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杯抽签

因为地位卑微而卑微,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当你被称赞时,保持谦逊是一种伟大而罕见的行为。

一个经常去凡尔赛的人是什么样的?光是想想就有点烦,但有些人“凡尔赛”不会烦,反而会正常,不会反感。因为真正的“凡尔赛”不同于刻意表现优越感,而一个高素质的人“凡尔赛”也可以很高级。而这个“凡尔赛”本身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心理去凡尔赛的?凡尔赛全错了?那我们就来深入的谈谈撒贝宁在北京的第一个家这个话题。

(1)你好生活开始。

《你好生活》是央视的一档生活类节目,其实就是讲生活的。这个节目也会邀请很多嘉宾。虽然好像没上热搜,可能央视不会买,但是人气和口碑都不错。目前这档节目第三季也已经开播,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这个节目看他们聊天很有意思,而第三季只是保留了第二季的特点,依然在聊天中告诉你一些道理。

(2)撒贝宁谈他在北京的第一个家。

这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家,倪萍老师很用心的问大家,“你们还记得你们在北京的第一个家在哪里吗?”问的人很认真,回答的人不一定。撒贝宁回答“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家大概2平米”。倪萍老师此时很惊讶,大概不知道撒贝宁也有这样的时候。随后撒贝宁再次回应“是北大的床”。还是小丑撒贝宁。

(3)再现凡尔赛的活跃气氛

其实当时的气氛已经掀起了很煽情的部分。感觉下一秒大家都会开始说自己的辛苦。如果是普通的综艺节目,这个时候他们还是会哭,觉得年轻的时候不容易。但是这个节目有凡尔赛代言人撒贝宁。他一开口就缓和了气氛。大家默默的翻着白眼,但也很搞笑。毕竟众所周知撒贝宁不喜欢哗众取宠。

(1)“北大还行”是撒贝宁的名句。

人们调侃撒贝宁,说他遇到马云后,打通了“任杜尔脉”,开始了“凡尔赛”之路。由于“我不懂钱,对钱没有概念”,“北大还可以”也被成功圈了出来。这是撒贝宁的一个想法。他说起自己在北方的生活,说自己是因为走到北大才被迫漂泊的。但是,他对过去很纠结。如果他去了,他就得离开家乡,但不去北大也没关系。于是“北大还行”就彻底出圈了。

(2)在节目中多次提到北大。

其实撒贝宁在节目中不止一次提到北大,印象中只要参加综艺节目都会提到属于北大的撒贝宁。比如《你好生活》第二季,不知道聊了些什么。我说高考是文科第一还是什么的。然后康辉开始在凡尔赛说“谁不是第一”,最后撒贝宁认为自己走着走着,对方要完美的考试。

(3)撒贝宁还有一个北大的杯子。

《激动人心的offer》第二季,一个实习生一直带着斯坦福的吊牌和水杯,撒贝宁很生气,就反复说“我的北大水杯”,然后李雪芹来做飞客的时候真的给撒贝宁带回来了。撒贝宁真的把北大刻进了DNA。无论以后撒贝宁的身份如何变化,他是北大的事实都无法改变。经过他的反复营销,大家都记忆犹新。

(1)为什么撒贝宁的凡尔赛宫不会被讨厌?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撒贝宁的凡尔赛宫,我一点都不难受,反而觉得很开心。对比别人的凡尔赛宫,感觉有点刻意。我觉得原因可能是撒贝宁真的很优秀,他的凡尔赛也没有歧视身边人的意图,所以我很尊重,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没有架子,让人不反感。这就是为什么他多次“凡尔赛”而不被人讨厌的原因。

(2)自信和优越感是有区别的。

撒贝宁有那个实力,北大也确实很骄傲,但是撒贝宁没有。虽然多次提到北大,但并没有让人不舒服。那些经常说自己是北大的人,多少有些自大,为了炫耀而炫耀,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让人觉得不尊重。而撒贝宁则是自信的,不表现出优越感,更不自负。他真的觉得自己很优秀,但不会说“我什么都比你强”。

(3)真才实学就算是凡尔赛也会接受。

撒贝宁不被讨厌的一个原因是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北大大概是他简历中最常见的一个。本身就很优秀,甚至自吹自擂或者自我迷失都很坦诚开放,没有任何对比和不满。而且他对长辈的尊敬已经说明他本质上是一个很谦逊的人,并不是真的傲慢。凡尔赛也会被真正有才华,人品好的人接受。

这不是傲慢。相反,撒贝宁可能是因为节目的效果才故意这么多次提到北大的。毕竟他每次去凡尔赛都会激起极大的热情,让别人开心。而且他遇到过各种优秀的人,也是毕恭毕敬的。而且北大在他的圈子里其实挺正常的,他也不会沾沾自喜。非常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