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的档案

花木兰:隋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禹城市英过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以宁年间,突厥入侵边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12年,屡建功勋。没人发现她是女的,回朝后取名尚书。唐代封他为“孝将军”,并立祠纪念。

木兰宗祠始建于唐代。晋代太和年间(公元1201-1208),吴敦一校尉回德福固戍县英过镇酒监,分别重修三堂三庙,并造像木兰。元二年(公元1334),绥阳府梁音司文提出集资2500元进行改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该寺僧人简让、简可及其弟子田禾、田震、松田集资修缮该寺并立碑。因历代重建,该寺占地1万平方米,寺地400余亩,住持僧人10余人。

不幸的是,这座古朴的神龛在1943年毁于战火。现在有两个幸存的纪念碑。第一,元代,庙门东侧立有“辨孝将军之义”碑。纪念碑为青石,高3.6米,宽1米。碑身正反面均为深浮雕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篆书铭文为“辨正萧烈将军像”。碑的四面刻有图案,顶部通过夸大波温的方式刻有两条龙玩珠。龙头大而写实,龙身简约小巧,穿入行云流水,生动奇妙。两面均刻牡丹纹,线条活泼流畅,简约而不俗。碑文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龟座高0.7米,头呈龟形,尾直,四肢呈半弧形,看上去像在说谎,栩栩如生。碑文:元二年,祖籍唐德利,侯有藻撰。曹州·李克军和李英雕刻了这块石头。这座纪念碑经专家鉴定,确实是真正的元代石雕。1982年,由省文物局出资,重修了碑楼。屋顶呈轿子形,尖顶四脊,檐上盖17层。前后花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有围墙。另一个是清代的“谨记萧烈将军之名”碑,立在庙门西侧。高2.14m,宽0.78m,座方,碑身刻有深浮雕蟠龙,题名篆书,题字为官书,由贵德府商丘县学生孟、商丘县大学生孟、邙山石工刻石。65438-0993,虞城县举办中国首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聚商丘,分析《木兰词》内容和元贝的残存记载。一致认为木兰的老家在虞城,这是毋庸置疑的。

《花木兰》是一首英雄的歌,也是一首悲剧的诗。《木兰词》被编入中小学课本,并被千千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演唱。这些年来,花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花木兰从军也早已不胫而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为了纪念她,虞城县还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木兰度假村、木兰产业集团、木兰民兵连等。商丘市还成立了木兰武术协会、木兰鼓队、木兰舞龙队。每年四月初八,木兰生日,人们都来祭祀,庙会盛大。现在,女主角花木兰的名字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好名声也传遍了全世界。美国新闻媒体写诗称赞“古有中国花木兰,为父名军;如今有一部漫画《花木兰》,融化在中国,传遍西方。"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甚广,家喻户晓已有1000多年,但关于她的姓氏、户籍和出生年月仍有许多传说。

至于她姓什么,有人说是朱,有人说是木兰,有人说是魏。明代《四声猿传》中,徐渭说她姓华,名木兰,父亲华弧是预备役军官,大姐华木莲,弟弟华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仍然是一个公认的说法。

至于出生年月,姚颖在《康之旅》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到宣武帝;宋襄风的《郭婷录》说她出自隋朝,程大茂的《范艳录》说她出自初唐,比北魏的可靠。

说到籍贯,认为她是凉州人,河北万县志说她是万县人,清志说她是颍州谯县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或黄州人,河南商丘县志说她是秋花宋村人,这在商丘县志中似乎更合理。

然而,无论如何,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废话实在没有价值。我们只需要知道木兰是北方一个巾帼英雄的代表。”

的确,花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主要得益于《木兰辞》的绝唱,这是一部歌颂花木兰女扮男装为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的叙事长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答唧唧,木兰在家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到女人的叹息。问女人怎么想的,问她记得什么,她没什么可想的,也没什么可记得的。昨晚看到的军事哨所,汗多的是士兵。兵书十二卷,每一卷都有你爷爷的名字。爷爷没有长子,木兰没有大哥。她愿意做一匹鞍马,所以从现在开始她会为你签名。

东市买马,西市买鞍狗,南市买缰绳,北市买鞭子。告别父母,黄昏去黄河。我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声,却听到黄河水花四溅。但告别黄河,留在黄昏的黑山。我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声,但我听到燕山胡骑马鸣叫。

万里去荣姬,山在飞。新齐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战死沙场,壮士十年归。回见天子,天子坐于堂中。政策12转,奖励前100。可汗问他想要什么,木兰不需要尚舒朗。我愿意不远千里送儿子回老家。

父母听说女儿要来,就出去帮郭。小姑听说小姑要来打理她的红妆。听到姐姐来了,我就磨刀霍霍的对着猪和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下我战时的长袍,穿上我的旧衣服。窗饰云鬓时,镜涂黄。

当你出去见你的伴侣时,你的伴侣很沮丧。一起旅行了十二年,却不知道木兰是女生!

公兔的脚很混乱,母兔的眼睛很模糊。当两只兔子走在地面上时,安可以分辨出我是公的还是母的。

诗中天子称为“可汗”,战斗地点都在北方。别说黄河了,黑山杀虎山,就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燕山指的是杨希嫣山,也就是今天的蒙古人* * *和国家行艾山。木兰参加的战争发生在北魏和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曾被封为西晋末代王,后被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拓跋珪复辟国家,改名“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了“五朵野花”,统一了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已经86年了。五帝之后,孝文帝在中原倡导汉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袁”姓多为北魏皇室后裔。当时花木兰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是因为长期的委身和孝文帝均田制政策下的社会经济发展。

此时,已建立158年的北方游牧势力正在爬行,即软绵绵地入侵南方,北魏政权屡屡“驱离驻在国,向黑山进发”,“北行三千里,至杨希嫣山”和柔然一起战斗。

世界上没有英雄的时候,就会有女英雄。北魏和柔然战争没有出类拔萃的男人的时候,就会有出类拔萃的女主角木兰。

《木兰诗》开篇就说明了当时的军事紧急:“可汗下令多兵”,还有“军十二书”。在木兰家里,除了年迈的父母,她还有一个弟弟。她年迈的父亲怎么能去远征杀敌呢?然而,祖国的召唤是义不容辞的。面对这双重考验,木兰挺身而出,说:“我愿意从此为这座城市做一匹鞍马,为我爷爷签名。”

木兰的好女儿愿意代替父亲参军,其实是她对父亲的爱和对祖国的忠诚的凝结,是她真正英雄品质的表现。

花木兰即将出征。她“在东市买马,在西市买马鞍,在南市买缰绳,在北市买鞭子。”

她是多么焦虑和紧张,她的士气是多么高昂。她早上和父母告别,晚上留在黄河岸边。她行军有多着急,军情有多紧张,军令如山。作为一个少女,她离开了闺房,上了战场,为什么不去另一个世界呢?暮色中,一个女战士在等她的枕头。这是一种多么荒凉和悲惨的状态。"黄河水花四溅。""燕山胡祁鸣叽叽喳喳."

“将军身死百战,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争很频繁,岁月很漫长,花木兰带着这么多将军蝴蝶血战场活着回来,实属不易。那就是:

北风振大漠,胡兵待之;主必骄,敌必攻;

挂着旗帜的野生树木;川汇集团培训;法律的重点是可怕的,威信是卑微的;

铁锹刺入骨,惊沙扑面,主客体相融,山川眩惑;

声析山川,潜崩雷电。若穷阴凝,海角寒;

雪没有胫,但坚硬的冰在胡须里。当它又苦又冷的时候,它是虚假而坚强的,

有了凌的杀气,我们就可以互相砍杀了。切断辎重,横士卒;

太师新降,将军全军覆没;尸满大港岸,长城洞满血。……

鸟无声,山无声,夜漫漫,风渐弱,魂沉。

鬼神聚云,日冷草短,月色苦霜。

木兰回来了,不容易。她更看重生命的价值,更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想在朝中做官,把财富轻轻抛在身后。她愿意不远万里,尽快回到自己的家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扶她出来迎接她。姐姐化妆迎接,哥哥磨刀霍霍猪羊,用实际行动迎接姐姐归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在战场上冒生命危险十二年是很困难的。十二年的伪装很难不露痕迹,但这一切都结束了,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有多伟大。

日子平静下来后,她以前的朋友又来看她了。她总是假装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女儿。花木兰在心里对吓坏了的昔日朋友们说,你们知道吗?过去,我和你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是一个回国后不想成为尚的女孩。

木兰为我女儿恢复了本来面目而自豪。

只要给女性一个机会,她们会比男生做得更好!