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安的一生

李文安的父亲李华电(也就是李鸿章的爷爷),是一个五十年没进城的农村秀才,家里有几十亩地。他从不进城,但总想从黄土地出去,所以很在意考场上的功夫。但他总是考不上,多次受挫。后来,他在家里办了一个图书馆,教学生和孩子读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他家是个三进的小瓦院,不算很有钱,顶多是个中农。当他年景不佳时,他的生活非常紧张。他的孙子李鸿章曾透露家里的“老底子”,曾在给弟弟何章的一封信中说“我祖父以前穷得昏昏欲睡,到了年底,欠债者如鲫鱼过河。爷爷无力支付,却不得不支支吾吾。搪塞不是长久之计,就是向亲戚朋友借,借了不还,渐渐让亲戚朋友讨厌。那时候我很幸运有舅舅周菊初,他有一点积蓄,施舍的时候劝外公节俭,劝儿孙上学。我爷爷遵从他的话,得到了今天……”(《李鸿章家书》)。可见李家早期的日子并不容易。但李心高气傲,决心让四个儿子都读书做官,仕途有成,光宗耀祖。为此,我不惜请考场高手做辅导老师,帮助儿子们学习备考。

四个儿子中最小的李文安终于实现了父亲的理想。他在江南乡试后升官,四年后考中进士,成为京师官员之一,使水边中农世家李氏“一夜从客家崛起,成为陆县名门望族”(《泸州县志》)。李文安是这个家族走出皖门、走向官场、进京、走向沿海的第一人,也是李嘉佑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中唯一的秀才。

那时候进士很好啊!多少人一辈子努力学习,不被允许进门。在李鸿章的淮军将领中,刘是唯一一位学者。他的战友唐殿奎、唐定奎,能打仗,不能学习。两百年来,整个唐氏家族只出了一个秀才,于是他的后人唐德刚先生讽刺地说“考不中进士是正常的,考不中才是不正常的”(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全国四年才有一次考进士的机会,每次只有一百个幸运儿能上榜。可见科举的难度是“难于上青天”。

李文安早年努力学习。他是兄弟中最小的,从小身体虚弱。别人家聪明的孩子四岁开始启蒙,他八岁才开始学习。十三岁的时候。别人都考上了秀才,而他刚读完“四书”和“石矛”。父亲看着他,很担心。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大器晚成。他觉得自己贪玩,不好好学习,就让大儿子李文玉监督学习。李文宇在考场上也没考好。他考上秀才后就没什么进步了。他也以父亲为榜样,在家里开了一个图书馆教书。李文宇对弟弟要求很严格。每年正月初三开学,直到大年三十他都没有放松过。毕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了奖,而他的大哥却错过了。几年后,李文安中了进士,他的兄弟都倒在了孙山。

然而,李文安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刻苦学习,直到三十五岁(1834)才考上江南乡试。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冷灯折磨了十几年,期间也当过老师,或当过学徒,或当过图书管理员,但功课从未放松过。四年后,他终于考上了进士。此时他已年近四十,已过了大半辈子(据李文安《杜门王云祥赋》)。

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命”。他在进士中既不早也不晚,就像几年后大受欢迎的曾国藩当年考中一样。这种关系以前叫“同年”。在当时是一种极其微妙而重要的人际关系,在“物质利益”的意义上,远远超过了老乡、同学、同族甚至同胞之间的关系,因为同时考中进士就意味着同时为官,有着同样的联系和参照。当他们第一次成为北京官员时,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整体。除了他们的考官,他们在官场上往往比别人更亲近,更能自然地互相帮助和利用。

李文安性格内向,是个“中年下层”的人,但他什么都知道,眼光也很好。他和同年的曾国藩一直很亲近。当时曾国藩只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官员。他先是在国子监任讲座学士、内阁学士,但只是一个编史书的闲散官员。后来在法务部、兵部、吏部任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于是安排他的两个儿子李和李鸿章拜师曾,向他学习。一旦他们准备好努力工作,这将是非常有用的。这大概是李文安贡献给家人的最高智慧。

作为司法人员,他清正廉明,方方正正,沉得住气,坚持依法判案。每年秋审,案件最终宣判时,他总要看案卷到深夜,试图准确地判一个好人,“法庭会尴尬,人就有了保老保近的目标。”但他“因执拗而不服法”(李鸿章为其母所写墓志铭)。其实官场上一直都是这样。你要认真,也不要太认真,看是什么事。你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太重了,当官就不敢恭维了。问题是,李文安安徽人的脾气,凡事太认真,就必然不会讨好上级,所以他始终没能成为“部级干部”。同年其他人都升得很快,他还在看牢。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正直的同事看得清清楚楚,把他的善举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尤其是他对犯人的仁慈,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是极其难得的。那时候甚至没有人关心无辜的人。谁会关心那些囚犯?

有几首诗是关于李毓全先生被监禁的。诗中说:

一个汤和一顿饭有浅有深,是否比得上每一顿饭。

苦能推十万军,狱名香。

饭后,我来到我的肚子,我的眼睛充满了悲伤。

还好监狱里有提米,所以子先生在这里。

刺壁深且封闭,暑热熏蒸不易消失。

赖友仁风吹过座,蒲葵五万* * *招摇。

碗沿门付,黄棉秋补。

王先生甚至给生病的犯人盖了被子,冷得他连肩膀都没耸一下。(狱卒王·)

也就是说,他在管监堂的时候,管着两个监狱,每天都要去探视。刑部监狱是什么鬼,关着五万犯人!每个监狱从南到北走五英里,两个监狱每天走十英里。他一直坚持每天亲自拜访,很不容易。

他禁止狱警虐待囚犯,并规定每个囚犯都要吃满满一勺米饭。为了防止狱警克扣重量,他要亲自检查饭菜,品尝生的和熟的。监狱里开销有限,饭后厨房关门。饭后遇到那些被送进监狱的犯人,他不忍心饿着肚子,就自掏腰包,捐米捐粥安慰他。春夏两季,监狱容易发生传染病,他就派人早早把药煮好,以备不时之需。甚至夏天买了扇子、席子,冬天捐了棉衣,每个“所”准备了12床被子,让生病的犯人出汗养病...可见他除了心地善良,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所以在他掌管期间,监狱里没有发生一起意外死亡事件。他对自己的工作也相当满意,他在自己的诗中多次流露出自豪:

每每想起工部千府,更爱香山万里秋。

我就按牢给大被子,铺草,秋天割野塘。

南北奔驰十里,净衣沙。

一报饭就迫不及待的喂感情。

打扮好等你的官,天天见多识广。

我常常希望两监无病岗,百废待兴。(李文安《官园年谱》)

他的《两种傻子》是付梓在同治年间(1866)写的,在他死后十年。当时,他的两个儿子李和李鸿章已经是清廷的官员,一个是两江总督,一个是湖南总督。为他们写序言和后记的人,本来可以大赞他们,大夸他们,写序言的人,本来可以是朝代的官员,也可以是皇族,但不然,写序言的不是他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同僚,人们一次次称赞他的善良和清廉。

他的善良也为他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他在老家磨店乡的时候,有一年他父亲带回来一个患天花的女孩。女孩在路边哭,全身发烫。显然,她是一个被遗弃的病孩。李虽然在农村,但毕竟是个小知识分子,懂一点医学,尤其是儿科。他看到后,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带回家治疗。几经调整,痊愈了。女孩虽然病好了,但是脸上留下了零散的白斑,这对于女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当女孩无处可去时,她成为了李家的一员。当她长大后,她将在李家帮忙干活。她将用努力工作来报答李爷爷的恩情。既然她要整天跑进跑出上班,就没必要像闺房淑女一样裹脚,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监督她裹脚。那双闲脚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没有重活是暧昧的,但久而久之就成了村里人的笑料。

一个满脸麻子,脚很大,整天在地里干活的姑娘,长大了也找不到好婆家,更别说是弃儿了。但她不知道,一双慈祥的眼睛已经关注她很久了。这位是,李家的四少爷。李文安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无法掩饰家人的痛苦。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回来,看见姑娘在灶门口睡着了,就脱下外套给她披上。他父亲听说后,知道儿子对姑娘有感情,于是下令让他们结婚(见丁德昭、陈素真主编的《李鸿章家世》)。

出乎意料的是,新娘对丈夫的财运有很强的支撑,婚后不断展示出自己过人的才华。原来她也姓李,是同县李红墨的女儿。李红模本来是个穷人,后来因为女儿贵,被送给了戎路大夫魏震将军。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不仅吃苦耐劳、朝气蓬勃、能力出众,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也有“豁出去”的精神,智慧很高。她擅长管理家庭。她前半生很努力,后半生很享受,应验了中国人那句老话“吃得苦才能当主人”。

她是李家的大英雄。丈夫在家时要读书应试,在外时要秉公做官。家里的一切都只能由她来打理。她还为李家生了六男两女。六个人是李、李鸿章、李赫章、李、和;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同郡的记名知府张绍棠,二女儿嫁给了江苏的候补知府和同郡的费日奇,都很漂亮。她的大智慧还在于,每当老公孩子升职,别人总是笑脸相迎的时候,她却不是。她反而总是以丰满为戒,展现“福人”的真功夫。上帝也奖赏了这位苦心经营的女人,使她后半生富足,并活到83岁,比她的丈夫李文安多活了28年。

晚年,她和两个做总督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在总督衙门做妻子,享受着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她不在乎那些进了乡下小院的人,就这样离开了她在熊转井旧地的大房子。她的几个儿子帮助清廷打败太平天国后,有一年,巡抚“换防”,李鸿章从湖广总督的位置调到北方的京畿担任直隶总督,留下湖广总督的位置由他的哥哥李张寒接任。当时,她和儿子住在州长办公室。省长要换了,老母亲还是老样子。老太太不需要“动”。一个州长是她的儿子,另一个州长是她的儿子。农村街坊羡慕地传来一句话:“李家是巡抚换岗,老太太不用换岗。”它的福报真的是人见人爱,难得一见。此后两任总督几次改口,老太太仍说:“改口不关我事。”

在她的后半生,她不仅享受着普通官僚家庭的荣华富贵,还多次受到皇室的恩宠。

她七十五岁的生日正好是慈禧太后的四十岁生日。为了拉拢汉族官员和亲属,清帝专门写了一道“嘉奖令”:“内阁发布圣旨,直隶校尉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的母亲年近八十。她特地赏给御书一块“宋易云寿”的匾额,是一把玉柄紫檀。1882,老人年事已高,久病未愈,皇帝下旨,奖励李鸿章一个月假期游鄂(李监所),并奖励其母八两人参休养(见《文安公伴,李太后赠参病》)。但这八两个人并没有治好老太太的病,老太太在圣旨下达的当天就去世了。于是清帝又颁布了一道圣旨:“内阁颁布圣旨: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之母,生性审慎,教子以正。今天,她病逝了,她悲痛欲绝。朝廷恩赐母亲,灵柩回娘家时,沿途悉心照顾地方官,到了。尊重这个!"(《文安公配李太后饰终令》)

次年三月,载着李灵柩的船从汉口沿江而下。全国各地的官员都来迎接,不敢怠慢。经巢湖和淀卜河运到磨店乡,与丈夫李文安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