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北大自主招生!如果你参加过学校,请进来。

第一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一般介绍选拔保送生的情况。

什么是自主招生和学生选拔?了解这一点,有助于考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北大的自主走政策,参与选拔。“保送生、自主招生”是教育部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一种方式。所谓的“高考招生”制度,并没有赋予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考生填报志愿,参加考试,按分数录取。这一系列过程与高校无关,参与者只是考生和省级高新管理部门。高考制度确实是现有国情下最具操作性的统一招生手段。但是,“招生”是为高校输送学生。其实,只有在高校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老师,才知道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在高校表现出色,成长为有用之人。一定程度上,把招生自主权下放给高校,尤其是那些学术声誉好、社会公信力高的高校,让大学老师在招生过程中有直接的、一定程度的话语权,才是“自主招生、保送生”制度的初衷。其中,“保送生”不经过高考直接录取,是高度的“自主招生”;一般的“自主招生对象”如果想参加高考,用北大给的优惠政策,就是有限的“自主招生”。

正因为如此,北大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选拔,大量采用了学术界常见且行之有效,但在基础教育阶段选拔考试(中考、中考、高考)中并不常见的方法。比如要求申请人填写北大设计的申请表,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内容,专家会对候选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对比筛选;笔试通过的申请人需要在北京大学进行面试,通过回答专家问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观察其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选出的候选人被北大“认为”是优秀的,因为他们通过了北大老师的评估。注意这一点,有助于考生和家长纠正申请中的一些错误观念。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一个拿了很多奖的学生一定比另一个没拿很多奖的学生强,一个平时成绩排第一的学生一定比另一个年级排第五的同学强。需要注意的是,学术竞赛排名靠前,即“竞赛的提问者认为你很优秀”;排名年级前几名,也就是“高中考试的提问者认为你很优秀”,而这些并不是“北大认为”你很优秀。

当然,每年报考北大自主招生和学生选拔的学生有几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优秀”的。但名额有限,北大只能“优中选优”。所以如果一个同学失败了,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在这场和优秀群体的竞争中运气不好。正是因为“优中选优”,我们才无法根据你目前的情况告诉一个考生你是否能通过初审,或者获得最终的资格;只有北大的招生老师拿到全省各地考生的申请资料进行比对,才能给出答案。

自主招生,选拔走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生和家长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我们的经验,所有心态好的考生,无论是否通过这次选拔,最终都能如愿以偿地在北大就读。心态的问题恰恰是一些优秀学生在高三高考中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好的障碍。所以我们希望考生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参加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选拔,不要因为选拔过程中的磨炼甚至挫折而扰乱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考生家长还要注意“心态”的问题。首先,他们不应该有心态问题,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复习。同时,他们更要注意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三的学习生活。一定要记住,自主招生和走考是给优秀考生提供一个“机会”;不抓住机会就算了,但一定不能影响正常复习。

第二章:报名和初审

《北京大学2008年学生免试自主招生简章》已在北京大学招生网首页发布。你现在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阅读招生简章。所以,真的是因为很多考生和家长在不了解每年简章披露的重要信息的情况下,匆忙开始申请过程,事倍功半。

目前北大仍采取“中学推荐为主,个人申请为辅”的原则。北大将对所有报名考生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参加笔试的考生,即“初审”。具体来说,北大为一些中学提供“学校推荐名额”,要求他们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学生参加选拔。对于这类申请者,北大会充分信任中学的意见,给予初审通过(除非被推荐人有明显劣势)。可见,考生从所在高中争取“学校推荐名额”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认为,那些历年向北大输送优秀生源较多、长期支持北大招生工作的中学,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名额”。但少数中学是后起之秀,或者其他原因,未能引起北大招生组的重视。对于没有“推荐名额”的学校,校领导强烈向北大招生组推荐优秀学生。

当然,北大也明白“学校推荐名额”推荐的局限性,所以也有考生“自荐”的渠道,让真正优秀的学生也能获得机会。所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拿到推荐名额的同学,一定要积极参加自荐。只要真的属于优秀生,当然可以通过初审。毕竟北大的招生是为北大本身选拔人才,谁优秀谁入选是理所当然的。往年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最终获得保送生或自主招生对象资格的考生,平均约有1/3来自自荐申请。

这里说的“学校推荐”和“自荐”,是针对“初审”的。通过初审后进入笔试和面试阶段,将不再区分自荐和学校推荐的考生。

了解基本信息后,也许你会问“我应该申请吗?我能通过初审吗?”对此我们很难给出答案。有人指出,初试成绩是通过考生比较得出的,就像高考,一个考生说“我能考660分,能考上北大吗?”我们只能回答,这要看你在省内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排名。同样的,有个考生说我中学排名多少,拿了多少奖,有多优秀。我们只能告诉你,这要看你是否比其他申请人有优势,你的申请材料所陈述的内容是否比其他申请人更受北大老师的认可。不过,我们还是给考生一些概括性的建议:第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自主招生和走进去的学生选拔是一个“稳扎稳打”的过程,不能抱着“投机”的心态。如果你的综合情况一般,就要集中精力复习高考,努力提高成绩,争取在高考中处于有利位置,报考北大。第二,成绩排在年级前几名,有资格通过学科竞赛保送的考生,历年来都被考生和家长认为受到北大招生老师的青睐。所以这类考生要参加北大的申请,认真准备申请材料,通过初审的可能性很大。三、重点北大需要什么样的优秀学生准备申请材料,让北大老师相信你是一个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不是你觉得自己怎么样,而是你觉得北大最有可能看重什么。

具体报名方式,无论是学校推荐还是自荐,都需要先在北京大学招生网填写志愿表,然后打印志愿表,并在规定时限前将申请表及所附申请材料寄至北京大学招生办(北京大学老化学楼129室,邮编100871)。对于这些技术问题,请仔细阅读网站和报名表上的说明。

考生必须先在北京大学网上招生平台注册填表。你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填写申请表所要求的信息,保证信息点的准确性。应注意专业志愿者和陈述。保送生在此填写的志愿将作为录取依据之一(详见“保送生录取”一章)。自主招生的学生填写的志愿仅供参考,没有特殊意义。最终志愿以高考志愿为准。这里设置这个栏目只是为了避免两类考生分别报名的繁琐,也是为了大致了解一下报名者的相关想法。第二种是邮寄到北大招生办的书面材料,应该包括第一部分的打印版本和一些资料:

(1)考生老师或中学领导提供的推荐信。

(2)申请表中所列奖项和活动的证书及证明材料复印件。

各种证明材料必须和报名表一起寄到北京大学招生办。面试后确认录取前,任何新的

对于在竞赛中获奖,但还没有拿到证书的,可以先填写获奖内容,然后由老师或学校出具相关证书。拿到证书后,可以在面试前发一份。

对于没有明确要求的材料,如自荐信、自己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以及参加各种比赛的成果等,需要大家自己决定是否提交;一般的文章和书籍,如果不是学术著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不建议作为申请材料,因为不反映学术能力的材料可能不予考虑。重要的是申请是考察学生能力的机会。优秀的学生懂得准备材料,让北大的招生老师更全面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情况。

当你的申请材料完成送到北大招生办后,你的申请系统会收到一条消息,通知你材料已经到了。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申请材料寄到北大,所以完全有可能在实际寄到北大招生几天后工作人员就完成了你确认信息的录入,所以不要打电话了。由于大部分同学选择通过快件安全寄送申请材料,建议考生记住快件的寄送号码,以便据此在网上查询邮寄情况。只要你写对了地址,而且显示有人在网上收到了,那么申请材料一般都会寄到北大。

初审时,招生办将邀请各系教师组成独立招生专家组,择优录取。北大老师会仔细浏览考生提供的申请表和补充材料,根据综合情况决定谁通过初审。如果你能按照我们前面强调的去准备,那么你能否通过初审,完全取决于你在众多申请者中的相对实力。我们在这里传递的信息,是让你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最后的决定性因素是你自己的实力和其他应聘者的实力。

第三章:笔试

北京大学招生办会在笔试前半个月在网上公布所有报名参加笔试的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笔试。

我们这里提供的笔试介绍比较具体,是根据往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考虑到招考办每年可能会对笔试方式进行一些改动,我们不能保证以后的面试会按照下面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请注意招生办给出的相关信息。

笔试地点一般在各省省会城市,个别省份可能会有所不同。注意测试说明就行了。组织考试的老师是北大招生组的,所以如果你对相关和专业方向有疑问,可以找机会咨询。

笔试和普通考试在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语文、数学、英语是文科生必须要考的内容,卷子基本一样。一般文科生考政治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学,分数每年都有变化。前几年英语不考听力。这些也是需要在考前招生的相关通知中注意的。

考试时间一般是一整天。语文、数学、英语上午考,三张卷子同时发,在规定时间内一起交。一般不提前上交。下午文科生考政治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学。就像早上一样,会同时发两篇论文,同时上交。一般上午的考试时间会是3到3.5个小时,中午休息2到3个小时,下午考试2个小时左右。由于试卷分发和领取是同时进行的,请务必安排好时间。可以先快速浏览考题,判断各科难度。不要在某一科耽误太久,就像你做文综或者理科的卷子一样。

文科生没必要做理科生要求的数学题,考分数没意义。所以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不要浪费时间。一定要计算好自己做过的题的分数总和,防止漏题。所有考试都由各省招生组的老师监考,老师不会也不可能回答你关于试卷内容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经验,笔试和面试是不需要特别训练的,最好的准备就是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高考复习状态。严峻的事实是,往年总有同学不听我们的建议,按照自己的想法抓紧时间准备考北大。结果没用,但应该也会影响正常复习。北大的考题考察的是高中知识和能力范围内的内容,所以准备高考和准备北大自主招生以及保送生的选拔并不冲突。至于面试题,很大程度上考察的是笔试和申请材料不能完全体现的能力,包括考生平时的积累,所以不能特别准备。如果在笔试中遇到新奇的题目,要注意从高中基础知识出发冷静解题,不要慌张。

总之,这里观察到的很多品质都与人平时的知识积累和习惯养成密切相关。所以短期突击是不可能有效果的。不需要抽出太多精力,主要还是跟着老师继续复习准备高考。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社会上一些自主招生考试的辅导班。北大从未授权任何单位组织任何形式的辅导班,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的所有试题历年来均由北大机要办负责。社会上的人得不到全面准确的题目,考核方式每年都在变。大家参加这样的辅导班意义不是很大,反而会耽误高三紧张的复习。

笔试试卷全部由专家组相关部门的老师组织,最后审核,保证试卷的科学性。由不同的人负责分数的审核和汇总以及最终的登录分数,以保证笔试成绩的确定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北大招生工作的公平性。所以请放心。如果对成绩有疑问,可以在成绩公布后通过电话、快递等方式申请查分。

笔试选拔只是希望从已经很优秀的学生中选拔出相对更优秀的学生,但是考试的机会总是有的,结果发现即使是2007年高考成绩非常好的学生,也在笔试中被淘汰了。我们知道原因是他们没有安排好时间,在某个科目上耽误太多,部分同学身体状况。我们祝愿大家通过了解这些考试,在笔试前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同学在失败后依然能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最后高考表现出色,也说明他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摆正了,或者说通过这次考试学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自荐选拔只是高考之外的又一次机会。不要认为失败是巨大的损失。既然没有这样的机会,那就尽快忘掉,全身心投入到高考的复习中去;也可以通过高考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北大梦!

第四章:面试

笔试之后是面试。面试名单主要根据笔试成绩确定,会参考之前提交的申请材料。

在介绍之前,我还想提醒大家,自荐生选拔是除了通过高考招生以外选拔新生的新尝试,其具体形式和内容也不断调整,使选拔结果更加符合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要求。我们这里提供的信息是基于之前的面试信息,不能保证以后的面试会以完全一样的形式和内容进行。

把考生带到北大面试,有利于让不同地区的考生在同一个环境下交流,让北大的老师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和评价。而且集中面试有利于北大老师把握相对统一的尺度。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参加北大面试,还能有机会聆听北大招生办邀请的北大知名学者的讲座,参观北大校园。

我们用2007年的面试介绍了面试的相关情况。面试形式主要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与一组老师讨论某个话题。五名候选人组成一个小组,由三名老师面试。教师首先让学生自我介绍,并问一些非常简单容易的问题来开始对话,然后选择一个话题请一名学生回答或表达他的观点。这位同学回答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这种考察不局限于单一的一问一答。老师可能会对考生的回答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也可能会问一些名胜古迹的问题。考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这些问题与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老师可以向每个学生提问。当然具体情况在老师手里。他们会以是否充分了解了考生的特点和水平为依据。一组的总时间大约是五十分钟。

需要补充的是,为了保证面试水平,面试专家由各部门推荐,其中涉及语言、外语、历史、地理、理化5个部门,其他3个部门。一般这些老师都是学术博士生导师,分管院系的教学领导,以及从事教学的北大招生组成员。为了保证面试的公平性,面试专家组是提前分好的(保证文理老师每组都有),但具体由这组老师在哪个考场面试的学生,由面试当天的面试专家组领导决定,每次考试前重新抽签。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参加考试的学生,都不可能知道自己要面试谁,或者被谁面试。

很多同学都很关心之前面试的问题。每年北大自主走考的考题都是在考完之后交给北大机要办处理。大家得到的“考题”大多是带着印象参加考试的同学记录下来的。也有一些骗子胡编乱造。其实这些面试的内容每年都会有变化,具体的问题其实对考生备考的参考价值不大。尤其是面试中,很多话题如何展开,要由老师根据学生的现场表达来决定。

在内容上,有些面试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这些问题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内容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与NMET的一些试题不同,面试会从更灵活的角度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并不要求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死板的回答,更重要的是会延伸和传播一定的课堂知识。比如“如何区分两个相同的磁棒和铁棒”“如何看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等等。

另一部分试题来自课本之外,旨在考察考生对社会、国家、世界的关注程度。试题来源非常广泛,从新闻时事到生活常识,涉及面广,考察全面。我相信,对于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的考生来说,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难。

也提醒大家,面试问题大多是开放式的,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考生在回答高考题时不必遵循太多的模式和套路,可以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公开回答,充分展现自己的风格。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面试是比较陌生的。面试作为考试选拔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不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答案进行整理和解释,而且在答案完成后也没有更多修改和提高的机会。所以考生在面试前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克服面试的紧张和不适。在面试中,老师考察的不仅仅是你回答的内容,还有你的精神状态、性格和风度。

我建议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克服不必要的紧张,比如模拟面试环境和场景,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回答的能力,让自己在面试中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自我介绍是面试中的开场环节。考生可以为此做好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同时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面试官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有一个简单而充分的了解。这对接下来的面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辅助作用,考生可以好好把握。

面试时,考生要注意的是,自己的回答需要尽可能的全面和有条理,能够完整全面,重点明确,逻辑清晰。对于很多开放式问题,面试官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答案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考生可以在面试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

面试前,考生也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其实短时间的突击并不能在面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面试前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有效的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建议大家不妨复习一下中学课本,尤其是一些偏科的考生,可以重点复习一些平时不擅长的科目,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点、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但这个时候,它是不必要的,也不应该被考生使用,更不应该去钻研太多高难度的高考习题甚至竞赛习题。面试的重点不是单一的解题能力,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另外,每个人也要有一双关注社会的眼睛。综合素质好的考生,不仅仅是考场上的专家,更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有一种关心感和责任感。面试中有些问题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时事新闻,可以在面试前后关注一些有社会影响的重大新闻事件,也可以用课本之外的例子来证明或补充一些问题。

面试的地点在北大校园。对于外地,尤其是南方和西部的考生,要尽早做好周密周到的行程安排,包括尽早预订往返火车票或机票,安排好住宿地点,避免去北京前后过于仓促,影响面试的表现。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比如北大附近的住宿地点,可以在北大招生网上咨询考生和家长。如有需要,请提前预约,否则将无住宿,极大影响考试期间的安排。如果遇到具体问题,也可以在北大招生网的论坛上提问。我们一定会为考生和家长提供详细的解答。在开车和来北京期间,也提醒大家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北京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面试之外做一些有意义的安排。比如考生可以借机参观北大,感受北大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在面试过程中,招生办会安排一些招生政策说明会、院系宣讲、教授讲座等活动。我们建议所有人都参加,尤其是家长应该在孩子考试期间参加。招生政策说明会上,招生办领导将介绍自主招生的具体政策,特别是新的变化。各部门的活动和讲座更是直接了解北大各部门的难得机会。也许听一次老师的讲座,比很多生硬的数据指标更能帮助你真实地了解一个部门。

面试结束后,面试老师会根据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对考生的面试情况进行评估打分。招生办要求老师解释这些分数,汇总这些材料,计算考生在面试中的分数。结合笔试成绩,将两部分成绩按照公布的比例进行换算排序,然后按照北大录取名额从高到低确定最终通过名单(名额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当年的生源情况)。

第五章:走进来的学生的录取。

对于选拔通过的学生,老师会根据其报名时是否具备“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保送生资格”,对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的学生进行初步划分。此时已走进的同学,将根据考核结果从高到低排序,根据报名时填写的专业志愿和面试表现进行专业录取。然后,选拔结果会在网上公布,每个参加考试的学生都会收到招生办下发的通知:走的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预录取部门,自主招生的学生可以看到通知和高考通过的相关政策和条件的复印件。对于被推荐到北大的同学,需要按照程序回复相关表格和回执。招生办根据这份回执,确定一份初步的保送学生名单,最后将这份名单与教育部公布的保送资格学生名单进行核对,最终确定北大保送学生名单,提交教育部。在这个名单提交之前,不知道自己有保送资格并通过考试的同学(比如省级优秀生没有入选)可以申请保送。原申请保送并已预录取的学生,如果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上,将自动转入北大自主招生对象。

第六章:高考、升学考试及其他考后事项。

对于小心翼翼带学生走路的学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知道自己走了学生,就放松要求,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一方面是很多知识忘记了,一方面是不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刚进入大学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会对你四年的学习习惯和整体规划产生很大的影响。大概是出于这种考虑,北大要求所有走进来的学生都要参加高考(省高中招生办规定不允许参加高考的除外),以防走进来的学生过于懈怠。而且那些对自己走的系不满意的同学,也可以通过高考申请转专业。对于高考成绩优异的同学,如果考完试再申请,北大招生办会考虑满足你的志愿调剂要求。

对于自主招生,在江苏、浙江等省份,主管高招的省级主管部门对自主招生有一些限制性要求。可能是同时被几所大学自主选拔的学生只能选择一所大学。此时,有一些程序性任务需要处理。既然这些事情不是北大要求的,那就请大家多关注一下省招生办的要求,不要让这些程序性的东西影响到自己的保送或者独立资格。

这里介绍一下高考自主招生的录取程序。因为自主招生的加分只针对一个学校,具体分值不确定,这个分数无法体现在你在省高中招生办信息库中的“投档分数”一栏。北大第一次提档时,只告诉省招办提档比,分数以“提档分”为准。获得这些学生名单后,查看是否有自主招生的学生未被提档,然后再次向省招办申请,告知他们所有北大在当地省份自主招生的名单(附证明)。如果你在推广中得分不足几分,请给他们一个档。由于北大的政策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你投档后不会退档,所以这个时候你基本上已经被录取了。

然后看专业录取。所有被提高生的各类加分,在第一次专业录取时扣除。自主招生本来是按实际考试成绩录取专业的。录取以志愿优先、分数优先为原则,专业排定。(具体可参考北大录取攻略的相关章节。).

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后,再看自主招生是否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如果有,就正常录取,占用本专业计划名额。如果没有,我们会在他的实际考试成绩上加上一定的分数(07年的政策是10),看他们能否被第一专业录取。如果没有,就继续降级录取。不管你最终被哪里录取,只要那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高于学生的实际考试分数线,这个学生的录取就不会占用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这样不会造成某个专业的生源拥挤,因为北大几乎所有专业都有志愿报第一专业的高分考生,这也可能是北大各专业齐头并进,优秀考生“不扎堆”优势的体现。

比如自主招生,如果把生物科学作为专业志愿,可以不加分录取到生命科学学院,那就是正常录取,占用专业计划的名额。如果未能录取,则在专业上重新调剂,即加上专业录取照顾分(10分)后,看能否达到生命科学学院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如生命科学学院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是16人,按照实际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16人(如果不扩招),假设最低分是100分。目前一个自主招生考了95分。加十分可以考上生命科学学院,但此时生命科学学院的招生人数已经变成了17。也就是说,这个同学的录取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录取。这和备案时的情况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