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有什么用?
在春节期间,许多忠实的男女会去寺庙烧香拜佛,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安无事,或生意兴隆,身体健康。那么,人在一柱高香之后得到了什么心安呢?在心理学上,祈祷是指人们为了在个人生活中获得勇气和力量,对某种外力或上帝的期待。祈祷包括占卜、算命、抽签、测字、看相。表面上看,祈祷带来一些虚幻的认知,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从本质上来说,祈祷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让人安心做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祈祷可以让人安心,但不能完全期待。人们需要对祈祷心理有以下三种认知。祈祷会增强对好运的期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给人必要的安全感,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传统。换句话说,祈祷能使人把理想寄托在神灵身上,把梦想交给神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驱逐内心的压抑,减少认知失调。因此,人们在年初的时候在五台山烧一柱高香,感觉自己的愿望得到了神灵的保佑,会让人对一年的好运充满期待。社会学的剥夺理论认为,超自然信仰是人们应对社会不利的一种心理应对手段,希望能为此提供一个超自然的避难所,让人在精神上感到安全。根据加拿大心理学家Darke和Freedman在2002年发表的一项关于运气的研究,虽然运气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但对于其迷信的人来说,它可以成为一种稳定的个人特质。这些人认为,通过一定的努力(比如祈祷),运气是可以控制的。换句话说,一旦人们认定自己是幸运的,幸运就不再是一个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而变成了个体的一个稳定的特质。这种信念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Darke和Freedman的研究还发现,相信好运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积极生活事件的预期。其中亚洲人比北美人更突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托德&;布朗在200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自我认同与迷信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一个运动员越有自我认同感,就越容易迷信,相信某种神的保佑。因为祈祷或迷信可以降低竞争焦虑,增强自我效能。托德& amp布朗的研究还发现,迷信对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所以,如果年初烧一柱高香会让你精神焕发,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那何乐而不为呢?祈祷使人获得仪式上的满足。祈祷是一种心理暗示,强化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其仪式上的满足会大大增强这种效果。具体来说,在家里默默祈祷,在寺庙等地祈祷,体现了真诚与真心的差距。在家祈祷,无见证,无仪式,其信息上传不确定;普陀寺、车公庙等地的祈福,既有辅助,又有仪式,让人觉得自己真诚的举动会更容易上传神灵,好运也会随之而来。根据美国健康学者贾尼斯·贝尔·梅森海德(Janice Bell Meisenhelder)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牧师的健康水平要比普通信徒好得多,这凸显了祈祷的场合(教堂)的重要性。根据社会学家Francis和Evans在1996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于2000多名12-15岁的青少年来说,在教堂祈祷明显会比在家祈祷获得更高的祈祷效果预期和生活满意度。弗朗西斯和埃文斯得出结论,教会中的仪式满意度是评价祈祷效果的重要指标。就这样,我诚心去五台山,据说那里烟火茂盛,但茂盛的是你祈祷的欲望。祈祷是好运的有力保证,但不是绝对的保证。祈祷虽然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期待,但本质上是一种迷信行为,是把成功归因于外界因素的表现。而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内外兼修”,齐心协力。具体来说,虽然祈祷能让人感受到神灵的庇佑,但没有自己的努力,神灵也不会帮忙。正如一句英语谚语所说,“天助自助者”。由此,把一切都托付给上帝,无异于“传播真理”,放弃自己应有的努力。所以“用青春赌明天”,到最后,没有安全感。据说苹果电脑掌门人乔布斯在癌症治疗时,有一段时间突然爱上了自然疗法,相信超自然力量,降低了药物治疗的强度。当他回来加强治疗时,他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过年,香高,图的是安心。但是真正的安心,还是要加上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