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木偶戏的历史。
一.历史
高亭村是浙江省丽水地区松阳县南部的一个行政村。游神游戏在这里已经几代了。据当地老人说,除了文革时停止的活动,其余每年都有。文革结束后,高亭村在复兴活动中向当地佛教协会申请了“松阳县高亭中山古寺佛教协会”的正式名称。在村民看来,这是一把排除封建迷信嫌疑的保护伞。此外,中山古寺的特殊习俗也是使这一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中山古寺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巡神比赛的费用由全村村民集资,金额不限。活动期间,庙里需要的食物,如豆腐、咸菜、米饭等。,由工作人员本着“家有什么就拿什么”的原则免费提供。所有的制度都是完全按照“有钱贡献”的传统规则。也许这个规则是为了人们一直希望达到的宗教目的而形成的:只有免费服务才能为人民做好事,为自己积累美德。这样的安排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倡导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凝聚了人心,鼓舞了积极性。于是,古庙里的烟火越烧越旺,热闹的锣鼓、幽默的木偶戏、神秘的道乐都有了其生存发展的民间基础。
松阳民间有敬神习俗,信仰的神名很多,如铁扇公主、土地爷、东海龙王、玉帝、皇太后、太爷爷、观音菩萨、天王李塔、七圣女等,而高亭村村民信仰中山古寺。
第二,流浪
根据传统,村民们必须在夏天和夏天之间的那个星期天请上帝出去。那一天,整个村庄充满了热闹的气氛,沉浸在烟花爆竹中。
上午八点半整,随着一声鞭炮齐鸣,拜神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拜神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在安保人员的保护下,从数千名围观者中开辟出一条行进道路,沿着装饰得像星光大道的拜神路线缓缓前进。在整个团队中,送佛者需要充沛的体力,每尊佛像由四人承担。虽然姿势和轿子没什么区别,但仔细看还是会发现一些不同:佛像坐在暗红色的扶手椅上,身体和椅子是固定在一起的。送佛人只是将两根红色的粗木棒绑在椅子两侧,然后用粗麻绳将木棒两端往同一个方向捆绑,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轿子。拜神的路线是绕村一圈。在整个过程中,要保证村里所有的房屋和农田都陆续出现在神灵的视线中,也就是让神灵熟悉全村的情况,保护村民的健康和安全,保证所有的农田都不生虫不害,秋季丰收。除了4名负责安全的“安全员”,还有2名负责燃放烟花和火炮的人,分别在队伍的最前头和最后一头,被称为“炮”来烘托游行的气氛。此外,100多名手持彩旗的儿童在游行队伍中间欢快地行进,他们都是志愿者。与成年人不同的是,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会得到一元红包。
第三,鼓乐
鼓乐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仍然广泛存在于农村,尤其是在丧葬仪式中,各种鼓乐班一直很活跃。然而,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尚的冲击。这些农村鼓乐班演奏的音乐中,流行音乐的成分逐渐增多,而传统音乐的成分急剧下降,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传统风格。然而,高亭村不仅保留了完整的传统曲牌,还保留了沈悠锣鼓的表演形式。
高亭村的走神锣鼓乐队规模不大,在走神队里分为三组。第一个开道的团体叫“开锣”。两人肩上扛着一口大锣,用一根粗木棍,后者边走边敲,声音有序;第二组,位于雕像前,由三人组成,一梆子、一钹、一锣,形成三角形队形;第三组跟着偶像,是最热闹的一组。一个小喇叭时不时吹一个大三度的亮喇叭,接着是两个大唢呐不甘示弱,接着是小钹、大钹、小锣、小鼓。这些乐手不是平日里参加婚丧嫁娶仪式的主儿,而是村里不折不扣的农民。他们学着玩,只为了一年一度的游神盛会而玩,一分钱不拿,所以能保持他们古老的传统本性。
第四,木偶戏
木偶表演是高亭村游神会仪式的重头戏。为了报答上帝的保佑,村民们每年都会邀请木偶剧团来表演,以示诚意。这一次,高亭村邀请了蒋永清的班级。浙江的木偶大多是25厘米左右的“提线木偶”,头上刻有人物。根据他们的角色,一个木偶挂着10到15的线,前台木偶一手拿着卡钩(一个有固定线索的小木板)一手拉着线表演。舞台由一个木偶棚组成,木偶棚由20多根细竹竿搭成,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舞台前是一个用单人草席铺成的小舞台,用于木偶表演。后面是挂备用木偶的地方,放戏箱。其中间是提线工所在的“前台”,与小舞台隔着舞台中央(由两根细木条支撑的十多块背景幕布)。小舞台的右边是背景乐队,按照正确的方向演奏。在舞台的正面,有一幅红色的对联。第一部分是“祈福桂茂日风调雨顺”,第二部分是“迎圣驾夏至”,披着“幸福生活”。关于这幅对联,村民中流传着一种说法,上下联的前五个字世代不变,后五个字每年可以适当改动,所以被村民们称为“年年相同,年年不同”的奇怪对联。浙南布袋戏的音色、曲牌、乐器、剧本等与浙江吴剧基本相同,多以唱徽剧、随机演奏为主。因为木偶艺人大多是半农半艺的家族式乡村艺人,无论是戏份还是唱腔都是口口相传。在传承的过程中,每一个提线艺人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创作者的身份。他们总是根据现场的情况、观众的需求和自己的审美取向,对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进行及时的再创造,而不是像专业剧团那样严格按照剧本模式进行表演,所以总体上是自由灵活的。木偶剧团长期活跃在冷坞、穷乡僻壤,决定了其人员精干(一般为4至5人),服装简单(所有木偶服装和乐器只有一箱),因此自然形成了木偶剧团的一个共同特点——音乐和表演阵容都比较单一。浙南木偶剧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这些剧团都会唱松阳高腔,这是木偶剧团与人演的吴剧剧团的最大区别。毕竟神游比赛很少,所以这类戏班主要表演的是正月许愿戏和平日的平安戏。这种迎神剧很少演出,在演出日程和演出程序上与许愿剧、和平剧略有不同。请神遍全村后,要把他抬到台上看戏。这时,戏班还会在后台敲锣打鼓迎接他们,在小舞台上,四个布偶扮成四尊佛像坐在中间,为他们献上一柱香。此时,正是游神游戏中所有因素最集中的时刻。等待上演的木偶戏,千奇百怪的祖宗对联,安详而坐的雕像,念诵玄经的道士,铿锵的锣鼓,都同时汇聚在同一个平台上。接下来是“从马戏中下马”的表演——《鲜鱼的故事》(一部获奖的古老传统戏剧)。除了村里的男女老少,还有从其他村子赶来观看的村民。2000多人的场面十分壮观,村里最大的看台座无虚席。台下黄黑黄黑的脸更是看得过瘾。
五、道家诵经
神秘道士读书唱曲。之所以神秘,或许是因为,一方面,自始至终,大多数人都不明白道士在唱什么;另一方面,道家是道家,念的经,唱的经,都是祖上教的。没有要拍摄的视听图像,也没有要测试的文本。在游神的队伍中,头戴红黑八卦帽,身穿红黑八卦服的道士走在最后。他右手拿着一个铜铃,左手拿着一个黑龙角(由竹子制成,弯曲成角的形状)。游行过程中,他不时按铃,吹响龙角,只能发出“嘟嘟”的声音,而且每次吹响之前,他都要把手中的龙角旋转几下,以示灵验。松阳地区的道士历来分为文士和武士。武士多活跃在驱鬼、祛病等地方。做事时,他们一边持剑一边唱歌跳舞,动作粗犷有力,时而跳跃,时而舞动,时而翻滚。但大多数文士都活跃在求雨求神、祈福消灾、翻死者、祭祀等场合。与武士相比,从表面上看,最大的区别是武士强调跳舞,而文士强调唱歌。做事情时,文士不仅使用与武士相同的乐器,如铃铛、龙角,还使用旋转、弯腰等简单的舞蹈动作,始终专注于念经。现在松阳地区仅存的几个道士都是文士,所谓武士的神通都没有流传下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这种神秘的文士读唱乐,却奇迹般地被神游比武大会等习俗流传下来。
下午16: 30,“马戏”结束。这时候就需要以同样的队伍规模把神送回神庙。唯一不同的是,返回的队伍不是往回走,而是往回跑。或许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神总是可以在云雾中行走,所以用奔跑来代替神的“飞翔”。
虽然今天的游神游戏娱乐性远远超过了神,但我们不能否认,隐藏在人们头脑中的神崇拜意识,不仅保存了古老的传统仪式,也为游神鼓、逗乐神偶、道教唱乐等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