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祭祀方式有哪些?
在祭祀“神”的系列中,可分为三个小类,即:
1,祭天系列,包括祭天万秋、昊天、凤台山、古琦、唐明、以斯。
在唐代,冬季至日期间有一个为期七天的假期,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来祭天。
祭天又称祭天、南郊,是帝王祭祀神灵的盛大仪式,是侍奉和祭祀神灵的仪式,也是历代帝王祭祀仪式中最隆重、最隆重的活动。“额”与“圆”相连,额丘是指祭天的圆形高坛。古代有“天圆地方圆”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南郊祭神,北郊祭地。
为了提高皇帝的地位,显示君主国的神权,历代郊祀中的分享制往往是向一个开国君主、皇后和神灵献祭。而且,把自然和祖先匹配起来,也是孝道的体现。(据《通典》卷四十五,唐代贞观、开元祭天时,唐高祖唐高祖配天;据《宋世利志二》记载,在唐高宗的《永恒会徽》中,汉高祖和唐太宗是配神。)
据《旧唐礼记》记载,景隆三年(709),中宗皇帝祭拜昊天神。当唐中宗拜天地时,这是女王第一次出席仪式。德宗统治时期规定皇太子为终极祭祀,取代了太尉为亚洲终极祭祀、光禄庆为终极祭祀的传统,使国家祭祀更具帝王色彩。
皇帝除了在南郊祭天,还专程去泰山“拜禅”。
古人没有高度,只有简单的绝对高度。受黄河中下游文明的影响,人们认为泰山最高,离天最近,去那里拜神,说明是上天的命令。泰山上筑土为坛,名为“封”,以报天之功;泰山下的山,如傅亮山、云韵山、婷婷山等,出于报偿土地的目的,被称为“禅”。封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改姓封禅的,也有盛世封禅的。据《大唐鑫语》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同意百官拜禅,魏的谏阻是唯一的办法。
666年,唐乾丰元年,唐高宗和武则天举行了盛大的封泰山禅修仪式。十月从长安出发,文武官员、士兵、仪仗队伍驱车数百里,十二月到达,于是改“干封”,正月闭禅大典。开元十三年(725)十月,玄宗封泰山。
祈谷是祈求丰收的意思,也是祭天的活动。五帝分布在瓦丘的四个位置上,其余的与冬季至日上的祭天相同。《礼记·月令》记载:“孟春月,天子于元初一日祈神。”在唐代,农历的第一个月被用来为山谷祈祷。
唐明是帝王宣示政教的地方,祭祀、庆典、选士、养老、教学等一切仪式都在唐明举行。秋吉,在大厅里享受上帝。
祭祀是指皇帝祈雨的祭祀。夏梦在南郊朝拜上帝。
2.祭祀五神,朝日、西岳、九宫鬼神、石丰和时宇。
立春在东郊迎春,南郊迎夏,立秋前18天赵衷黄陵,西郊迎秋,北郊迎冬18天。
《新唐书·礼乐》记载:“春分,朝日在东郊。”“秋分,晚月在西郊。”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确定了春分东郊晨阳、秋分西郊晚月的礼仪。在古代,春分被认为是太阳的生日。在唐德宗,月夜日被改为中和节在二月的第一天,中和节被认为是孙的生日。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设太乙、天一、方耀、轩辕、仙池、青龙、太阴、天府、社体九宫贵坛,供四季使用。
石丰也是风格男,就是风神;雨师是雨神。立春后的丑日,拜郭城东北风;长夏神日后,拜郭城西南雨主。
3.祭祀土地系列,包括祭祀方遒、白螺、禅社掌门分音、祭祀神州、祭祀太社、瓦白神、享仙农、仙蚕、仙圣石现、龙池。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圆的,所以天祭祀于穹窿,地祭祀于方丘,这就是祭祀之地。
贞观年间,夏天至日在方遒祭祀皇帝。《唐六经》规定夏季至日放假三天。
四年(688)四月,吴铸造了一块吉祥石。石头上有字:“圣母来了,永昌帝业”,他说是在洛水得到的。武侯大岳,其石被称为“神图”,被尊称为“圣母玉皇大帝”。同年十二月,吴侯白螺被拍。
明太祖开元十一年(723),皇帝祭于汾阴,即山西省万荣县汾水南岸。
明太祖开元十三年(725),禅社第一山,供奉大地。《史记·周成王封泰山第一禅社记》。蛇首山位于山东省台安县西南部,山上有一座祭坛。
在贞观,中国祭祀在北郊。《旧唐书·礼记》:“昊天神、五帝、黄帝、神州、祠堂为大祭。孟冬,北郊祭华。”在唐高宗的永辉时期,对中国的崇拜被废除了。武则天在南郊拜天地。
太虚为国,地粮之神称为国。祭祀国家是土地祭祀的变形。
蜡(音zhà),祭祀之名。《礼记·郊特祭》记载:“有蜡者也求之,今年十二月,集万物而求之。”祈求五谷丰收。
仙农是第一个教人种田的农神,被称为神农和后稷。自周朝以来,皇帝们自己耕种土地,并向第一批农民献祭,作为说服他们的标志。
“先赏蚕”是由皇后主持的祭祀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孔子为圣人,以颜回为师,经常在国子监举行祭孔、拜颜的仪式,国子监也经常负责供酒。作为唐代的宫廷祭祀,大多由皇帝和皇太子亲自祭祀。文宣王是孔子,武成王是姜太公吕尚。
《唐·姚辉》记载:“开元元年(713),有祭龙池之运动,十六年(728)在兴庆宫筑坛,祭仲春月。”
除了祭神,人鬼也要祭祀。祠堂是祖先和死者的住所。祠堂是皇族的祠堂。所谓“七庙”,是指周代制定的祠堂制度。皇帝七殿,三昭三穆,太祖殿合为七殿。有五个王子庙,三个医生庙和一个学者庙。平时祠堂里祭拜的对象是祖宗和七世以内的祖宗。
汉代宗庙祭祀增加了“配英雄制”。到了唐代,更是制度化,根据具体的时代和功过,将功臣分配到不同的寺主房间。
这种牺牲也分为三个小类,即:
1,享祠堂。
《旧唐礼记》记载:“唐礼,四时,各与孟玥享太庙。”
2.祭奠老子,高要,娘娘。
在唐代,老黎姿二是祖先,他被尊为神圣的始祖皇帝轩辕。他的寺庙叫太清宫。
明朝天宝二年三月,高要被尊为德明皇帝,梁王为皇帝。
宗瑞景云元年冬,追封赵承、苏明两位后妃,在钦仁设义坤殿,享四时祭。的刘皇后和赵成的窦皇后(玄宗的母亲)都是在进宫迎接武则天时被杀的。
昭德皇后是德宗的皇后,顺宗的生母。
角苗的歌词只涉及以上三位享受追悼会的皇后。
3.祭祀太子和皇后的祖先。
这位王子就是储君,他登基后成为皇帝。这里的七皇子,不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当上皇帝,就是原本被追封为太子。
立李习安为宗瑞长子,立武侯为太子。宗瑞要建东宫,贤认为(玄宗)立下了汗马功劳,坚持要做太子。皇帝之死。
李是汉高祖的长子,唐太宗的弟弟。武德元年被立为太子,九年玄武门之乱被杀。唐太宗即位,追息王,功成身退。贞观十六年,追授为皇太子。
张淮王子李习安是高宗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商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谋监国。第二年(680),它被废除为庶人,他被迫自杀。景云元年(710),谥号张淮亲王。
李忠润,一德太子,是中帝李习安的长子。他出生后,被高立为玄孙,后被武则天废黜。大足元年(701),因议兄弟,被棒杀、武侯逮捕。中宗复位,谥号皇太子,谥号卒。
婕妤王子李忠军是中宗皇帝第三子李习安的第三子。神龙二年(706),成为皇太子。三年,他领兵讨伐吴三思父子,却在乱军中大败而亡。宗瑞继承了王位,并把它献给了王储。
文景亲王李健和顺宗之子李雍子于贞元四年(788年)加冕为雍王,先后任义乌、赵一大使。贞元十五年(799)卒,赐太子文婧。
李宁,太子,西安陈长子,元和四年(809)立为皇太子,元和六年十二月病逝,享年19岁。
《旧唐书·皇帝后记》记载,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徐兵,第一武祠在建立。”
在《龙族》中,仲宗赞扬了魏如昀祠堂的美德。
《交妙歌》只涉及祭祀武则天、卫的祖先。武则天自己是皇帝,中宗是怕老婆的典范。
祭祀是朝廷的重要活动,也是国家大事。它神圣庄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礼仪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