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曹当先。

美国印第安人的切罗基部落有一个传说:一个老人告诉他的小孙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只狼。第一种代表善良、进取、向上的美好,另一种代表狭隘、阴险、邪恶的选择。小孙子问爷爷,两只狼谁更强壮,谁会打败谁?爷爷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关键看你这辈子喂的是哪只狼。

可是,就算我喂了一辈子性格好的狼,毕竟心里还藏着另一只狼。不是消失,是经常走,偶尔来。左为善,右为恶,人性,左或右,有时要看情况。毕竟人性的美丑,善恶,非此即彼。

获得过商业界奥斯卡奖的杰出企业家曹先生,自1983第一次捐款以来,已累计捐款超过11亿元。扎克伯格喜欢添一个女儿庆祝生日,并将把99%的facebook股份,即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就在几天前,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位名叫“顺其自然”的神秘人士的捐款49万元,这也是“顺其自然”的第20次捐款,捐款总额为654.38+00.05万元。

如果你是一个慈善的人,你一定会给那些遇到困难的人提供慷慨的帮助。即使对于性格相对沉稳的人,或者普通人来说,吃喝也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中国人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切,量力而行,能帮就帮。

如果捐款让你的生活难以为继,你会怎么做?如果需要缩短自己的寿命或者损害自己的健康来换取别人的长寿,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必须献出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的生命,你会怎么做?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你是一个普通人为前提的,你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

最近几天,我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刑法教授保罗·罗宾逊的《海盗、囚犯和麻风病人》。虽然只看了前三章,但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困惑和反思。

该书开篇就指出有一种公众认知的观点,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政府和法律本质上体现了人类自我救赎的特性。

但笔者认为,这种只有政府才能救我们的观点很难解决。由此,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出版的《利维坦》中指出,“如果没有政府法律施加的限制性影响,就会出现‘人人与人人交战’。”这种观点受到攻击和纠正。

在作者看来,人类成功的奇迹并不是霍布斯倾向于自相残杀的产物,相反,这是人类天性使然,即倾向于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形成一个紧密的群体(人类幸运地进化出了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使之成为可能)。

“假设死亡的危险迫在眉睫,概率极高,如果可以选择吃剩下的一点点食物来增加生存几率或者给绝症患者延长生命,你会怎么做?假设没有办法想象你可以回到文明世界,像英雄一样巡游过街。如果你是急需帮助的人的陌生人,而不是朋友和亲人,你会怎么做?假设你处于一种绝对自然的状态,不用担心法律或社会的期望,你会怎么做?当然,我们都知道你一定会选择成为一个伟大的英雄。普通人呢?我们这里说的不是电视上经常报道的那种‘普通人’,而是公交车上可能坐在你对面的真正的普通人。现实一点,他会怎么做?”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出这样的关于人性的选择题供你选择。你该如何选择?

也许你会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这段话所描述的情况似乎离我们有些距离。其实没有距离。

你也会是公交车上的普通人,可能会遇到和司机抢方向盘或者辱骂司机干扰安全驾驶的情况。不要以为重庆公交车坠江后,就引以为戒了。事实上,此类事件仍在发生。6月27日,重庆165438+就在30天后,又有一名男子在高速公路上抢夺一名公交车司机的方向盘。不同的是,车上的普通人不再沉默,男子被四个壮汉抱着。不同的是,普通人做出了不寻常的选择。

麻风病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夏威夷。那时候麻风病是致命的,传染性很强(现在看来不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购买了偏远的莫洛凯岛上的大部分土地,并将所有的麻风病人运送到这里。这么小的一个岛不具备生存条件,那天还下着倾盆大雨。政府工作人员将麻风病人遗弃在潮湿发霉的小屋后,不辞而别。潮湿,发霉和寒冷的环境,缺乏衣服,食物和医疗保健意味着死亡。

这些被遗弃和宣告死亡的人会怎么样?在这个和自然状态差不多的地方,是自相残杀,还是自寻死路,还是合作求生?显然,他们没有霍布斯所说的“人人与人人交战”。但是,毫不奇怪,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会脱口而出“合作求生存”。

这是另一个例子:

1972 10一架从乌拉圭飞往智利的飞机在安第斯山脉坠毁,空难幸存者被绑在海拔12000英尺(约3000米)的雪山上。我不知道我被困在哪里,但我不知道我被困在哪里。有些是我身边的遇难者遗体。不幸的是,又发生了一次雪崩。更不幸的是,飞机在下降阶段偏离了既定路线,政府搜救人员认为飞机触地时已经解体,或者已经被埋在雪下,无人生还。很明显,没有人会来救援。

在雪地里,在山里,如何逃生?

幸存者再次证明了人性中的合作精神。自发组成不同的任务小组,医疗救助、住所重建、食物分发,充分表现了人性中的善良、谦逊、互助,不争取、不抛弃。帮助不能吃饲料的人,即使是昏迷的伤者也尽量帮他们滴饮用水,晚上轮换温暖的住宿地点。

雪崩时,没有被埋在雪下的人们徒手疯狂挖掘,试图救出被困在雪下的同伴。幸运的是,他们得救了。戏剧性的是,是空难中受伤最重的幸存者帕拉多救了他们。当时他多处骨折,一度失去意识。即使他生命垂危,同伴们也没有放弃他,坚持为他补充水分。最后,帕拉多恢复了意识,并在护理下逐渐康复。

不管成功的机会有多渺茫,幸存者都愿意尝试。首先,一支探险队由5名身体条件良好的幸存者组成。由于条件有限,环境恶劣,他们中途折返。又有四个人出发了,很快就因为难以忍受的寒冷和饥饿而无功而返。然后,两个人出发了,其中一个是帕拉多。他们出发时没有地图、食物和衣服,也没有登山工具。这时,同伴们几乎绝望了。此时,周围遇难者的尸体几乎被吃光了。

然而,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帕拉多经过十一天的马不停蹄的跋涉,终于和另一名队员一起走出了大山,找到了救援队。期间那个玩家多次求他离开自己自生自灭。

正如作者所说,“帕拉多的例子极好地说明了超越个人自私的社会合作本能的长期价值。所有幸存者做梦也没想到,照顾昏迷不醒的帕拉多,其实是在拯救自己。虽然这可能超出了个人的视野,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相互合作的群体总是比成员只关心自己的群体更有优势。”

在人性面前没有阶级,没有权利,没有地位,一切在人性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有的可能是人性的黑暗,有的可能是人性的光明,黑暗或光明,善或恶,因为环境,你的喂养和天性。左还是右,决定你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然而,被困在洞穴之谜中的五个探险者呢?在得知短时间内无法获救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在被困的山洞里寻求合作?相反,你抽签吃了其中一个,牺牲了其他人来救其他四个。

雪山空难的幸存者终于获救了。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故事进一步发展,帕拉多未能找到救援队,但不幸的是,他在途中,原地等待的幸存者吃光了他周围的所有尸体。没有食物,没有冰雪,他们的意志被摧毁,他们的希望破灭。这时候这些幸存者会怎么样?你们是合作生存,还是各自死去,还是喜欢被困在洞穴之谜的五个探险者?

我想,也许两者的区别在于,这些所谓“自然状态”中的所谓“自然人”(或“伪自然人”)对回归正常状态的可行性和可能性的评价。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恢复正常状态的可行性和可能性的评估值。人在经历希望与恐惧的互动时,个体理性在哪里?

人性就像一枚硬币。一枚硬币有两面。是善是恶,取决于你站在哪一边。人性多变,或左或右,这是一场人性与自我的战争。尊重人性好的一面,接受人性恶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的人性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