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遐想
思绪不禁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我老房子后面的小菜园里,有一棵水桶粗的大榆树。每当榆树挂满枝头,我就兴奋不已。这时候我刚脱下棉袄,穿上外套。我很豁达,跳了几下就跳到了树上。树皮挠着我的肚子,我浑然不觉。我悠闲地坐在树枝上,吃了很多钱,香甜爽口。鸟儿围着树叽叽喳喳,微风吹来麦苗嫩草芽的味道,夹杂着榆树钱的味道,沁人心脾,无忧无虑。吃饱了就往下扔一堆钱,弟弟妹妹在下面开心的忙碌着。我们把榆钱拿回家,我妈小心翼翼的把榆钱摘下来,洗干净,撒上红薯面,拌匀,放锅里蒸。甜丝丝的面条很好吃,上钩的人都来了。全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榆树上满是财宝。老房子西侧紧挨着村木工组。我经常在这里玩。每当看到主人砍下高大粗壮的榆树,用大锤猛敲树皮,我就冲进主人的前后,借助吮吸乳汁,踉跄着去剥树皮。当我揭开它的时候,我撕掉里面的软皮,塞进我的嘴里。我津津有味的嚼着,越嚼越粘,越嚼越香。最后,主人高兴地用奖励的语气对我说:“这些叫声都是你的!”“回家把旧的外皮去掉,切成块,晒干。大人得之,磨成粉。卷饼的时候和红薯面混在一起。卷好的蛋糕散发着榆树特有的香味,好吃又好喝。
那时候虽然物质比较匮乏,白面粉也很少吃,但基本上离饥饿还很远。榆树给人们带来了难得的一餐换换口味,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亲近自然,放飞自我更有乐趣。
动笔沉思,在人类历史上那些饥饿的年代,尤其是战乱灾难的年代,榆树给很多饥饿的人带来了希望!其博大而温暖的情怀至今被人们铭记和赞美。
微信官方账号“大高密”组织者滕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滕(铜)御前庄》,讲述了他可爱的家乡滕家庄与渭河东岸玉树的历史渊源。明朝时,莱州有三个姓滕的兄弟因为海啸来到这里,开垦了几亩沙地谋生。一天,三个善良的兄弟用他们家里所有的东西救了一个垂死的老人。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颗榆树种子给了他。这颗种子生了根,过了几年,长成了一棵大榆树,一棵树变成了许多棵树,变成了一片。有了这些榆树,三兄弟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榆树也帮助和拯救了很多村民。从中受益的人们高兴地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铜榆树”。由于榆树的吸引,村子渐渐变大了。乡贤们在讨论村名时,都建议:“我们村叫滕(铜)于钱家庄”。后来为了圆滑,干脆就叫滕家庄了。
据说汉光武帝刘秀在饥寒交迫的时候,靠吃榆树钱活了下来。称帝后,他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家乡,想封榆树为百树之王。因为一时疏忽,他误封了臭椿树,一直流传至今。因为榆树的善良,我觉得被封为百树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这几年经常在北京陪孩子。有一次去恭王府,在这座仅次于皇宫的宏伟宫殿里,发现了许多参天榆树。我想:榆树是皇家住宅的稀有树种吗?我忍不住问身边的导游。导游笑着说:“榆树绰绰有余,年年有余,富贵有余,有吉祥之意!我以后会告诉你的。”恭王府花园路的一个奇怪的池塘边,矗立着一棵大榆树。游到这里,导游转身对说:“你看,这池子像一只蝙蝠,与“福”谐音。池旁种有榆树,榆树荚俗称榆树钱。榆树钱掉下来,蝙蝠池全是榆树钱,说明钱多钱不够。似乎不仅是普通人,就连宫廷权贵和奢靡的食客也很尊重榆树,虽然他们祈求的是不同的异象。
在北京的住所附近,在古老的四合院前,在胡同口,在街边,有许多厚厚的古塔、古楸树、古榆树,挂着“北京古树保护”的牌子。每当我路过,都会驻足观看,肃然起敬。它们像穿越时空的隧道,诉说着古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的历史变迁。在这些苍劲的千年老树中,我感觉古榆树更加生机勃勃。在由它的沟壑树干支撑的巨伞的树冠上,一枝新的蓬蓬正在绽放着绿色。即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树身也包裹着一层冰甲,树枝被呼啸的寒风咬得嘎吱嘎吱响,隐约可以看到树枝下涌动的汁液,给人异样的生命力量。榆树的长寿与它坚韧的木材有关,对吗?
又是一个好春天,榆树豆荚漫天飘雪。在我幸福的眼里,这一幕就像流金落银一样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