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自在而外求,求而不真自在。-景山寺游记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从杭州开车到了市中心的景山寺,盘山公路将近10公里。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专心开车,一路上无法仔细欣赏,但我经过的地方都是绿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深山中的老庙崎岖弯曲。如果你从经文中寻求真理,你会经历坎坷。每一段路都是山路,都是心路。
景山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但能看到的并不多。无尽的历史带走了物质,却什么也没留下。景山寺的大门很小,真的是一个微型的大门,让这里的游客不要从大门进去。太普通了。门厅周围有两尊金刚石像。大门的入口是一条回廊状的桥路。石桥依山而建,右手边可以俯瞰。天高云淡。山峦重叠,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绿色和干净。廊桥尽头可以看到南宋孝宗的御碑,是一个很小的亭子。御碑很大,字也很大。《景山盛兴万寿寺》据说是孝宗皇帝写的。
景山寺有一面很大的墙,正面是“通往大殿的两条路”,背面是“人间景山”。寺内目前只有三个大殿,其他还在建设中。景山寺的建筑和其他寺庙很不一样。有人说有日系风格,其实不对。日式是从景山寺学来的,唐朝正宗,和后来的寺庙很不一样。
首先,寺庙大殿的名称并不是其他寺庙的标准名称,比如正殿。一般寺庙牌匾写的是大乘大雄宝殿,景山的叫释迦牟尼佛殿。为什么要说名字不一样?毫无疑问,正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但“大雄”是尊称,不是真名。佛家讲“相”,金刚经讲无我、无我、无众生、无寿。四相只说真话,这是金刚经的精髓。大雄的尊称有相的意思,看清真佛就断了四相。所以正殿的名字也叫释迦牟尼殿,意在强调佛教。
第二,景山寺的佛像颜色不是金黄色,而是略显暗沉的土黄色。其他佛寺看到的金身是亮的,这里的佛像却不是。虽然不是很亮,但却让人生出亲近感。站在大厅里,不会有距离感,比较柔和。
第三,寺里缺少功德榜。在其他寺院,你可以看到一大串功过表,名字会出现在墙上。景山寺没有。不知道是没捐还是还在重建,就没做。
修道院,信仰汇聚的地方。来这里的大多是烧香拜佛的。我不知道这些跪在地上磕头的人有多少是信佛的,但他们真诚的行动,真诚的膜拜,心里一定有很大的愿望。只是不知道这个小小的佛寺能不能容纳他们。
佛只有一个,却有很多。什么是佛?它是意识,应该从内在发现,而不是从虚脱中发现。心中有佛,便见佛。所以佛的主要目的是自强不息,而不是向佛寻求外在的恩赐。在庙里给每一尊佛像跪拜的人,都是真诚而坚定的,佛像会被它感动,但一走出庙,就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放心了吗?我不这么认为,但这只是另一张照片。
法不自在而外求,求而不真自在。
明朝的《净山治》开篇就说“净山号称天下东南第一佛寺。为什么寺庙很重?诚实也很重要。”为什么很重?因为难走,为什么难走?因为世界致力于外在,不会寻求内在。外来的终究会逝去,就像这座景山寺,它曾经的辉煌已经散落在历史的尘埃里,但景山禅的精神却深深地烙印在这里。
寺庙不重;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