大为一所幼儿园。园址位于袁俊小学原校址,仍属第一小学管理。同时成立学区,管理第三小学(现附属于小学前身)、第五小学(原私立傅园小学)、下坂小学。

1953年初,因为县会议厅在学校范围内,每次县里开会,教学都受到影响。于是县里决定将校舍改为县招待所,学校迁至孝宗(吴氏宗祠现为县委)。县里拨款在孝宗两侧建了两间教室(十间),并拨出城隍庙作为办公室。

1954,学生人数达到600多人,班级数量增加。很明显,原来的校舍不够用,空间有限,无法扩建。此外,原来的基础设施教室不符合标准,因此该县决定将校址重新搬迁到丁洁(现校址)。县里拨款建了两间教室。12年教室建成,后迁至与第五小学(原傅园小学)合并,学校规模再次扩大,学生近千人,24个班。有三十多位老师。后来,幼儿园也迁到了丁洁的定辽(现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孩子也从100多名增加到300多名,有5个班,8名教育工作者。

1955 65438+10月,县政府决定将第一小学更名为实验小学,正式申报为我县重点小学,并陆续拨款修建校舍、扩建教室、购置教具。同年下半年,在贺临摹之初,他调任任校长。1956年9月,庄根叶接任张福顺总裁。1959年,张耀坤接替庄根叶担任校长。1961,张耀坤转学到其他学校,任命徐锡泉为副校长。1962年,唐武成被任命为“文革”主犯。

1962,实验小学学生1200多人,省教育厅申报为省重点小学。此后,省厅每学期都下拨一批图书和教具。到1966年文革时,学校藏书近万册,科教工具上千种,其中人体模型十余套,发电机一套,电话两部,留声机三部,读书记录近百份,显微镜三台,各种动植物标本模型数百个,各科教学挂图数百张。可见,解放后,实验小学是由几所设备简陋的学校拼凑而成的。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成为省级重点小学,这是各级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教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

桃李成行硕果累累。

1955之后,实验小学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即将绽放。全体师生树立了光荣感和责任感,个个精神饱满,愿意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十几年来的事实证明,教师们辛勤劳动,创造了许多教育教学经验,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教育部有计划地在全国小学逐步实行五年一贯制的指示,1958县决定率先在真正的小学实行,然后逐步推广。所以一年级招收三个班,采用五年制教材。在试验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全县。1963毕业后,学校录取了。经调查与六年制比较,结果在德、智、体三方面均差于原六年制,但高于原六年制五年级。

1962进行新四二制实验,招收四个班,使用教育部新编的六年制教材。学校决定由我负责这项实验工作。当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地区还召开了新42系统教研会。每学期都接受总结,初试成绩很好。但可惜的是实验只进行到四年级就碰上文革结束了。1955,学校成立复合班,师资力量雄厚。定期举办开放式教学,邀请农村大院班的老师到学校听课,经常总结经验向县里交流推广。1958年,县设乡坑实验小学后,复合班解散。

1956年,实小首次试行五级评分法,为我县全面推行五级评分法起到了引领作用。当时,方怀银编著的《五级评分标准》在《福建教育》上发表。

1956,学校开设体力劳动,增强学生的体力劳动知识。为解决教师讲授体力劳动的困难,方怀银编写了《各年级体力劳动教材内容及教学安排》,下发各校参考。福建教育也发表了这篇文章,也及时向县里汇报了教学情况。

1957年,为加强体育课教学,省里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我县委派我校校长庄根业参加培训。返校后,我们成立了体育教研组,开展体育课的教研工作,并举办了体育课观摩教学,邀请全县各小学体育教师参观。同时,还介绍了体育课的教学经验。庄根叶《不同年级体育课教学安排》发表在《福建教育》上。

从65438年到0958年,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原部编的语文和算术教材内容明显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开始拥有并重新编辑新教材,因此提出对原有教材进行删减、删除和补充,要求地方组织自行处理。校领导召集相关老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对教材中不符合现状的内容进行删减或删节;同时,选择或编写一些地方教材,丰富教材内容。编写完成后,将印发给全县各校,供教学参考。

1964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学校自下而上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40条教学工作细则,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教师的专业培训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本细则经县教育局审定,于1965先在我校试行,后推广至全县。可惜“文革”期间,老师们的心血全部付之一炬。

从1962开始,学校把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和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作为重点专项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都没有得到系统的总结,也在“大灾难”中烟消云散。65438-0956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加强了对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重视文体活动。全校组织了读书、唱歌、游泳、舞蹈、戏剧、田径、球类、科技、航模、木偶、木工、园艺等兴趣小组。学生自愿报名,每个小组指定有专长的老师负责指导。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跃了学生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当时木偶团请了漳州的木偶专家杨胜来给学校做指导。学生们跃跃欲试,自发组织木偶剧团,自制偶像,自制影片,表演演唱,邀请家长到学校观看木偶戏,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学校每学期举办两三次文艺晚会,每年举办一次学生运动会。每次参加县文艺汇演和县小学运动会,实验小学都名列前茅。

1958年,在勤工俭学中,实小组织高年级学生上山采集药材2000多斤,烧木炭40多筐。木工队为学校修理桌椅。中高级学生在种植红薯、花生、高粱、蔬菜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实验小学虽然在办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来没有自恋和自满。而是更虚心地学习国外的经验。所以学校一直重视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这是学校的优良传统。每学期初,所有教师和教研组至少可以拟定一个专题研究计划,定期总结。学期中、期末会举行一次“收获会”。每个老师都要向你汇报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以此作为对老师成绩的评价。

学校每月出一期校刊,不仅发给全县所有小学,还发给本辖区各县小学和福州、厦门、泉州的重点小学,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十多年来,实小与省内重点小学密切联系,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实验小学不仅在学校工作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而且是我县培养教育骨干的摇篮。十几年来,除调入其他部门外,已有近百人调入语文教育或各学区、完全小学校长,并转学到大学深造,多次被县区评为先进单位。1958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方怀银的文章《小芸实验小学办学经验》也发表在全省各条战线先进经验汇编《红旗飘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