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前5200年的古埃及,那里发现了类似现代保龄球的大理石球和瓶子。在13世纪的德国教会中,流行一种“九针球”的游戏,以测试信徒的宗教信仰。直到宗教革命后,马丁路德才统一了九瓶制,成为现代保龄球的真正起源。如今,保龄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时尚运动,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一些亚洲国家都很流行。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多人赛。赛前通过抽签决定传球次数和投球顺序。比赛时,10个木瓶在球道终点呈三角形摆放,参赛选手在犯规线后轮流抛球击打木瓶;每人连续投两球1轮,10轮为一局;撞倒一个木瓶子获得1积分,以此类推。得分多的人获胜。

根据规则,运动员投球时必须站在犯规线后,不得超越或触碰犯规线。否则,该投球的得分将无效。在发球前用手投球是违法的。

保龄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耐打性和技巧性,给人以身心的锻炼。因为是室内活动,所以不受时间、气候等外界条件影响,也不受年龄限制。它易学易玩,因此成为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特殊运动。保龄球的目标是十个瓶子。一个球打倒九个瓶子和打倒十个瓶子好像差别不大。但是,如果你一次打中九瓶,你的最终得分是90分;而如果你每次击倒10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就是240分。

这是社会的积分法则:只要你每次都比别人强一点,能坚持的时间长一点,就可能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机遇的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渐放大,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在保龄球练习场上,如果一个人用一个球打倒七个瓶子,就剩下三个瓶子。那么,这个时候,你身边的教官会有两种反应。一是批评指责:“怎么了,还有三个没被打倒!”二是用微笑和肯定来回应:“好!打倒七个!”对此,玩家也有两种反应。对于前一种评价,玩家会很不服气,认为“怎么看不出来我已经打倒七个了!””对于后一种评论,玩家会自责,会想“怎么了?为什么我还剩三个?下次一定要全部敲下来!“在我看来,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激发员工潜在的业务技能,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保龄球效应”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现实生活中,企业班组长的管理水平不一,有些班组长习惯用指责的方式对待和处理员工在工作中的错误和过错。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肯定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更有助于下属改正错误。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和错误时,如果团队领导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很容易导致下属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其摔盆摔死。相反,如果团队领导能够首先肯定下属积极的工作态度,然后和下属一起找出错误和过错的原因,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不仅能让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还能帮助他们坚定地克服困难。

从企业人员结构来看,由于用工制度的灵活性,企业招聘新员工的机会越来越多,新员工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业务技能参差不齐。比如笔者所在的重煤集团公司松藻分公司,采掘一线的新员工占井下工人的40%,这些新员工都是经过短期培训才进入采掘岗位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稍有不慎,新员工就很容易背上思想包袱进入岗位,为团队的日常管理埋下一定隐患。这就需要我们的班组长利用“保龄球效应”对症下药,及时缓解每个员工的思想颠簸,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和底气。

金吉燕洗涤厂的优秀班长黄英告诉笔者:“只要用心管理,用心沟通,利用‘保龄球效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那么团队的日常管理就会日臻完善。我们都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笑话。一个家庭主妇给客人盛米饭,客人们都夸她:“这米饭真好吃!" "家庭主妇激动地告诉客人,"我做到了。"客人吃了一口,问:“怎么烧的?”主妇脸色顿时变了,连忙解释道:“是孩子奶奶放的火。”客人又吃了一口:“有沙子!”主妇答:“是孩子姑姑淘的米。”你看,人的根都露出来了。她欣然接受了表扬;她千方百计逃避指控。也许你会说这个主妇的特殊爱好是邀功,善于委托他人,没有普遍意义。但只要你真诚地问自己,你是宁愿被指责,也不愿意被表扬吗?其实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欣赏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面对指责,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有一次和朋友聊到这个话题,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哥哥的真实故事。我朋友的哥哥叫朱,在我们莒南县农业银行当财务科科长。一天,他和几个同事去临沂市区出差,在一家饭店吃了午饭。餐桌上的烤羊肘特别合他的口味。吃完肉后,他拿起骨头咀嚼起来。这时刚好被这家餐厅的厨师看到,问他:“你为什么啃骨头?”朱答道:“师傅,你烧的肘子真好吃。我真的没吃饱,不忍心这样把骨头扔了。”听了这话,厨师兴高采烈,立即走进厨房,带来了一个新的烤羊肘-这是他的治疗。这个厨师是不是有点紧张,听到一句好话就这么激动?不,这不奇怪。欣赏烤羊肘就是欣赏他的手艺,欣赏他的手艺就是肯定他的价值。有什么比肯定自己的价值更让他开心的呢?我觉得他对赞美的渴望可能很久都得不到满足。毕竟世界上有那么多抱怨的顾客,他对一点点赞美的反应异常强烈。

你的下属也有如此强烈的欲望,是因为他们长期得不到赏识。面对这样的“欲望”,你该怎么办?

可能有人会说,没什么好谈的,就是说好话,夸夸人家。不会,欣赏和恭维有本质区别,一个是真诚的,一个是不真实的;一个来自内心,一个来自牙齿;一个是刺激,一个是恶心。所以,赞是装不出来的。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个笑话,讲的是一个老酒鬼,喝了大半辈子酒。他唯一的遗憾是从来没有喝过没有水的酒。有一天,我看到一家酒楼,门前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百年老店,绝不掺水。醉汉匆匆走进商店,买了一个大碗。略一品味,便皱起了眉头。那人一见,赶忙收起笑容,伸手去拿碗,道:“客官不要紧,我再给你拌些。”酒鬼大怒:“有什么意思?没有混合,几乎没有酒味。”那人笑着说:“客官,你误会我了。我们是一个老品牌。我们的酒从来不掺水,只掺水……”酒里掺水骗不了人,没人会买你的账。学会欣赏,就是给下属喝真正的纯酒,否则,只是一点点味道,就会让人皱眉。想要学会真诚的欣赏,首先要学会从下属身上找到闪光点,尤其是面对某种失败的时候,要善于发现鼓励你的积极因素。改革开放初期,我县一家企业第一次直接和外商做生意,亏损2万元。县长在会上表扬了他们的“开拓精神”,为这次失败的行动营造了积极的情绪。企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努力。于是,第二笔生意开始盈利。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满足下属的心理需求,善待他们,鼓励他们发挥创造精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相反,一个喜欢挑下属毛病,用自己的爆发来吓唬下属的管理者,可能真的能打败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