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结合实际来说一下。团结是力量的科学内涵。
一个多月前,汶川地震震撼了中国:山体滑坡和地裂缝,河流痉挛,物毁人亡。一个多月来,中国抗震救灾震惊世界:全民奋战,团结一心,自强不息。
汶川作证:壮丽山河的抗震救灾实践,磨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不屈不挠的骨气,锻造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团结一心、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伟大标志。
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天灾人祸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受了许多重大自然灾害。从1966邢台抗震救灾到1976唐山抗震救灾,从1987大兴安岭扑救森林火灾到1998三江抗洪,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今年年初面对冰天雪地,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凝聚着中国人民。
这场围绕汶川大地震的波澜壮阔的救灾实践,喷涌出人间大爱,generate诞生的难得民族情怀,折射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诠释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世间万物,人是第一珍贵的”。当灾难突然袭来,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发出紧急命令,主题只有一个:“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很快,国家的重型武器向灾区集结;国家的精英,拯救人民。截至6月13日,各路救援部队共救助转移群众1403671人,各级政府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376100万元,接收海内外社会各界捐款45578万元,调运救灾帐篷10515万顶,调运过渡安置房。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所有的抗震救灾力量都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工作。从抢救生命到救治伤员、安置群众、重建灾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主题,突出了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鲜明实践特色。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国人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面对危机,各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各省对口支援,社会各界自发动员,各项慈善捐赠活动有序开展...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国人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再现了同舟共济的感人场景。“我们都来自汶川”这句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滑坡、地震动摇不了党和人民的团结;断桥不能阻止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在全国支援抗震救灾的帮助下,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熠熠生辉。
无所畏惧,不屈不挠。源远流长的无私无畏、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再次发扬光大。灾情发生时,党员干部为大家放弃家庭,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民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全,不惜献出生命;白衣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去救人;灾区人民忍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积极参与抗震救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更是不顾一切,冲锋在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成为抗震救灾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中华儿女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战斗、无畏牺牲的精神,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在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科学理性,公开透明。运用现代手段,统筹协调,在危机时刻,表现出良好的法治精神和科学精神。救灾方面,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国家力量按预案投送,一切行动按照《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执行。此次抗震救灾充分利用了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为节省时间、提高救灾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国际救援人员在地震前线参与救灾,一批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一批批国际爱心捐款源源不断抵达灾区。同时,党和政府公开诚信,信息公开透明,建立了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借助无线电波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实时更新震情的“全国直播”平复了公众的焦虑,凝聚了坚定冷静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
在这场斗争中,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伟大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广阔教科书,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实现了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有许多内涵,其深刻的本质在于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种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和升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的综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积淀为中华民族之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的全新体现。这次抗震救灾极大地强化和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最好的诠释。有了这种精神,富国有多难都可以成为现实。
五千年的绵延文化,五千年的沧桑岁月,始终坚持、积淀和传承着一种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印证和弘扬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始终贯穿着一根不屈的民族脊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这种能力,在大灾难面前是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和升华的。越挫越勇,越挫越勇,不断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这次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世界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复兴、复兴、延续和升华。
抗震救灾精神代表了时代精神的凝结和精华。时代精神是由一个社会最新的创造实践所激发出来的、引领时代潮流的、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一个社会最新精神面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围绕改革创新这一核心,时代精神具有综合性的多维表现,其特征是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要求是树立开放意识和世界观念、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追求、法律意识和和谐取向,等等。凭借这种时代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为抗震救灾奠定了物质基础,也有效提升了公民意识、国民素质和人文精神,锻造了全新的民族道德。抗震救灾中体现的人文关怀,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又体现了尊重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普世价值,彰显了人性和博爱的力量。因抗震救灾而诞生的志愿者精神,不仅给受灾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也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文明。公民在严重灾害中团结互助、勇于承担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基础。抗震救灾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貌,展现了一个正在恢复的国家的宽广胸怀和高度自信。
抗震救灾精神――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了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民族精神是思想基础,重在历史的科学传承;时代精神是思想指导,着眼于努力开拓未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 * *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精神支柱和核心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的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高举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我们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三位一体,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机结合,使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坚实的集体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展现了当代中国生产者广阔的世界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感,预示着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球化,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更好适应人类文明大势的根本希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过程。在抗震救灾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不是一句抽象空洞的口号。它承载着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承载着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凝聚着压倒一切、不屈不挠的力量。作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从史上最大规模的物资集结、运输、空运,从天安门广场,从回荡在祖国上空的“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在呐喊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热爱祖国和人民、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感受到* * *产生一个好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好伟大祖国的时代主旋律。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意义)――抗震救灾精神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文化力,是迎接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不被历史进步所补偿的伟大的历史灾难”。这种补偿,从眼前来看,在于当前中国人民为把灾害的物质损失降到最低而进行的斗争;从长远来看,就是科学提升反抗的精神价值,把战胜灾难的智慧和勇气融入文明进化的历史长河中。
救灾实践锻造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史册,成为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阶段,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不仅会有急流险滩、风暴雷鸣,还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干扰,充满曲折、艰辛、风险和挑战。所以,在现实中,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不断自强不息、迎接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的精神是凝聚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衰落、衰败。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多事之秋时,灾难往往能激发人们奋发图强的精神,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推动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汶川抗震救灾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地震灾害面前,党心顺畅,军心振奋,民心团结,国内外各种社会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大家自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抗震精神所展示的民族凝聚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牢牢凝聚人心,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万众一心,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搞好灾区重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抗震救灾的精神就是创造力。巨大的凝聚力必然会在实践中孕育出无穷的创造力。创新是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汶川地震唤起了人们对32年前唐山地震的痛苦回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抗震救灾创新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应急管理模式和救灾模式。可以说,这次救灾过程中呈现的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一次专题回顾。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精神的成长,给30年来的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发挥创造力,将进一步坚定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文化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毫无疑问,灾难中根深蒂固的民本执政理念,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民族内在精神的重塑,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升华为一种文化力量,激发出一种制度力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精神积淀,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软实力”。努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觉增强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时刻想到困难要克服、高山要攀登、竞争者要竞争、宏伟计划要实现,始终保持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抗震救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办好奥运会、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将满怀信心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