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复仇》

我也是。

虽然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编造”复仇故事,但看起来完全绝望了。因为朴赞郁对人物的描写是自然真实的记录,相当于彻底消解了故事的虚构。观众越是相信这个找不到破绽的故事,就越是难过。没有缓解抑郁的黑色幽默,没有背景音乐,甚至没有一把希望。

再来看看影片的主人公:绿发青年Ryu,聋哑人,身份设定阻隔了他与观众的交流。语言的丧失在他的生活圈子里竖起了障碍,于是他自然被工厂老板压榨,被器官贩卖团伙骗走了自己的肾脏和仅有的零星积蓄。作为弱势群体,妹妹是他唯一的生存希望。于是妹妹的死不可避免的催生了他的绝望报复。

在电影的第一部分,朴赞旭详细描述了Ryu的生活。他的姐姐,破旧的房子,恶劣的工作环境。通过描写他为妹妹求医,展现了社会把他一步步逼入绝境的过程。

龙是社会底层民众的典型代表,他变态的复仇心理是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那么代表资产阶级的工厂老板董进过得幸福吗?否则根据他的记忆,我们知道他曾经白手起家,因为工作忙,家庭不和睦,妻子离他而去,只有心爱的女儿陪伴。在这个残缺的家庭里,只有亲情才能维系他脆弱的生命。因此,女儿的死促使他歇斯底里的复仇。

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Ryu杀死了器官贩卖团伙的所有成员,并残忍地吃掉了他们的肾脏。东晋打断了柳的腿筋,把他淹死在河里,并肢解了他的尸体。然后靳东被赶来的英美组织成员刺死。这个像食物链一样的“复仇链”产生了一系列无果的悲剧。却无法愈合彼此的疮疤。相反,这只能徒然增加死者的人数。

在结局中,每个角色都死了,但他们只是掩盖故事真相的替罪羊。在影片的开头,我们知道Ryu绑架了东进的小女儿,因为她是被迫这样做的。即使这次绑架也意味着拯救了另一条生命,预示着一线希望。可惜造化弄人。圭的姐姐不想再拖累弟弟,割腕自杀。靳东的小女儿意外溺水身亡。这些对于圭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也是遗憾的。东晋小女儿的死,几乎是对Ryu的愚弄,也是对他耳聋残疾的嘲讽。

其实东晋终于明白了这一点,但他还是选择了向Ryu要命,因为此时此刻没有比Ryu更合适的复仇对象了。东进和Ryu都是受害者,甚至会牵扯到更多的受害者。靳东卖掉了他的工厂,工厂的关闭也宣布了工人的失业。这一刻,他清楚地目睹了他的员工,无论老少,服毒自杀的事实。最终,董谨被四个神秘人杀死。至于他们到底是谁,朴赞旭没有详细说明。他们是英国和美国的盟友。但至少我们看到了,这种循环悲剧的背后,是韩国社会不合理的制度。这就是朴赞郁的终极意图——他的“复仇”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