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应用于管理领域的应用心理学。

人在面对收益时往往是谨慎的,但在面对损失时却变成了冒险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这就涉及到管理心理学中的“连环位置效应”概念。大脑处理信息的顺序不同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与信息本身无关。我们常说的“生活中的出场顺序太重要”也是如此。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在一系列位置效应中有两个重要的效应:

首因效应: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先处理的信息往往会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最近效应:最终处理的信息也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首因效应广泛应用于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商品排名,排名第一的商品自然受到更多关注。在花样滑冰比赛和综艺节目《歌手》中,选手出场顺序反映了近因效应。抽签的时候,玩家会祈祷玩的越晚越好。

管理心理学太有意思了。

但是最后玩总是最好的吗?不一定。

如果评委当场决定排名,哪个最有利?根据近因效应,最后出现的是最便宜的。如果情况变成几天后才会出结果,记得先出来。

因为在认知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一个人往往会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深度加工的信息“保质期”更长,更容易提取。如果认知资源已经枯竭,时间紧张,那么新鲜的信息更能打动人。

晕轮效应

管理心理学中第二个重要的效应是光环效应。

其实光环效应就是概括。我们常常认为某人各方面都强是因为他有一些优点,也就是“一个好,一个好。”

管理者也是如此。他们从事管理的时间越长,负责的人越多,泛化的概率就越高。

有些管理者会把员工分为两类:优秀员工和平庸员工。经理们经常把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重要工作分配给优秀的员工。

一旦优秀的员工把工作做好了,管理者就会觉得自己的判断非常准确,只有这样优秀的员工才能完成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管理者越看优秀的员工越好,越看平庸的员工,差距越大。

管理心理学太有意思了。

但是有一天,优秀的员工不在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紧急任务,管理者不得不从矮子中抽出将军,把紧急任务分配给平庸的员工。虽然不情愿,但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让管理者尴尬,平庸的员工其实也能做得很好。

所以很多员工之所以平庸,是因为管理者没有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优势理论

优势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优势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管理者需要一双发现员工独特优点的眼睛。

与其花大部分时间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不如多想想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