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成功真的不行吗?那个从小被打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看过《老师请回答》这个节目,里面有一个场景印象很深。

一个男生在学校门口当着所有同学朋友的面指责妈妈打骂他,让他很尴尬也很生气。

虽然他妈妈向他道歉了,但他没有感受到他妈妈的真诚。从此,他对父母毫无敬意,甚至打骂。

父母不理解儿子的行为,父亲也指责:“这么点小事你也这样做?”

父亲说,小时候被大人追着打。事情都过去了,没有那么多伤害。

主持人马丁问父亲:“你什么时候被父母打过?”父亲回答:“三十多年前!”

很多人认为事情过去了,没有造成伤害。殊不知,无形的伤害也是伤害。

就像马丁说的:为什么30多年后你还记得被追被打得那么清楚?这其实是一种伤害。

马丁的话让父亲陷入沉思,开始思考儿子的处境。

原来家长觉得打孩子对孩子有好处。但是,在孩子的心里,却留下了很多伤害。

苏珊·福沃德说:父母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眼前的。它贯穿岁月,像针一样深深扎在孩子的心里。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那些从小被打下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办?

第一,真的打不起来吗?

中国的许多父母相信一句老话,打自己的孩子并不违法,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被打的。

小林的爸爸住在农村,高考大省。

竞争很激烈。太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走上独木桥考上大学,改变自己可怜的命运。

小林的父亲在这样的情况下考上清华,一定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所以他对孩子很严格。

和很多多年来坚持“棍棒教育”的家长一样,他也相信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才能生出孝子。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以为孩子整天蜜饯。事实上,家庭暴力在中国的儿童教育中是非常严重的。

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的两位教授对“体罚儿童”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儿童曾被父母体罚过。

第二,体罚能纠正不良行为吗?

经常我们也会听到一些虎妈狼爸的报告,来证明“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案例,沈阳一个13岁的女孩在一次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得冠军,而这个成绩居然是她父亲三年扇了她女儿400个耳光才取得的。

这似乎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功范例。

但是,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女孩,平均两三天就会挨一巴掌,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皮肤上的痕迹可以很快消失,但心理创伤能消退吗?

一个女孩长大后,不仅仅是一个“钢琴演奏者”,还会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有更多的角色。

随着更多的角色,她将如何面对?用一个单一的成绩去赌一个孩子的诚信和人生幸福值得吗?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5到9岁的年龄组中,经常挨打的孩子比不挨打的孩子平均分低2.8分。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情绪智力会因长期生活在体罚环境中而受到负面影响。

打骂教育有“快管”,却抹杀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能力和快乐发展能力。

那些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残忍,56.5%的孩子脾气暴躁,这些都是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动机。

第三,“因为被打,过上了自己讨厌的生活。”

“因为被打,所以拼命反抗,变得极其叛逆。”

这可以用来形容舒淇的童年和青春期。在纪录片《时光我》中,舒淇说他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经常是我妈拿着棍子追她,追了一整条街。

这让她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变得异常敏感,因为要时刻保持警惕。只要她听到父亲回家的声音,她就应该找个地方躲起来。

长大后,为了反抗父母,离家出走,她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逃学,甚至通过拍露骨的照片来赚钱,以摆脱父母的控制。

虽然后来舒淇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破茧成蝶。但父母对她的伤害也让她默默承受,独自消化每一个午夜梦回,那些痛苦记得那么清楚,感受那么深刻。

“我多么希望我能过上纯洁的生活,但是那些美好的东西离我很远,我过着我讨厌的生活。”

更严重的是,当孩子被父母“打”的时候,他暗暗发誓:我以后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父母,但这恰恰适得其反。

毕淑敏在《家庭问题》中说:在混乱丑陋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是假冒伪劣家庭的痛苦产物。他们那么年轻,缺乏分辨能力,以为这就是世界的模式。

阿德勒曾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孩子选择父母就像抽签一样。如果你遇到失去爱和耐心的父母,做一个孩子是在渡劫。

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被人看见。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们,没有被温柔对待的孩子,没有学会温柔地爱别人,他们一辈子都走不出童年的阴影牢笼。

请立即停止惩罚孩子们!尊重、理解、支持和帮助是现在孩子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