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只写了一个字。隐藏着怎样的心机?

提到李鸿章,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想到《辛丑条约》的签订,自然而然地把他和汉奸联系在一起?先说当时的历史背景。慈禧当政时,晚清已经摇摇欲坠。后来出现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张之洞这“晚清四大名臣”。当然,李鸿章是最大的贡献者,对近代史影响最大。

无论晚清功过,平定太平天国,还是与外国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李鸿章的参与都是当之无愧的。西方列强称他为“东方俾斯麦”,慈禧最受重视。当然,他承担最大的责任。当时民间甚至有“没有李鸿章,就签不了条约”的说法。就这样,年过半百的李鸿章被时代大潮推上了风口浪尖。

早在20世纪,李鸿章就知道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是国家义军的反叛和不稳定,以及一系列外国列强对国家的霸权和屈辱造成的。当八国联军一步步逼近中国的时候,一向自负的慈禧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假思索就去打仗了。当然,慈禧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就把重担扔给了李鸿章这个80岁的老人,他背负着国家的重担,又被列强所逼,无奈之下开始动笔。

辛丑条约中的“苏”字,是他在清朝被封时的字号。如果把清朝大臣李鸿章的名字写出来,就是丧节操,是一种爱国心痛。大清朝的最后一张脸也会丢掉,也会保住我们晚清最后一丝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