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中秋节习俗

在潮汕,自古以来就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但拜月是潮人、妇女和儿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望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例子。潮人拜月被称为月亮崇拜者。月属阴,名太阴娘,民间称月娘。拜月的重要愿望是找到一个好丈夫。潮汕有一首民谣:“中秋之夜,月亮女神。深拜,团圆。好丈夫造就好婚姻。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

在潮汕,中秋将至,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都忙着把糯米磨成粉,然后和白糖浆混合搅拌均匀,再用木模具压成镂空的部分。用力一按,就会变成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月饼”。“月饼”美如雪,天真无邪,有些动物造型的月饼让小朋友爱不释手。另外还有一种“甜豆桃”,是用花生煮熟,用麦芽糖揉成桃形,特别脆。在中秋节的下午,每个家庭都要祭祖。因此,有些人在中秋节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甚至提前一两天。红烧鹅,做水果,买贡品,好忙。

当三月五的夜晚来临,玉兔升起,人们就把八仙桌放在院子中间,然后用两根甘蔗在八仙桌上绑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当向月亮献祭时,孩子们经常被要求提供新买的文具——钢笔、课本和书包等。,并祈求“月亮妈妈”保佑自己的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异。并捏一点香灰,小心翼翼地用红纸包好,然后用“井里的水”送下去,说是“月娘”给的“仙丹”,能使人聪明健康。听众朋友,你还记得你母亲把你的新文具放在祭坛上的虔诚表情吗?那是母亲对孩子最真诚的祈祷,希望“阿娘”能保佑孩子学业有成,出人头地。

孩子变成龙,女人变成凤,这是父母的期望。他们会从祭坛上取一点骨灰,小心翼翼地包好,泡在“井水”里给孩子喝。说是“阿娘”给的灵丹妙药,喝了会机智灵敏。这种说法虽然不可信,但却反映了长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之夜漫步潮州城乡,仍能听到神秘的鼓声和悠扬的弦声。人们穿梭在各个街道和小区的灯谜间,驻足凉亭,聆听祠堂前的潮乐,热闹非凡。

黄昏降临,玉兔升起,潮人赏月的活动开始了。中秋节,根据他们不同的爱好和条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潮人可能会在月下举办家宴,给孩子们讲“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玉兔砸药”等古代神话故事,享受天伦之乐;或老月饼、酒、柚子、柿子、杨桃、菠萝、石榴、甜油、橄榄、香蕉、芋头等食品摆在庭院、阳台,全家人一起在银色的月光下,一边品尝最好的节日产品。拜月在户外,城市楼上的居民在阳台上,面对着月亮母亲。如果遇到“秋月在云端”的情况,要等一点月光来祭拜,总希望月亮妈妈能给你荣耀。在农村,妇女经常在这些祭品上展示一些手工艺品,如用糯米和米粉条建造塔山,用剪纸贴柚子,用枝叶绑孔雀和油甘,用柚齿打扮白鸽等。,这在汕头是很少见的。拜月,一个现代人,市场上有很多商品,方便购物,不像以前那么熟练了。或者尽量占着餐厅玩月亮,以便先看到月光;或者去汕头港、中山公园、金沙公园等地泛舟渡江月夜游;或者逛逛市场,看看节日夜市的热闹景象;潮人的女人们也盛装出游,相互交往,在月光下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