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经把牛留给地主刘德。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刘德发生了什么?
地主刘德家关于朱元璋放牛的故事,在《刘伯温》中有讲。先大致说说这个故事:朱元璋称帝后的一天晚上,梦见了凤阳老家的邻居们。20年前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是故乡的味道。于是朱元璋决定回到家乡。但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家乡的村民看起来面黄肌瘦。他只是提前半年做好了回老家让家乡村民先富起来的准备。
为此,朱元璋给圣心乡写了一封信,要求宰相李善才先到凤阳宣布圣旨。法令的主要目的是造福乡里,每户给二十顷地,二百两银子。但是他们不需要自己种地。他们的任务是守卫皇陵,土地可以出租。这样,家家户户都成了大地主。在圣旨中,朱元璋还提到了他不想见的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地主刘德。还有提前到达凤阳的钦差大臣刘伯温、戴慎。他们在凤阳收集龙兴故事,然后村民们谈论地主刘德和朱元璋的恩怨。
十五六岁的朱元璋曾经是个牛郎,给地主刘德家放牛。有一天,朱元璋放牛的时候肚子饿了,就和村里的七个朋友一起杀了一头刘德的牛犊,烤着吃。当你回来的时候,告诉刘德奶牛不见了。刘德不信,状告朱元璋偷牛,刑部一板子打下来,七个朋友都招供了。但幸运的是,在他们偷走牛的第二天,朱元璋迅速跑到黄觉寺庙出家,因此他逃脱了被殴打和起诉。
这是两人成为敌人的一件事,另一件事让朱元璋恨上了刘德。当时,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半个月内相继因为饥饿和瘟疫去世。朱家没钱办丧事,棺材和墓地成了大问题。朱元璋跑到刘德家去借地,刘德不但不肯借地,还骂了朱元璋。幸好邻居刘继祖怀着恻隐之心借给朱元璋一块地,朱急忙安葬了自己的亲人。
这就是他们成为敌人的原因,所以朱元璋不想见到刘德,但是大家都把朱元璋的态度解读为杀了刘德,所以刘德只好躲起来。
刘伯温从这件事上看到了机会,因为刘伯温知道一件事,就是很多年前就有童谣了?八子一牛,日月同照九州。这首童谣不是讲朱元璋偷牛的吗?于是刘伯温让戴神道在朱元璋面前唱这首儿歌。这首童谣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政权更迭,朱元璋要当皇帝。经过这样的浪漫,朱元璋知道大家都在为他掩盖吃牛事件,但还是被这首童谣诱惑了。在龙兴之地,原来他早就预言自己会当皇帝,心中充满了喜悦。
因此,朱元璋对刘德的仇恨已经减少了几分。后来他召见了刘德,刘德按照刘伯温的指示,再次为朱元璋编织了一个神话故事:丢牛事件发生后,刘德有一次出去找牛,见到了朱元璋。然后刘德一边追着朱元璋一边叫着他的名字,气喘吁吁地问朱元璋小牛去哪儿了。朱元璋跑到西坡,用手指了指一个地方。刘德看到那是他的小牛。只见小牛正在往石头的缝隙里钻,只剩下牛尾巴露在外面。刘德跑去拉牛的尾巴,但是拉不出来。后来牛尾变成了石头,这个山坡也叫牛尾坡。
朱元璋一听,知道这又是一个掩盖他吃牛的故事,于是不再计较,让刘德享用村民所有的20公顷土地。至于银子,他没提。虽然他没有责怪,但总有区别。没有人会大度到完全无视,朱元璋也不例外。
当然,真实的历史没有那么戏剧化,也没有童话。从1366开始,朱元璋为父母和弟弟修建明太祖陵,工程一直延续到1379。1378年,朱元璋怕大臣在碑文中夸口,亲自为皇陵题词,其中一句是:
田柱德不管我,他傲慢,不与地,邻里失望。突然,易哥哥的慷慨让这片黄土地受益匪浅。这大概是朱元璋对那段历史最简短的回忆之一。这些回忆并不美好,甚至很多人在成功后会想尽办法掩盖这样的过去,但朱元璋并没有回避。他把这段往事写在碑文里,是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艰苦奋斗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