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读txt?!
【原文】?
很容易让人理解,又不失动感。动与静是互为根源的,很多人感觉不到。天空运行并移动;而四方不动,四阶不乱,主体宁静。地面承受着负荷,它是静止的;以及人物的新陈代谢,五宝围绕而生,而动。日月有得有失,终是圆满,星辰有缩有飞,终是本位,许多动作和运动都是互为根源的。而且人并不孤单。
【注意事项】?
世间万物,有动有静,动静皆有。人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现象。但是运动离不开静止,静止离不开运动,运动互为因果,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明白。天上有春夏秋冬,白天有昼夜。这是天道运行,即动;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东西南北的方位不变,春夏秋冬的顺序不乱,也就是静止的,占主导地位的。地球承载着一切,它是静止的;人和万物都有生死,物质形态是不断进化的,这是一种动态现象。太阳乌云密布,月亮盈亏变化,但最终还是完整的,太空中的星星不停运转,最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有这些现象表明,动力和运动是相互依存的。而为什么人们不知道这些道理,不去附和呢?
【原文】?
既然修土强调的是这种方式,那么入门前最好先了解运动的原理,运动的用途,运动互根的方法,运动互根的效果。使其动而不静,如浮萍飞羽,永无止境,精必耗,气必抖,神必惑。静止不动,就像垂死的余烬,是没有生命的,本质会固执,精神会疲惫,神也会疲惫。但根据《强筋洗髓内功全图》,走、坐、弯、伸、投,一切动作都不使他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则求静,不动则静,动极则静,阳极则阴;静中求动,无静,静极生动,阴极生阳。想让阴阳不偏不倚,能更有保障吗?动以静,动以静,顺应阴阳,循五行,运化五脏,达六脏,贯穿三焦,居于五官,穴位,关节,经络,血管,筋骨,肉,毛,穴,遍布全身,无处不在。互根而生,自然生生不息。?
【注意事项】?
练习者既然打算做易筋经洗髓的工作,最好了解动静的道理,动静的运用,动静互根的方法,动静的效果,算是入门。光若动而不能静,身心如浮浮萍,振翅羽,因无终,精必耗,气必抖落,神必惑。光静不能动,身心就如朽木,毫无生气,精气难死,气弱神疲。只有按照“强筋洗髓全图”去做,坐卧端正,举止得体,一切动作都会使动动,静动,使动在其位,静而不动。你可以在动的时候寻求大自然的静谧,万物皆静。动之极生静,阳之极生阴。你可以在静止中寻求自然的运动,静止中的一切都在运动。静到极致就出动,阴到极致就生阳。如果阴阳不走极端,运动能使其走极端吗?所以,动以静,动以静,这是符合阴阳,符合五行的。如果有运动和阴阳来运化五脏,通达六腑,实行三焦,那么五官、穴位、关节、经络、血管、筋骨、皮肉、毛发、窍窍,全身都会得到调整,甚至细微的地方也会得到调整。所以动静根生生不息,万物皆造。?
【原文】?
精是物,游魂是变,如日月更替,寒热交换,天道循环,阴阳演变。持续四次不死,但永恒不死。光补是不够的,还要补,去旧立新,以表补里,外邪皆除,内病皆除。其用妙在消盈,虚则长,一阴一阳,一运之;来来回回,一弯一伸地引着它;清者浊,以一升一滴还之。它的静也专,动也直,有大生命的形象。它清静恬静,运动也开放,有广产之功。都是运动,都是运动互根,运动可以不一样!
【注意】?
精气是物质,是信息能量转化而成的。阳光的强弱,月亮的明亮,冷热的交替,自然的循环,阴阳的转换,都是这样的现象。它们可以长达四肘,历久弥新,却不仅仅局限于补虚通便、新陈代谢、内强外强、杜绝外感邪气、消除内生疾病这些小小的功能!阴阳运动的妙用是化盈为弱,补虚为补。运动的形式是上下运化阴阳,屈伸导往复,升降浊气。其静吸,主团圆;其动力释放斥力,主放电;以无穷的吸引力,呈现出大生活的形象。它的静态主关闭,它的动态主打开,与不断开放和关闭可以生产。
所以哪里有运动,哪里就是运动与运动的互根,才显示出它的作用。动静能完全分开吗?
揭开少林功夫的“家世”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弟子说,‘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是有形的,保护文物;还有无形的非物,比如保护人。你们好好修炼,申报成功后,你们都是人间至宝。少林寺永信法师告诉记者。
2001 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全球首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昆曲榜上有名。“它包含了更多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往往随着时代的拖延和变迁而被人类忽视或遗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作为少林寺的第30任方丈,38岁的永新希望将“少林功夫”的名字加入这个国际名单。
2月10楚清雪后,记者随文化部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田青赶到少林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申请是每两年一次."田青告诉记者,“第一次,我们推荐昆曲,第二次,今年,我们推荐古琴。2005年第三次推荐少林寺。由于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目前文化部有100多种队列。”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通过口、耳、体传播。随着老艺术家的退出和减少,这类传承面临着比自然和物质传承更为艰难的局面。以昆曲为例。新中国成立时,有400多个剧目。到了80年代,流传下来的剧目只有200多部。
根据少林寺提供的资料,少林寺功夫有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少林寺传世拳法手册记载的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其中拳法、器械套路552套,其他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156套。目前实际收藏略少,***545套:包括拳击178套,器械193套,陪练59套,其他115套。其中易筋经、铁布衫、二指禅、少林棍、达摩剑、少林棍法等在华人世界早已耳熟能详。
“现在少林功夫被曲解了!少林功夫不是‘模范武术’。”永信方丈说:“少林寺宣的是‘功夫’,不是武术。功夫就是练习和冥想。练功的真正目的是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少林武僧的习武是一种修行。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申报文化遗产才有价值。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武术更多的是动作。少林功夫里有个规矩,叫‘踢膝’。如果用现在的国家标准来衡量,少林功夫就成了‘残次品’。武术比赛讲究招式,少林七十二路是‘错骨’。面对敌意,谁能数清用了多少条路?”
“少林功夫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少林易筋经》的传道者王艳说。少林寺的另一个挑战是名声下的巨大利益。据少林寺统计,* * *未经授权的武馆有80所。“他们中的一些人宣扬少林功夫。”少林火腿肠,少林啤酒,少林巴士...以少林为商标的商品有54种。回荡在塔林的不是晨钟暮鼓,而是门口小贩的流行音乐。
登封市每年因为少林寺迎来654.38+0.5万游客。去年旅游收入占财政收入的38%。“少林寺的牌子属于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副市长何洪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想法是,第一,这个牌子不能无偿占用,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不应该被某个集团垄断。“1500年,当神秘的少林功夫成为全人类的记忆时,首先要消除的就是名利的干扰。
寺庙生产和功夫
凌晨5点,少林寺依然漆黑一片,“咔嚓,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36声过后,周围和尚房里的灯渐渐亮了起来。衣冠楚楚的僧人穿过庭院,聚集在寺庙中央的“大雄宝殿”。五点半,在一个老和尚的带领下,上午的课开始了。一个小时的早课后,和尚们休息吃早饭,早上八点开山门迎客。少林寺坐北朝南,顺坡而下。过道两边有七棵银杏树,一公六母,最大的有5.6米粗。从山门到千佛殿,进入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庭院。“少林功夫的起源是保护寺庙财产。没有冲突和战争,就没有武术和功夫。”永信法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少林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寺院,其兴衰与政治息息相关。“最辉煌的时候,少林有30多个下院,全国有5个少林寺,最远的一个在今天的蒙古。”永信说:“很多人都知道‘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其实少林和尚本来就是用来对付嵩山土匪的。”
事实上,“十三棍僧”并不是一直住在少林寺,而是住在少林寺西北50里的白姑树。少林寺曾拥有800多公顷土地,寺界南为大金店,北为清水河,东至蔚县,西至宜川白沙。所以少林寺位于嵩山腹地。虽然在一个角落,但实际上是松山区的管理机构。
少林寺过去有多少土地?“从庙里的碑文看,隋文帝一次赐地100公顷,唐太宗赐地40公顷。元朝一个时期,加了2200亩地,每个时期有多少地,很难计算。”卢秀军告诉记者。他是登封县档案室主任。解放后实行土改,僧侣的土地也重新分了。“当时少林有21公顷土地,有28个和尚。政府把大部分土地分给了周围的农民,剩下的28亩最好的土地都给了少林寺,让他们耕种养活自己。”卢秀军说。现在少林和尚已经不种地了。几年前他们在这些斜坡上植树。永新说,少林的收入一部分是门票,一部分是社会抚养费。少林寺每年约有1.5万游客,每张门票40元,1.4去寺。寺庙里的和尚每个月会收到几百元的生活费。寺庙每年的日常开支需要200多万元,每年正常的维护费用在200万元左右。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少林寺花费了28,465,438+0,000元用于寺内文物的重建和维修。
就固定的寺庙财产而言,少林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而源于保护寺庙财产的少林功夫,却成为了少林最大的无形资产。
易筋经的功夫是什么?
登封市副市长何洪波说:“应该给金庸颁发特别贡献奖。”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易筋经是至高无上的绝学,但易筋经到底是什么?
“易筋经的版本很复杂。一直看到几十个版本。少林寺里有一份手稿。我开始向少林附近的老和尚和武术老师学习。一招半式,大家都懂,但不完全懂。”王艳说。记者在郑州采访了王艳大师。他在寺里的身份是“少林寺易筋经洗髓传人”。他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剧本《血禅》已经拍成了28部电视剧。1995末,感觉右肋疼痛,去北京检查。医生告诉他胰腺癌晚期,只能活两三个月。后来回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躺在床上想着之前在少林学过的易筋经。“因为易筋经是横的,你也可以练习躺着。我会边治疗边练习。”一年后,他可以下床了,身体也基本没问题了,就回到寺庙专心修易筋经。“什么是易金?易是变,筋是筋,易筋是变筋。金庸小说里,要练功夫,必须打通任督二脉,这一点没有错。中医理论中,纵向叫‘脉’,横向叫‘络’。任脉和督脉正好在人体的前后正中,任脉在前,督脉在后,就是人体的经络。然而,人们并不局限于这两条脉络。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八奇经。易筋经就是疏通人体经络,以强健筋骨。”王艳说。王艳收集了各种版本和民间技巧,将其完整地拼凑起来,并自己动手过渡不完整的部分。记者看到的易筋经,其实是一套运气呼吸动作。“最深的功夫其实是最普通的功夫,普通人也能练。”王艳说。
更有趣的是,对于《易筋经》起源的考证,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少林寺的传统观点是:1500年前,达摩祖师在嵩山五乳峰山面上生活了9年。达摩走后,少林和尚在山洞里发现了一个铁盒子。箱子上没有锁,但却打不开。聪明的和尚一用火烤,铁盒子就打开了,上面有蜡,防止水汽侵蚀。铁盒里有两本书:《易筋经》和《水木经》,都是用梵文写的。当时,整个寺庙里只有二祖惠科精通梵语。惠科把易筋经留在少林,自己带着易筋经环游世界。寺里很多和尚对梵文略知一二,就单独翻译,这让后来的少林功夫多如牛毛。但是后来一个和尚带着易筋经去了峨眉山,看到了禅师般的秘密。在佛教秘籍的帮助下,《易筋经》以中文出版。惠科旅游回来后,《洗髓记》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易筋经》和《洗髓经》本来是一体的,只是后人只知道有《易筋经》,不知道有《洗髓经》。”
周博士,杭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研究少林功夫20年,收藏易筋经30多种版本。他告诉记者,他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天台山紫凝的一个道士写的《易筋经》,相当乱,“包括房艺”。永信方丈也说“易筋经佛教意义不大”,说少林功夫源于易筋经有点牵强。"事实上,在现代,少林功夫已经被人们神话了."永新说。
“少林功夫不是典范武术”
在少林寺塔林,少林武术队总教练陆埮叫来一位13岁的小沙弥,向记者展示二指禅。路演说,他还年轻,没有力气,所以他身后有两个和尚拿着铁棒帮助他站稳。小沙弥先左右挥动手指,然后用双手四指撑起身体,再慢慢放开左手,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右手第二指上。这个动作持续了十几秒。小沙弥比记者矮一个头,但手比较大。陆埮说这种功夫应该从小就练。选材的时候要挑骨头硬的孩子,每天用手指做几百个俯卧撑。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幸运,把运气带在手指上。路演的武功是铁布衫,民间称之为“刀枪不入”。“躺在床上用沙袋打也是运气,从100斤开始,再增加到1000斤”。
几年前,少林寺出版了《少林武医精修》,对少林功夫进行了系统梳理。这套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标价9000多元。
“少林功夫有自己的特色。”姜妍说,“比如在开始前,双手合十敬礼,以消除对方的敌意。前几招是防守,不先进攻。再比如少林最有名的棍法,因为棍没有刃,不容易伤人。”少林僧人的修行传统称为“三处”。“三处”是指僧人经常修行的三个地方:千佛殿、黑龙潭、后山墓。1982电影《少林寺》中最出彩的一幕,就是在千佛殿拍摄的,和尚在石头上做了48脚。“你为什么在千佛殿修行?”永信说:“一般人认为,千佛殿前是有灵气的。其实只是说说而已。真正的原因是千佛殿前香客太多,地面打磨。在这里练很容易摔倒,一定要集中精神。如果你专心练习,你就能获得长久的成功。”黑龙潭在少林寺前的山麓。早些年,那里的大树还没有被砍伐,野生动物出没,草木丛生。“我在黑龙潭练过一段时间,半夜最黑的时候去,全靠自己。我还年轻。手里拿着一根蜡烛,三根香,一盒火柴,尤其是第一次,紧张得不得了。到了黑龙潭,找了块地,点了蜡烛。我久久不敢环顾四周。在这样的地方练拳,高度集中,至少抵得上两个月的功力。通常我们的禅修无非是抛弃杂念,跑到黑龙潭,相当于在禅堂坐了一夜。"
“毕竟少林功夫不是套路。”永信道:“谁能把少林武术的意思解释清楚?我在少林寺出家20多年了。我不知道。我现在只能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尚喜欢讲破案。关于少林功夫的炉火纯青,永新也有很好的破案。古时候少林寺有个禅师,有个武术家请他比试。武功高强,百步穿杨。他说武器和场地都是禅师说了算。禅师说,就像射箭一样,他把场地设在一个悬崖上。第二天,两人如约而至。武术大师站在悬崖边上,他的弓还开着,抖得像糠一样。其实禅师并不懂武功,只是傲立在崖头。大师问秘诀是什么。禅师说:“你应该没有什么可以居住的,只有一颗心。”武学大师豁然开朗,后来成为一代少林高僧。
“少林功夫有很多讲究,比如‘四尖齐’——头发是血尖,手指是筋尖,牙齿是骨尖,舌头是肉尖。”陆埮说:“也就是说,练武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怒发冲冠,手指能刺入木头,牙齿能切割金玉,舌头能打掉牙齿。”这些都是比喻,却说明了少林功夫的精神。”“现在少林功夫被曲解了。“永新说现在少林功夫最大的威胁是竞技体育的规范化。1928年,民国政府成立中央武术博物馆。根据西方体育竞赛规则,中国武术开始规范化。1958年,国家成立中国武术协会,颁布武术竞赛规则。1959年,武术成为第一届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于1990年进入亚运会,完全规范化。”在少林功夫的标准化项目中,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含蓄、小规模、强调内功的传统风格,被类似杂技、舞蹈的高空旋转、大规模拳打脚踢等竞赛动作所取代。这种动作风格不仅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少林武术学校,也影响了少林寺,目的只有一个——夺取金牌。这样下去,少林功夫就是一个空壳。“僧侣和习俗之间的争论
出家是不赚钱的,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少林功夫的价值,会有惊人的发现。
豫剧《席绢通》中有这样一句话:“小仓娃,我离开了登封县城”,登封市在少室山下12公里处。汉武帝到嵩山祭祀时,在山下划出三百户人家,世代免除赋税徭役,专事向山祭祀。公元696年,武则天来到嵩山拜禅,“登嵩山,封中岳”,从而定下“登封”之名。
“1981我来少林出家的时候,登封县城只是一条街,鸡犬之声相闻。”永新说。上世纪80年代,卢秀军写过一份调查报告,《今日少林》。他发现少林寺周围的村民年产值只有30元,而且村民从来没有用过煤,都是砍树当燃料,没有电器,也没有电。"该省65,438+000多个县排在后十名."何鸿波说,“少林寺的和尚那时候也穷,没人愿意当方丈。”“9月20日,1974,少林寺对国内游客开放,门票5分钱。”吕秀军说,从1974到1978,根据门票统计,少林的游客总数在20万左右。少林寺全开放1982,“今年港片少林寺上映”。何洪波说。当时少林旅游人数达到70多万,1984年达到260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游客数量基本稳定在每年1.5万人左右。“少林旅游国际化程度很高,每年约有20万外国游客。”“登封现在有三大经济支柱;旅游、煤炭和电力。”吕秀军说,“现在全省117个县市中,登封排11。”
从1979到1989,国家投入500多万元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卢秀军说,到1999,少林寺全部装修完毕。寺庙装修的时候,少林寺发现他们周围都是旅游:门面店,一路小摊。郑州一家大公司甚至在少林对面投资了一个“寺庙”,造了500个罗汉,请了假和尚设功德箱。“古刹藏深山,少林锁碧溪”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让少林和尚感觉更复杂的是武术行业。
卢秀军告诉记者,登封政府在1958创办了第一所“登封市业余武术学校”。请来的师傅是少林高僧德根,现在登封的武术家几乎都是他的弟子。“登封现在有66家武术学校,已经整改完毕。他们想尽办法接触少林,大部分都打着少林的名号,都愿意在少林寺边上相聚。谁离少林近,谁就更正宗,更能吸引学生。”何洪波说。目前最大的少林塔沟武校有1.5万人。记者在少林时,正巧遇到塔沟武校的学生往山上跑,队伍跑了半个小时。"武术学校创造了登封最早的富裕阶层."
“武馆的功利性与少林精神不符。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打比赛,拿奖牌,更多的是‘模联武术’。怎么能说是少林功夫呢?”永新说,要么武馆搬,要么我搬少林。“这不是我个人的好恶。任何一个在这里掌权的人都会这么做。”
65438-0999,登封市政府选定清华大学的方案,重新规划少林寺景区,一期改造旅游武校。"截止2001年底,迎宾大佛已完成两期拆迁."何洪波说:“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门面建筑将被拆除,武术学校将全部迁至城西新建的武术城。预计拆除费用8000多万元,整个景区的整改需要3亿左右。”
周星驰也不行。
少林寺态度积极。少林武术队成立于少林寺1979下半年。1988年1月,少林武术队首次公开演出。第二年更名为少林武术团,开始在国内外演出。永新强调,这种表演不是商业性质的,其目的是为了追根溯源。1994少林寺起诉洛河罐头食品厂生产“少林牌”火腿肠。
2000年,周星驰拍摄了《少林足球》。在2001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永新提出议案,要求停止发行《少林足球》。原因是制片方“肆意滥用我们少林的专有名称,用一些废话和低级嬉皮士的演技和技巧联合拍摄少林足球”...并大肆进行低俗桃色。
目前,少林商标产品已在中国注册54个,涵盖从酒店、海鲜火锅到啤酒、汽车、轮胎、家具、砂轮、电线、电工材料等方方面面。从1998开始,少林寺开始在国内外注册相关的“少林”商标,也因此专门成立了“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为宗教法人是不允许申请商标的。目前,该公司已在29类48种国内商品上注册了近100个商标。5438年6月+2000年10月,向全球68个国家提出少林商标注册申请。同时,这家公司还联合经营了自己的两款产品——少林素饼和少林禅茶。少林寺旗下还有一家公司——“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王艳,他还是少林寺网站CEO、少林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少林易经洗坑经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禅诗研究会会长、《禅露》杂志主编。目前,该影视公司除了拍摄一些少林功夫教学片外,还与其他电视台合作制作了电视剧《少林血禅》。同时,少林寺还有自己的正规武术学校——“嵩山少林寺武术团训练基地”。除了学习功夫和文化,学生还要学习英语和计算机。通过考试后,他们可以留在寺庙当和尚,也可以被输送到体院、军校、武警等地工作。学费每年6000元。
为什么说“少林天下第一”?
——访杭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博士周
三联生活周刊:少林功夫从何而来?创始人是谁?周:少林功夫是谁创立的?通常有两种意见。一个是佛法是由易筋经和罗汉十八手证明的。第二,据传少林寺第一代创始人巴陀的弟子慧光和蒂希和尚说,慧光能在井里踢毽子五百次,而蒂希和尚“筋骨强健,拳脚快,武功猛”。
我的考证表明,少林武术兴起于元末明初,不是北魏,也不是“十三棍僧救唐王”。元末,红巾军起义攻入少林寺,僧人四散奔逃。这时,一个叫紧那罗的和尚生起了火,用火棒打红巾军。现在还有少林寺的金那罗宫。其实从明朝开始就有少林僧兵的记载。电影《少林寺》讲的是‘十三个和尚救唐王’的故事,只说明13个和尚参加了一次军事行动,并不代表少林广泛习武。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说少林天下第一?
周: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少林功夫是不是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以寺庙为主的原生态武术;第二阶段是亚生态少林功夫。此时的少林功夫已经吸收了其他传统武术的特点和招式。明朝历史上有很多征用少林僧兵的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郑若曾所著的《江南经略》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切努力,少不了少林。”少林功夫逐渐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到了清初,已经是“人言武功,需出少林寺”了。此时,少林已成为民间武术的旗帜。三联生活周刊:少林传统功夫和作为竞技运动的武术有什么区别?
周:传统功夫是一套价值体系。韩非在《武注》中说“侠以武违禁”。侠义代表了民间武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他的祖先在赵国练过剑术。什么是传统功夫?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很清楚:练剑术就是“内防身,外防身,君子胜于德”。换句话说,功夫不仅是一种防身健身的技术,更是一种道德追求。它是一个技术、身体和精神的价值体系。
中国的竞技武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散打,基本一直沿用西方的规则;另一种是套路,将传统功夫套路化、标准化。现在国家体委已经认定了大约129种拳种。传统功夫主要靠师徒口口相传,动作清晰,强调实战;竞技武术依托于规范的“拳谱”,追求稳定优美的动作,不动不跳。(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