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近几年参加北京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学长关于“口试”的问题
\我的导游考试经历
每个人心里大概都向往旅行,但只有有了足够的信仰,才能真正踏上旅程,才能真正实现大多数人的生活愿望;曾经,我想成为一个旅途中的过客,但我只有一颗汹涌的心,每次看都有点懵。我一直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坚持下来,直到我想尝试导游这个职业。
2005年7月,我想当导游,就报了崇文门培训中心的辅导班:
大学毕业一年后,我再次回到课堂,看着各种各样的学生,有40岁以上的老太太(夕阳红型),有40岁以上的下岗工人(救命稻草型),有野马导游(全职雇佣型),有我这样有正式工作的人(冒险型),当然还有各个高校的学生(雇佣型),这让我很激动。我喜欢这种氛围,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
北岛:这门课的讲师是小沈阳,一个老狐狸。他没有定义考试的任何要点。他只是照本宣科。对于考试,他只是照着大纲读,但与其听,不如看风景。虽然老师没有给图,但是教材内容和形象的讲解,对记忆书的内容大有裨益。
导游业务:这门课的讲师是一位30岁的中国导游赵东红,由于多年的导游生涯,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我在后面的景点实习的时候见过他,他的特点就是会说话,说个没完。就考试而言,他圈定的重点几乎都出现在考试中,对复习有很大帮助。
全程指导:这门课的讲师是一位学院老师,徐怀宝。他的讲课风格类似于小沈阳,但对于考试,他圈定了每一章的分数分布,这对把握复习重点很有帮助。
当代北京:旅游局的黄老师干净利落,无私地把《当代北京》题库奉献给了我们,还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讲解。
景点说明:姚名声不错,但我没上过几节课,没什么好说的。
景点说明(英文):张凌敏,她的水平令人印象深刻,她的性格令人作呕,令人发指!不遗余力地向我们提供任何有利于我们审查的材料。为了考试,她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方面,她把每个景点的一切都讲了,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对于口试的变化,新的命题方法,比如今年口试讲解的景点分类方法,她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和口试几乎一样,让我们率先再次备考。事后从其他辅导班(旅游学院)了解到。Btw,(前几轮辅导班,学生多次要求她提供引导词,她都无情拒绝。有些同学甚至和她发生了不愉快的冲突。上一轮补课,在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她同意为部分景点提供导游词,但每次收费10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研究导游词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数据。
辅导班结束后,我开始根据大纲和老师圈定的内容进行总结。结果就是每本几百页的书,按照我已经掌握、熟悉、理解的分类,总结成20-40页的精准素材。总结过程也是一个回顾过程。挑出大纲要求的内容,输入电脑。最后,我用公司的打印机把总结好的材料打印出来。我可以每天读一个小时,两周完成笔试。导游词部分,整合了张给出的导游书、自购资料、导游词的内容,按照时间、大纲要求、口语化进行编写和编辑。
景点实习:笔试前一周,培训中心组织了一次景点实习,为期两天。第一天上午是天安门广场,下午是故宫和天坛,我只去了下午。提前15分钟到达天坛南门。那天很冷,路很滑。我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寻找自己的组织。看到一群人拿着书围成一圈,我就走了过去。结果都是中国团,都挺好的。听说要找英语组,很热情的给我带路,告诉我英语组进了。为什么中文组等到集合时间,而英文组却早早进去了?后来从英语团的导游口中得知,他不希望自己的团人太多,这样会浪费嗓子。后来才知道,在景区实习的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学校老师,一种是导游。相对于认真负责的老师,有些导游那充满不屑和傲慢的眼神真的很恶心。那天下午,我在天坛几乎什么都听不到,不是听力差,而是导游的声音很低,可能只有他身边的几个人能听到。第二天,我去了明十三陵、长城和颐和园。可惜导游又被分到我的车上了。说实话,他的英语真的很好。他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在是一名中级导游。他在车上没完没了的演讲和纯正的美式发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不屑一顾,几乎不提考试,这让我们有点失望。最后,我们在颐和园的时候,我们车上有一半人“叛逃”到了其他导游那里。所以建议实习的时候选择老师带领的旅行团,因为我们的实习是为了通过考试,我们关注的是考试中的东西。导游注重的是比较实际的东西,不是说不好,而是时机不对。考过的就有时间学了。
笔试:我的考场安排在国展附近的李新元职业高中。我住在崇文,所以26号起得比平时早。一杯高乐高之后,我走上了“赶考”之路。刚出门就看到远处来了一辆公交车,正是我想坐的。为了赶这趟车,我跑了1000米。公共汽车赶上了,我的血压上升了。我突然听到自己的心跳。哦,不,我在去学校之前受伤了。我在崇文门上地铁后,喝了一瓶为了考试提前准备好的矿泉水。停顿了一下,我把汇总好的资料拿出来,在路上做最后的突击,看了起来。我突然抬起头,看见一个姐姐在对我微笑。上下扫描后,发现问题出在她背的一个挎包上。最终锁定了她的荞麦肤色后,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还了她一个善意的微笑。好不容易找到考场,终于开始答题了。上午接了导游业务。除了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他的我都答了。考试进行到1小时的时候,尿急终于爆发了,因为一路狂奔,一瓶矿泉水和考试兴奋分泌的肾上腺激素。我向老师举手示意,老师的回答是不交卷不能上厕所。我窃笑,回应我的痛苦扭曲的脸。这时,我还有最后两个大问题没有回答。没有办法。我不能放弃考试。以最快的速度写完答案后,我交了卷子,用了1小时,14分。下午的考试平淡无奇。玩了一会就查了一下,有些不会做的题只能补上。晚上和朋友去吃了东来顺涮羊肉,算是对辛苦一天的安慰。最后笔试成绩都在125左右,我不太满意。本来觉得应该去130,还要边上班边复习,减少了时间。
口试:这大概是我这样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最担心的科目了。我只有两周的时间准备口试,但是这个时候每天都要为了一个项目加班到10,苦不堪言。考试的前一天,我请了一整天的假,从开始背到晚上,没管十三陵和天安门广场。我真的无能为力。第二天早起,梳洗完毕,右手拿了一杯高乐高,一只德芙,一只卡西欧G-shock,上身一件Nautica金棕色夹克,浅绿色NIKE-shox加热水的全天候户外裤,脚踝戴了黑白Nike-shock,可谓金玉腰带,脚上太极,五行相生。到了三原金安,我拿了个号,在候车室等,很快就给我打起来了。好像是八楼。简而言之,楼层相当高。看来旅游局在考试上花了不少心思,不仅考验我们的智力,也考验我们的体力。相比之前的1000米冲刺,爬楼简直是小菜一碟。到了八楼之后,我长得上气不接下气。景点讲解的题目和张说的差不多,所以我准备的导游词都是对症下药,但是我担心的是如果我画了一个我不记得的景点怎么办?这时,我在心里默默向上帝祈祷!
我前面有两个女孩。第一个女孩开始抽签。看着她颤抖的双手,她挤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老师A抽出了题签。哇,这是天安门广场!显然,那个女孩很开心。我盯着信封,生怕会把它抽出来。当我看到它被老师插在一堆信封里的时候,我的信念有点动摇了。这时,A老师B从房间里出来,和负责抽签的A老师开玩笑。甲老师说,试试运气,看能画到哪里。于是,B老师从公信封里抽出一张,颐和园景区,正是我心中的标志。我最了解颐和园!我必须画出来。A老师把信封放回去,是我前面的女生画的。她刚才不小心抽到了B老师的签名。这时,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在扫视信封的每一个细节。这是我看到信封一角折了的那张,是刚才B老师抽奖的时候不小心给的,前面的女生不经意间抽到了这个签名,让我发现了这个特征。最后不用说,不管A老师怎么摆弄,我还是能从一堆信封里拿到。就这样,我顺利通过了景区讲解。景区问答第二部分时间到了。我推门进去了。我吃了一惊。刚才B老师坐在里面,看着我冷笑,说,看你这次能不能抢到好票。都是我不好,刚才太高兴了,到了颐和园欣喜若狂。这条路太窄了!我硬着头皮抽了个签,这次我彻底懵了。我怀疑是中文问答标志,看的题不多,只好编了。走出考场的时候,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有一个好主意。直到最后查到考试成绩,我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不到70分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在短时间内通过了突击考试,也许是运气吧!
我希望我的经历可以为今年考试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世界总是为梦想家让路。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