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放风筝的寓意是什么?
放风筝作为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已经流传了很久。据考证,在中国古代,放风筝活动可以持续到元宵节后的清明节,所以清明节在古代也被称为“风筝节”。
隋唐以前,放风筝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放下厄运。当风筝飞得很高时,人们故意剪断引线,然后让风筝飞得很远。据说它可以带走人们的厄运、烦恼、抑郁、担忧和疾病。
清明时节,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植物发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所以在这一天,古人把所有的烦恼都写在纸上,然后人们把纸绑在风筝里让它飞起来,这样写满烦恼的纸就永远不会随着风筝回来了。
因此,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古代人在节日期间辟邪的护身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放风筝早已洗去了陈旧的巫术色彩,古人只是用它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相关内容描述:
风筝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通讯工具。第一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皇宫里就只有纸风筝了。在闽南语里叫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借助风力可以在空中漂浮的产品。
唐朝后期,人们在纸鸢中加入了竹笛。飞上天后,纸鸢被风吹起,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玩风筝的声音。于是人们把‘纸风筝’改成了‘风筝’。现代对风筝和风琴的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潍坊被称为风筝之都。
据说汉朝的将军韩信用风筝来做测量。梁武帝用风筝来传递信息,但是失败了。南北朝时,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没有死。唐朝张丕被围时,用风筝发求救信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