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

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1894年7月25日,丰田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下,中国清政府于1895年4月签订了《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中日甲午战争是19年底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照中国的历法,1894,战争爆发的时间是甲午战争,所以称为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而大白于天下的帝国,政治腐败,百姓生活贫困,官场各派勾心斗角,国防军事强大,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另一方面,使日本的国力更加强大,为其成为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马关条约》概述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1895和六月17在日本下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马关条约》或《日清和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是李鸿章和李,日方全权代表是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因三重干涉未能成功)、台湾省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开放了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马关条约》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刺激了它的侵略野心。同时,条约也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条约满足了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需要,然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