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把中国带到了世界杯。他为什么被解雇?

这是一位法国记者写的米卢,他用自己的眼睛重新审视了米卢在中国的教学经历。这篇文章发表在6月5日的《世界报》上。

米卢:备受争议的中国舵手

文/法国《世界报》驻北京记者弗雷德里克·博比

中国国家队教练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他曾带领四支不同的国家足球队进入世界杯决赛,是他的球队真正的明星。他的“快乐足球”理念,他对广告的兴趣以及他对官员的不尊重引起了许多批评。

说到中国队,人们很少看到或听到除了“米卢”这个词以外的任何东西。米卢指的是米卢,米卢的天才,米卢的我行我素,米卢的荒诞,米卢的狂妄。中国应该继续信任他吗?

不难猜测,中国队在韩国的失利加速了神奇教练下地狱的进程。隐藏在他的支持者背后的反对者们已经提前策划了“大米倾销”行动。但重点不在这里。人们更关心中国足球的未来,中国足球是否会像人们想的那样从此“觉醒”,还是一切照旧。

在米卢之前,曾经有过两位执教中国队的外籍教练:英国的霍顿和德国的施拉普纳,但他们对中国在足球上的无能无能无能为力,于是相继被解雇。于是在2000年,中国足协招入了南斯拉夫国脚米卢。他将哥斯达黎加、美国、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的国家队带入了世界杯决赛。他经常组织队员一起打网球、打保龄球、看电影、游泳。这种夏令营式的训练让国内一些保守人士皱眉头。他们开始含沙射影地批评米卢,但也有一些尖刻的话。最猛烈的攻击是称他为“国际江湖骗子”。在柬埔寨的平庸比赛中,中国球迷高喊“米卢,下课!”当时的米卢还是喜气洋洋,容光焕发,因为他以为大家都在喊“米卢,加油!”

但是这些批评很快就消失了。米卢带领中国队进入了世界杯决赛,这立即使中国人民陷入了狂热的爱国热情。沉浸在出线喜悦中的中国球迷把米卢奉为神明,奉为“民族英雄”,难免神化他,夸大对他的赞美。但是,在中国足协眼里,他差得远。足协对米卢非常不满,所以他们和米卢之间出现了“冷战”的局面。

因为米卢的真实能力不是那么好考的,所以他通过大量打广告,卖白酒、D VD、空调等不同商品,迅速致富,收入约654.38+0万美元,改变了他只拿足协工资的局面。他把国家队的机密信息透露给了一个据说是他情人的女记者,后者成了米卢独家新闻的受益者。他经常装腔作势,让等他的官员耐心等待,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小时。“米卢”是这样的。“米卢”什么都不管,皇帝“米卢”什么都看不上。然而,他明天能轻松解释他的“快乐足球”理论吗?

编辑:黄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