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说猴。

猴子入选十二生肖,民间有老虎将其介绍给天王的故事。那时候,虎已经入选了十二生肖。有一次老虎误入猎人的网,猴子把它救了出来。老虎很感激,在猴子的要求下推荐了它作为生肖。

当然,这个故事离问题的解释还很远。对于猴子能否成为生肖之一,古今学者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十二生肖的活动时间来确定生肖。其中,在神时(15 ~ 17),太阳西下,此时猴子喜欢啼叫,故称“神后”。为什么阿什是猴子?说法很多,申请人是信也比较可信。古人看到猴子们经常在深溪中互相帮助饮水,所以他们叫阿什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神威如猴。”这是另一种解决方案。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汉代班固写的《白虎依桐》的话:“猴子等你。见有人设埋伏机,可登高望远,善于等待。”根据症状给猴子命名也更合理。

明代,李长青认为申奥与猴子的生活习性有关。他在《宋夏观颜瑜》中说:“申时,夕阳西下,猿啼,臂伸。以此类推,乱世横行,所以申时属猴。”也就是说,申奥的时候正好是日落时分,猴子在这个时候啼叫,动动胳膊,非常兴奋,所以人们把申奥和这个时期最活跃的猴子联系在一起。

根据明代李长青的说法,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性格有关。他在《七修手稿》中对申猴的解释是“申猴为三阴,负之为可惜,猴与之相配,猴之性也可惜”。他认为猴子的聪明和狡猾的性格使它成为日落时和“三阴”时的生肖。

虽然对于申猴的起源没有统一的看法,但猴以其机智、聪明、活泼的形象受到人类的认可和喜爱。猴子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地球上只有三种灵长类动物:人类、类人猿和猴子。猿无尾,猴有尾。由于亲缘关系较近,人们一般不严格区分,统称为“猿”。

猿的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发现了600多种。它们属于不同的进化层次,较低的是亚洲的懒猴和非洲的猴宝宝。中度进化的猴子包括亚洲的杂食性猴子和非洲的各种卷尾猴。高等猴子里有各种长臂猿。

不同种类的猿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小猴子身高只有十厘米,体重只有四十到一百四十克,比如鼠狐猴。大型类人猿,如大猩猩,雄性身高180 cm,体重350 kg。

中国猿猴的种类占世界总种类的10%,从最原始的种类到最高级的种类都有,如懒猴、猿、叶猴、绢猴、长臂猿等。其中,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金丝猴是中国特有动物,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

中国分布最广的猴子是猕猴,不仅在动物园和马戏团可以看到,在年画和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是以猕猴为原型的。古人以为:“猴儿,且慢。”“等”的意思是等待和观察。猿类天生聪明机警,善于识别猎人的诱饵。找到食物后,并不轻易取之,而是观望许久,觉得没有埋伏才行动,所以古人干脆用谐音“猴”字给它取名“猴”。

猴子好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聪明的形象。华佗首创的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体态的理疗方法。后汉《华佗传》中记载:“我有一技,名五禽戏:一为虎,二为鹿,三为熊,四为鹿,五为鸟。也是消除疾病,磨砺蹄足的指南。”林,一只猿,在运动时模仿猴子的姿势和动作。

猴子轻盈敏捷,是机智灵巧的象征。“登高猿领”形容攀登的灵活轻巧。李白《秋浦之歌》有诗“秋浦多白猿,飞如雪”。宋代诗人陈描写猿在林中的矫健姿态:“悬岩攀云半斜,混沌山深处无烟。”所以人们经常把猿猴比作武功高的勇士。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把飞行将军李广描述为一个“猿臂”的高大男子。三国时期,曹植写了《白马篇》这首诗,歌颂了马上武将的豪迈,诗中“我俯身捉苍蝇,搓脚。”“比猴子和猿聪明”这几个字赞美了游侠的神奇和勇敢。

在民间故事中,猴子经常被描绘成聪明的人。成语“火中取栗”出自法国拉封丹的寓言《猴子和猫》。猴子的甜言蜜语诱使猫从火中取出栗子。结果栗子被猴子享用了,猫爪上的毛却被烧到了地上。猴子也可以与人和动物互动。例如,民间故事说乌龟和猴子成了不共戴天的朋友。乌龟骗猴子下海,希望得到猴肝治病。猴子说猴肝挂在树上,乌龟信了。当猴子从水里出来时,猴子立即溜走了。阿明刘基《李煜》中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在楚国养蝎子占了便宜。他每天让猴子上山给自己摘水果,还经常惩罚它们。猴子们再也忍不住了,趁睡觉时拿走了撇去的果子,逃到山里去了。狙击手终于饿死了。

但是猴子只是聪明。成语“朝三暮四”源于庄子。“我被大众说‘朝三暮四’。”所有的狙击手都很愤怒。说,“但它总是在变化。”大家都很开心。也是因为名不副实,怒用。“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用来讽刺那些三心二意,抵挡不住诱惑的人。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里,小猴子发现月亮的倒影误以为掉进湖里了,叫大家去打捞,最后出丑了。

猴子很天真,就像人的童年一样,脾气暴躁,所以有一些俗语和成语,比如“猴子一直在偷桃子”,“猴子唱戏——想起来就出来一个”,“猴子偷瓜一个接一个”,“精神上”。

猴子的行为和人类一样,善于模仿。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谋士韩生讽刺项羽说“人说楚人冠之以猴,果然如此”,意思是只有帅,没有才。明代沈德福所著《万叶莉补编》中,记载了戚继光抗击倭寇,士兵在山中练习“黑锐火鼠之术”,此术为林中猴子所学。日军大规模入侵时,戚继光让士兵在山路上扔些火器,以诱敌深入。这些枪支被一群猴子捡走了。猴子们看到敌人戴着他的毛,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就用自己自学的“控火鼠术”攻击敌人。齐家军乘势伏击,大获全胜。

“肝肠寸断”这个成语说明猴子也有深厚的感情。南朝《世说新语》说,公元346年,金率领桓温的军队回长江,部将捉一只小猿放在船上。母猿看到海岸,跟着船队走了一百多里,就跳上船死了。她剖开母猿,因悲痛而肝肠寸寸断。人类从猴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相似的外貌,聪明的大脑,因此被赋予了很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了神格,受到尊重和崇拜。猴崇拜的基础是古代先民对自然认识有限的结果,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留下了大量广为人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形象。

猴子是祖先。

古代很多民族都有猴际通婚的传说,充分体现了古代对猴的生殖崇拜。

在四川成都,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镶嵌猴子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之初,无人存在,地球由猴子主宰。后来,猴子中出现了一对毛茸茸的兄弟姐妹。哥哥名叫伏羲,妹妹名叫女娲。盘古希望他们结婚,成为人类的祖先。

在淮阳等中原地区,农历二月的祠堂大会上,大量出售被称为“祖猴”的泥塑玩具。如今,当地人管它们叫“泥狗”。祖先猴是半人半猿,雌雄生殖器官分明,宛如一尊神的雕像。所绘图案有一种古拙的神秘感觉,庄严肃穆。当地人认为这是伏羲女娲第一次用泥土挤压出人类时的样子。

西藏古称吐蕃,吐蕃人古代有“刺猴脸”的习俗。藏族古籍《藏王故事》中有一个关于其祖先变化的神话,即一只受菩萨启发的猕猴去雪城修法,被洞女妖无赖逼婚,生下六只小猴子。菩萨从徐觅山取出青裸麦、小麦、大麦和高粱,种在地上,让小猴子吃。吃完后,小猴子的毛和尾巴变短了,变成了会说话的人。至今,在藏族举行的“跳神”仪式中,仍保留着戴猴王面具的舞蹈。

四川羌族神话《木姐珠与冉碧娃》中,为了和巴巴(天神)的女儿木姐珠结合,猿猴冉碧娃用大火自焚。兰比瓦双臂紧紧合拢,一手护着头,一手护着生殖器。大火把她全身的猴毛都烧光了(腋下、头上、生殖器上只留下一点),冉碧娃变成了美男子,成了羌人的祖先。羌村每逢重大活动,如祭祀或婚礼,全村人都会听巫师唱这个故事,载歌载舞的巫师戴着金丝猴毛做的帽子。

夸父

《夸父一天天》是一部中国童话。据《山海经·Xi词三经》记载“有一兽,其形如虞雯之臂,豹尾擅铸,故称养父。”在古代,“举”的声音接近“夸”的声音,所以“举父”又叫“”,也有人说他的行为像“于”(即猴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夸父是一只猴子的形象。甘肃泾河镇曾是夸父的故居。剪纸《夸父杜涛扶桑图》是夸父桃林的生命树。夸父站在源于八重标准的树干上。桃枝上挂满蟠桃,猴子以此为食。獒犬蹲伏在树下,獒犬爬在树干上,树顶四只猴子,十二只动物。这是夸父家族后代祭祖的遗物,也是夸父是猴子的见证。

孙悟空

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耀眼的猴子形象是孙悟空。小说《西游记》中,被称为猴王、猴王的孙悟空,七十二变,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驱逐妖魔鬼怪,化险为夷,顽强顽强,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关于孙悟空的原型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哈努曼,一只猴子,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哈努曼是猴国将军,天风之子。可以一跃从印度飞到斯里兰卡,威力无比,可以扛喜马拉雅,擅长变形。另一方面,吴承恩是在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元杂剧《西游记》描写孙行者,有“吴元琦是其妹”之说。宋代《太平广记》所收的一份唐代材料说:“淮涡水神,名无支齐。善于文字处理,分清江淮之浅与原隔之远。形似猿,窄鼻高,黑身白头,金眼雪齿。颈伸百尺,力超九头象,斗冲,利突,臭不可久。”各种描写袁的形象与孙悟空的武功极为相似,可谓为孙悟空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勾勒样本。

猴王原名“毕”,源于古代传说猴子可以躲避马的瘟疫。南朝阿良人陶弘景在《名医录》中写道:“为免马疫,将猕猴缚于厩中。”宋代诗人蔡编《林中诗集》,后辑成六卷,引汉、鄂《四季编云》:“常将猕猴附于马厩,使马无所畏惧,趋吉避凶,除百病,使马不至疳积。”李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马静的话说:“母猴养于厩中,以避马疫。”陕西地区的拴马桩也是石猴造型。汉族人传统上认为猴子是吉祥的动物。因为“猴”和“后”两个字的意思相同,谐音,所以在很多图画和摆件中,猴的形象就是要封侯的意思。如猴子爬上枫树,挂印,意为“封天气,挂印”;再比如两只猴子爬松树,小猴子坐在大猴子背上,寓意“世世代代都会被封侯”;再比如一只骑在马背上的猴子,旁边有一只蜜蜂,意思是“马上封门”这些都是民间绘画中常见的题材,过去几乎都是挂在衙门前的影壁上,以祈求仕途的兴旺。

猴子爱吃桃子,桃子象征长寿,所以“猴桃瑞寿”的图案在民间剪纸中也很常见,寓意健康长寿。如果一只猴子蹲在桃树上,胳膊弯在耳朵两侧,看起来就像一对蝙蝠。“蝙蝠”与“福”同音,其意更佳,意为“既长寿又幸福”。

在山西、陕西等地,常有青石雕成的小石猴。母猴在石猴腿上的圆孔上系上一根红绳,另一端系上刚学会爬行六七个月的宝宝。当地人相信猴子可以保护洋娃娃的安全。在云南纳西族的一些地区,每当孩子出生时,婴儿帽上都会缝上一条猴子的尾巴,据说是为了祈求好运和辟邪。猴子表演

汉代有专门为宫廷贵族表演的“百戏”,其中就有猴子的表演。山东济宁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有一幅如何训练猴子的画面,猴子们又跳又跳,十分驯服。南朝时有一个节目叫“摔猴”,到了唐代,猴戏是皇家节目之一。民间戏剧中也有猴戏,称为“耍猴”。唐昭宗非常喜欢猴子的表演,以至于他“把一件长袍踢给了他的孙子”。造猴人为猴戏立下了汗马功劳,孙主动提出训练的猴子也能做到最好。

自宋代以来,猴戏开始进入民间,成为普通百姓的娱乐对象。子涵,凤阳人,特别擅长耍猴戏,养了十几只大大小小的猴子,都是不用绳子拴的。“每出戏,唱的、鼓的、跑的都是猴子,无处可逃。”从敲锣打鼓到生花、干净丑,猴子们都演得有条不紊,精彩绝伦。

过去,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民间艺人耍猴。他们通常结伴而行,一个牵着一只羊或一只狗,另一个扛着一个小木箱,木箱上坐着一只穿着红布夹克的猴子。他们边走边敲锣吸引观众,找了个街边闲置的地方,钉了个大木箱,开始表演。猴子会翻筋斗,抱陀螺,做鬼脸,穿衣服,爬杆子,给人敬礼等等。这种场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摸一只猴子

自明代以来,北京白云寺、北方道教圣地、龙门宗祠堂出现了石猴浮雕。于是,“仙人无迹,观中只留石猴”的俚语不胫而走。当人们在春节期间参观庙会时,“触摸石猴”已成为幽燕度假村的一种习俗。所谓石猴,就是观中三掌大小的浮雕。据说一个一个摸,就会有福气。但石猴体型较小,分散在三个地方,不容易全部找到,有“三猴不相逢”之意。现如今,每个人都被感动的圆而明亮。

河北沧州杜林古桥上的雕刻猴子也深受游客的喜爱。根据当地的传说,只要你闭上眼睛,在触摸猴子时足够虔诚,雕刻的猴子就会造福人类。

猴子节

贵州省荔波、独山的布依族有一个“猴年马月”。节日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春藤,然后到地里采梅花菜,挖几丛香菇,把香藤捣碎浸泡,过滤,把糯米泡在香藤里,和香菇、梅花菜一起蒸,做成香藤。农历二月初二,人们带着节前准备好的“香腾巴”,蜂拥至山顶欢唱狂欢。孩子们像山猴子一样绕着山跑,山野沸腾了。女人要晒种子、选种子,男人检修农具,猴年节后还要下地干农活,所以猴年节又叫“破土之日”。

献祭猴子

北南人是中国台湾省高山族的一个分支,有“祭猴”的习俗,这是男孩十二三岁时的传统仪式,通常在11月早稻收割后举行。祭祀仪式以杀猴为主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少年的勇气。之后,将举行猴子埋葬仪式以辟邪。在捕杀和埋葬猴子的过程中,人们会唱猴子祭祀歌。

刺猴子

在陕西的一些地区,有一种填充玩具,多为“两只猴子一边吃一边挑”的模型。在陕西宝鸡,每当姑娘出嫁,嫂子都会为她做一只男根突出的布猴,藏在皮箱里给他,带到婆家,保密。这些玩具显然是孩子们的吉祥物,有希望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