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的人生与命运

李纨也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特殊人物。她的家庭背景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父亲是敬酒的国子监。她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但李婉文化程度不高,才华平平,有些世俗。性格有点像王夫人,善良老实,但是小气,斤斤计较,不像王夫人肯行善积德。她是郑的长女,生下了的第一个孙儿。但由于丈夫早逝,自己又是寡妇,按的规矩不能当管家,王夫人只得从请了外甥女冯来当管家,在贾的地位实际上被冯取代了。李纨一心一意地接受了这种命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抚养贾兰,指导未婚的小姑子上,对贾府的事也不问。

李纨的性格与王夫人相似,也与袭人相似。可见李纨是王夫人的媳妇,也很争气,完全符合王夫人的期望。她很快生下了贾政夫人的孙子,丈夫死后,她可以过平淡的生活。

01

贾宝玉有一段关于李纨的精彩评论,就藏在书中。贾政第一次带着一大群门客相公、贾宝玉欣赏大观园的时候,贾政等人先去看了后来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当时叫冯,后来他看到了李纨后来住的稻香村。贾政问宝玉稻香村与潇湘馆相比如何。贾宝玉是怎么回答的?他说,没有冯多!就是稻香村比潇湘馆差远了!什么更糟?因为稻香村明显是人工的,不自然的,有很多地方是压抑自然,伪装淳朴的。宝玉的评价是说,要求年轻的鳏夫过殉道的生活是很不人道的。这是人为的思想禁锢,不尊重人性!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在青春稚嫩的年纪,自然要像枯树一样过着苍白无趣的生活。

道士贾政听到这些话不着急?宝玉话还没说完,一定要把他从账上划掉!曹公设计了这个宝玉不怕死,敢于反驳贾政的情节。无非是让宝玉转告左宗棠,他已经严厉批判了封建礼教中要求女人守寡而男人可以再嫁的不公平待遇!

02

可惜书中的李纨是封建烈士!她虽然是书生之女,可惜父母只接受了充满仁义道德的封建礼教教育,所以对她的教育只是禁锢女性思想的腐朽之物,比如《女人传》,她就成了自己命运的牺牲品,这是自然而然的发展!李婉本来可以改嫁,或者至少发展其他才能,自己理财等等,但是都没有用。不仅不能再婚,而且不能插手家务。只能养儿子,陪嫂子!

李纨出现在金陵十二钗官书里是因为她在贾府的地位吗?还是因为她的悲剧?在不幸的部门,每个女孩都有她的不幸。官书里的十二个人,包括宝钗在内,都是不幸的化身,代表着一种受损的命运。是因为李纨是一个年轻丧偶,甘愿受命运摆布的代表吗?看李纨在官书上的图和判词。“后面画着一盆茂兰,旁边有一个头戴凤冠,身穿漂亮长衫的美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桃李春风结出果实后,谁会像一盆兰花到头来。如果冰水那么空,那是和别人开玩笑。”这张图和判决书透露出的命运是,贾兰不负寡母的期望,最终科举成功,所以她是茂兰,李纨自然也就做了官,成就了后来的盛世。可惜岁月苍老,青春已逝。年轻的时候,形容枯槁,看不起眼。我活得像根木头。现在我老了,即使我拥有无尽的珠宝和财富,我又能享受什么呢?所以,如果你像冰水,你会吃醋,你会和别人开个玩笑。就像贾宝玉说的,这怎么可能是自然的?明明是人为的,而且是破坏扭曲人性的做法!

03

李纨有没有哀叹过自己的厄运?也有!你看,第三十九次进村,奶奶在胡说八道,哥哥偏要刨根问底。很多人聚在一起谈论房间里每一个知己女孩的好处。李纨道:“你是自然人。凤凰女也是一种生物。我想你朱叔叔在日本的时候,从来没有两个人。你以为我还是那个管不住人的人吗?我看到她两个每天都不自在。所以等你朱叔叔不在了,我趁年轻把他送走了。好的能留着,我就有胳膊了。”说着说着,他开始流泪。李纨说起平儿,想到自己,难过得泪流满面!这是李纨难得的真情流露!没错,被放出来的女孩还有值得期待的生活,但她只能像根木头。是羡慕还是难过?李纨的眼泪令人扼腕叹息!

04

宝玉生日那天晚上,在颐袁弘设宴,李纨也出席了。她还画了很多花,是蜡梅。按照书上说的,李抖了抖,抽出一根,笑着说:“太好了。”看看这个。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你看那牌子,有一棵老梅,上面写着‘霜降晓寒’四个字,那句老诗是:草堂情愿。注:“自己喝一杯,在家掷骰子。”李婉笑着说,“真有意思。你可以扔。“我自己喝一杯就好,不会问你浪费和快乐。”,,,这个花签预示着彩民未来的命运,李纨的命运也在其中预言。腊梅是在寒冬萧瑟的寒风中一枝独秀的花。也就是说,贾家一倒,所有的姐妹都像花一样枯萎了,一个个都倒了。因为贾兰科举成功,李纨成了老君主,一枝独秀!除了这一层意思,还有一层隐晦的意思,就是腊梅冬天开花,虽然傲雪,但已经是年底了!所以,李婉虽然终于有了得意的一天,但她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李纨大半辈子都是这个模样,直到生命的最后才真正享受到富贵荣华。但是这种天翻地覆的生活能幸福吗?

李婉的悲惨生活其实远比她好!

05

在李纨的判断中,有一句和别人开个玩笑的言论,明显是讽刺性的叹息。李纨的人生虽然错位,年轻时不幸福,老了也享受不到幸福,但毕竟把贾兰培养成人了。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个笑话?这句话明显是话里有话!《红楼梦》中关于李纨的一段话,是镜中的恩情,更配得上一梦成名!那个美好的青春去了何逊!别再提绣帐了。只有戴上珠冠,披上凤袄,才能抵御无常。虽然是,但人生不应该受年老贫穷之苦,还需要积累儿孙。头上戴簪缨,头上戴簪缨,胸前有金印;魏呵呵,鲁先生,魏呵呵,鲁先生,昏惨,近黄泉路。古代的将军还能存在吗?只是名义上,大家互相尊重。

这种对李纨命运的描述近乎狰狞。她说虽然有心把贾兰培养成人,但死亡之路近了。还说贾兰虽然做了大官,但李纨并没有为子孙积德,似乎在暗示李纨做了不道德的事,贾兰的命运可能会因为因果报应而受到影响!那么李婉除了运气不好,还有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李婉很自私,因为她是寡妇,有个年幼的儿子,可以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李纨是贾府里为数不多的有忧患意识的人。丈夫早逝,孩子年幼,她守寡,除了大家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她很在意钱。按照贾府给她的待遇,本来是可以不用为钱发愁的,因为每年的收入远大于支出,但是李纨很讲究节俭,很节省。说白了,就是因为李纨有紧迫感,知道树倒猢狲散的道理,知道盛宴即将结束。她需要养活和培养贾兰,所以必须一直节俭。对外表现出来就是小气和自私。

06

《红楼梦》前八十回写李纨的卑鄙,有明有暗。公开写的地方是姐妹俩开诗社的时候。因为李婉带着姐姐们来找她要钱,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给李婉算了一笔账。算了一下,李纨一年挣四五百,还是净收入。在贾府没落之前,李纨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在贾府没落之后,她继续培养贾府。虽然有这么多收入,但李婉从来不想乱花。她总是什么都做,从不多花一分钱,所以在书中是个抠门的形象。不过话说回来,李婉收入高,但也是她唯一的收入。再加上封建礼教限制了她的思维,她只是在节流,不能开源,所以她的小气其实也是一种原因。而且在贾府落败的时候,更是明显看出她的关心和谨慎不是多余的。

她吝啬的秘密是,刘姥姥来大观园游玩送别时,大家都给了刘姥姥一些援助,李纨却没有。你想,冯和李纨是妯娌,冯是贾赦那边的,冯都给了不少礼金。李婉至少应该表现出来!但是李婉什么都没送。这件事是秘密写的,曹公写得很细腻。他不会说李纨什么都没送,而是把送礼的人和送的东西一一列出来,让你一目了然。嘿,你为什么不干脆什么都不送李婉?!由此可见李纨的卑鄙。

07

李婉除了小气,还很自私,这从李婉抽的彩票就能看出来!李纨的花签是腊梅,诗中不是叫别人废而兴。这句话怎么理解?也就是说,你过得好不好,我不问,我只关心我自己!这句话很自私,但那时候李纨是寡妇,又是乱世。管好自己和贾兰就好了,谁管别人呢?!正因为这种私心,前文中,贾宝玉游览幻境时,听说李纨一伙唱的是《红楼梦》里的《少年迟暮》,便说要为后代积德,不能只顾自己。

李纨到底做了什么不道德不积恶的事?我想是贾家败落之后,出现了巨大的亏空需要弥补。李婉不肯给钱帮助,让大家都很穷。宝玉宝钗结婚要卖袭人等丫鬟,李纨也不管。后来贾家被查抄,财产被充公,上上下下除有罪者外,都沦为平民奴隶。想救被定罪的人,就得把钱赎回来,把关系打通。在这种情况下,李婉不肯花钱帮亲戚出狱。因为在她看来,以后完全是你说了算,所以省下这笔钱吧!所以,以前再好的亲人,现在也照顾不了。只能走培养贾兰的路。所以,无论是宝玉、贾琏需要救赎,还是宝钗、巧姐需要帮助,她都不出面救赎,也不花钱帮忙。作为贾家的大嫂,看着哥哥姐姐侄女受苦,真的很自私,但她无动于衷,只是照顾贾兰的成长和教育。金银散尽又回来,如何才能挽救家破人亡?但李纨下定决心,不再问别人废与兴。结果贾家家谱分崩离析,大家都在寻找出路。

08

李婉的财产是如何保全的?这件事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既然大家的财产都被查封掠夺了,李纨攒了多少钱还要上缴国库?书中第十三章,秦可卿封龙,禁止王熙凤辅佐宁。秦可卿死的时候,给王熙凤做了一个梦,告诉她贾府很快就要失陷了,失陷之后怎么处理。秦始皇有一个重要的交代。秦始皇说:“我的祖先虽四时祭祀,只是没有一定的钱财;第二,虽然建立了家庭学校,但是没有一定的供给。就我个人而言,今天的繁华不缺祭祀和用品,但将来衰落的时候,这两样东西从何而来?在我看来,莫若利用今天的财富,会在祖居附近建立更多的田庄、房屋和田地,以便为祭祀做准备。所有的补给费用都来自这里,他家的学校也设在这里。契约家庭,老少通吃,立了个规矩,以后按照房子掌管今年的地、钱、粮、祭、供。这种方式没有竞争,也没有销售的弊端。甚至有了罪,什么都可以入官,这个祭祀行业连官都不入。它战败了,后代回家读书种地,也有退步,牺牲是可持续的。如果认为今天的辉煌是无止境的,而不去思考未来,就不是长久之计。近期还有一件很喜事。真的是充满了火和花。要知道,那只是一时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别忘了‘一场盛宴必须结束’这句话。”如果我们现在不担心未来,到最后我们会后悔莫及。"

这段话是秦可卿教王熙凤避祸的一种方法。从秦可卿前面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贾府是在劫难逃了,但是灾难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应付。怎么处理?秦可卿说得很仔细,可惜王熙凤不听。她只是看着大火的食用油盛世。秦的方法是把更多的田庄、房屋、亩地放在祖邑附近,即有罪则一切可以入仕,这是祭祀业,连官都不许入。它战败了,后代回家读书种地,也有退步,牺牲是可持续的。

09

所以只要多买祖上附近的田庄、房子、亩地,就有罪了,祭祀业不官也得保存。这是李纨使用的方式。但这是秦可卿在梦中告诉王熙凤的。就连王熙凤自己也没当回事,抛之脑后。李婉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你回头看第五十六章,闵探春兴利除弊的时候,宝钗大概交代了大观园的合同分了款以后赚的钱怎么处理。书上说平儿笑着说:“这些案子虽小,一年算一次吧,省下四百两银子。”宝钗笑道:“如今又来了。一年400元,两年820元。我们也可以买几间出租的房子,加几亩薄地。虽然还剩下一些,但是他们辛苦了一年,还得被告知留点胶水修补自己的家。虽然是促利省钱的关键环节,但也不能太小气。就算省了两三百块钱,我们也会失去系统,这不像话。所以干这一行,在外府一年花个四五百银子不难,但他们也得补。

兴利除弊的讨论是在李纨、宝钗、探春之间进行的,但出主意的是宝钗、探春。李纨不知道,但她是一个真正会打算盘的人,所以这里说者有意,听者有意。李婉虽然只是听,但却听出了她的心声,激励了她。以前,她只能攒钱。现在,她看到这个好主意,就开始在陆地上买房。以李婉的谨慎,她不会不考虑在哪里登陆。前面说过,李婉有忧患意识。虽然每年收入不菲,但她省吃俭用,不肯多花。其实是出于焦虑。她虽然是块木头,眼睛又不是瞎的,看见贾家内外各种乱子,怎么能不着急呢?所以李纨肯定在祖佐附近买了不少地。不管将来谁犯了罪,都不会害她的头。这就是李纨的聪明之处。这也是李纨的财产能够保全的原因。

10

李纨虽然保住了她和贾兰的小家,但看到大家都被打败,流离失所,对她来说是痛苦的。而多年来受三从四德教育的李纨,却把养弱子、成就功名视为头等大事,认为这是做寡妇的本分。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这是她管不了的。其实这种想法并没有错。虽然不是做好事的想法,但李婉当时也很难顾及到别人。毕竟,她是一个寡妇,没有其他收入来养活她的孩子。在封建社会,一个寡妇是不能当众赚钱的,所以李纨的前途也是一片迷茫。况且,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想想也是。他有钱的时候,享尽荣华富贵,却完全不顾后患。王熙凤在收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和李纨分?秦可卿的梦告诉她,它完全被忽视了。她只想打着贾琏的招牌四处敛财,做了多少恶。她以为自己可以独霸天下,肆意横行。谁知清算的那一天终于来了,这一天来的时候,王熙凤完全没有准备。她只想用银子来放高利贷,拒绝用白花花的银子来置地,但最后还是把积攒的钱都交了出来。况且凤姐竟忘了秦可卿的嘱托。更有可能的是,她更愿意积攒钱财而不是购买房产,考虑到她最终会回到贾赦身边。于是她故意不理会秦可卿的嘱托,在自己想得够了之后,把置办房产的任务交给了宝玉的妻子。她既获得了好处,也赢得了建议的好名声。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天之前,贾府败了。

宝玉和宝钗虽都是李纨所珍爱的兄妹,却从享尽荣华富贵沦落到吃不上饭,没衣御寒,没饭吃。但是,他们是成年人,此刻受穷是他们的宿命。如果我们帮了他们,那么李纨攒下的钱,未必能支撑贾兰长大成名。因此,李婉不提供救济。

11

话虽如此,李纨不扶贫可以理解,但不扶贫就不合理了。在生活中,虽然成就名利很重要,虽然养育孤儿很重要,但还是有很多事情是出于人性,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泯灭良心。王熙凤有罪,但巧姐的罪是什么?毕竟她是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生的。她也是贾兰的表妹。她是一个单纯的年轻女孩。她也有活下去的权利,就像贾兰一样。李纨这种完全不给予救济的态度,太绝对,太冷酷,太不人道。对于巧姐这样的穷孩子,刘姥姥作为一个村妇,还是不忍心忽视。对于像宝钗宝玉这样的老主人来说,被卖给主人的袭人还是全心全意地为蒋玉菡服务的。这些人会比攒了很多年钱买了很多房产的李婉过得好吗?不一定,但他们还有人性,他们懂得亲情和亲情的温暖,而李婉,经过多年的丧偶生涯,已经失去了人性。

可是,谁又能怪李纨不近人情呢?是这个社会造就了她。她年轻丧偶时,人们要求她禁欲。免于一万件事,只管照顾儿子的小姑子。当时人们并不认为她应该是人类,而是希望她是一个气喘吁吁的木头,一个干瘪的木乃伊。她的快乐,她的需求,谁在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她的命运。让她这么多年只为贾兰而活。现在贾府没落了,但我希望她能迅速恢复人性,不再为贾兰而活,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多难啊!李婉的心早就没了。有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了封建家族的迫害,李纨不再孤独。现在真的很难要求她做一个男人。

12

所以,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不是突然形成的。李婉固然可恨,但把她变成这样的社会不是更可恨吗?早在当年,贾宝玉陪贾政游览大观园时,曾大加评论稻香村与游凤来一(潇湘馆)的对比,批判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和迫害,以人为代自然,使花在早春凋零。现在风雨来袭,希望干花重见光明是痴心妄想。多难啊!李纨与其说是可恨,不如说是同情和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