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中央官学有哪些?

中央政府办的官学有两种,一种是大学性质的国子监,一种是特殊性质的学校,如“洪都门学校”、“四姓侯耀宗学校”。

国子监(中国封建时期)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和公的建议,在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设立50名博士弟子(商科学生),标志着汉代商科学派的建立。太学是以传授知识和研究专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的大学。因此,国子监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那时起,帝国理工学院的规模一直在扩大,学生人数在赵迪增加到65,438+000人,在宣帝增加到200人,在元帝增加到65,438+0000人,在皇帝统治时期增加到3,000人。到东汉智帝时,太学学生已多达三万人。

汉朝国子监刚建立的时候,博士弟子只有50人,五经都是博士讲授,不需要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学生越来越多,需要建校舍。中国最早大规模修建大学建筑是在平帝四年(公元4年),为泰学生修建了容纳一万人的校舍。东汉时,都城迁至洛阳。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洛阳南门外重修国子监。学校里有宽敞的报告厅和博士宿舍。后来由于政局动荡,帝国理工一度衰落。舜帝采纳了左雄等人的建议,对国子监进行了翻修,修建了240间套房,共有1850个房间。学校建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国子监的老师叫博士,隶属于国子监。他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教授经典来传授知识。此外,汉代国子监的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或派人巡视地方,是旧博士制度的延续。首席大夫在西汉叫仆射,东汉叫献酒。主任医生是太常推荐的德高望重的医生。汉代太学对博士的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比如汉称帝时,要求医生“通古今,学旧立新,通国体”。所以当时的医生都是精通儒学和经典的著名儒生。

国子监的学生简称为“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时期称为“朱升”或“翰林学士”。泰昌学生的来源之一是由泰昌直接选送。只要是18岁,长相和风度都很好的,剩下的都是泰昌说了算。第二,地方当局的选择和交付需要具体的标准,如学习态度和道德表现。这两类学生都以民间子弟为主,很多都是穷学生,有的还要打工谋生。西汉末年后,朝廷多次将官僚贵族的子女送入国子监,但由于他们有依靠父母做官的前途,录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考不上明经的人补考国子监,后人纷纷效仿。

太学博士传分两种:学家传和学家传,不乱。而且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博采众长是源,博采众长是流。大师一旦被朝廷尊为大夫,立为博士,他教的东西就成了典范,然后就可以发展成小派系了。这叫家法。老师传承经典,一定要严守师从他人的规律,切不可改之。不要同时传其他经典,否则开除经典,撤销博士职务。正因如此,在汉代“有数经,有数论”,各自立门户,互相排斥,是成家的说法。虽然他对儒家思想有所研究,但却陷入了琐碎之中。法学教学最初有易、蜀、史、李、春秋五派,后发展为五经十四派(易分为四派,蜀分为三派,史分为三派,李分为二派,春秋分为二派)。

汉代太学对学制没有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互相争论。博士有时会在讲堂授课,这种讲堂称为“大授课”,即大班授课。汉代国子监的博士只有15人,学生却多达3万人。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这么多学生,只能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措施。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听写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国子监讲究考试,一开始每年考一次,合格者委以官职。这就叫“学会选择”。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方法叫做策略测试,类似于今天的抽签测试。主考官根据考试的意义拟出若干试题,分成A、B两个板块供选择。考官选择回答的,叫做对策;考生抽取问题,然后回答,这叫投篮策略。通过考试的人根据A节和B节被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及格的继续学习,下次再考。东汉桓帝到了,废除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各规定录取名额和官名。后来改为两年考一次,录取名额不限。根据经典的数量,授予不同的官职,直到五经通过。这种考试方式具有选拔人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在汉代,朝廷设立的学校包括帝国学校、专门为皇族子弟和外戚权贵设立的宫廷学校,以及由擅长文学艺术的人设立的洪都学校。

汉安帝元六年(119),邓太后开办宫中学堂,招收5岁以上皇族后裔40余人,邓近亲后裔30余人,亲自监考。在此之前,汉明帝还以范、郭、殷、马等四大外戚的子女组成了学派。这类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大多是“能为信札、辞赋、书法鸟篆者。”

洪都门学校创建于东汉光和元年(178)。因学校位于洛阳洪都门,故名洪都门学校。学生由州、县、三公、地头蛇推荐。这个学派不同于其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官方学派,它强调辞赋、小说、书画等文学艺术专长。洪都门学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文艺学院,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毕业生有的是刺史、太守,有的是大臣、侍应生,甚至有的被授予爵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依仗势利,拍马屁,惑主,借此机会形成一股势力。所以明确讨论了“洪都集团小”,“诸子君子耻而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